蒙氏教育理念下的数学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探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优良的区域活动环境会给幼儿提供优越的活动与成长的空间。文章以数学活动为例,从創设生活化区域环境、开放性区域环境、创设优化区域环境材料投放三个方面,阐述如何以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为指导,构建良好的区域活动环境,有效提升幼儿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蒙台梭利教育;幼儿教育;数学教学;区域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2-0102-02
  蒙氏教育有关环境创设的理论认为:区域环境能传达一定的教育信息,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优良的区域活动环境会给幼儿提供优越的活动与成长的空间。蒙台梭利主张为儿童创设一个“有准备的环境”,让他们与环境相互作用,开展自发的学习,以促进多方面和谐发展的需求。蒙台梭利儿童科学教育方法已成为世界性指导幼儿教育的经典。近年来,我园以蒙氏教育思想指导幼儿数学区域活动环境的构建,让幼儿在活动区域内自由玩耍、自主探索,在与环境和区域的互动中发展,取得一定的经验。
   一、创设生活化的数学区域活动环境
   教师要在生活与游戏中让幼儿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引导幼儿对周边环境中的空间、数量、形状等数学信息产生兴趣,强调生活环境对幼儿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幼儿接触的现实生活中含有很多数学信息,也在不断与数学打交道。但是因为现实的很多数学内容都比较隐蔽与分散,幼儿不能将其与生活分开。教师作为善于捕捉生活中数学信息的人,可将带有数学元素的生活场景迁移到幼儿园数学区域活动环境中,创建生活化游戏环境。幼儿都喜欢游戏,在此创建游戏区域游戏环境,便于幼儿进行数学活动,并在游戏环境中学习。例如在大班数学区域中创建“银行”的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人民币,树立加减法意识,或者创建超市的游戏情境,让幼儿接触平等概念。这些生活化数学区域活动环境的构建,能为幼儿提供学习与操作途径,让幼儿在安全的环境中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而不只是在教师的口述环境下学习。另外,要创建饱含蒙氏韵味的数学区域活动环境。蒙氏理念下的数学活动区域不同于传统区域环境,它是一个独特的学习区域,并针对幼儿每个年龄段的特点进行设计,让幼儿在区域环境中寻求自我教育的方法与形式,而不过多强调硬件条件上要多接近蒙氏教室。所以,生活化数学区域环境创建要以亲切感为原则。如添加生活类材料,在区域环境中模仿人们就餐时的情境,并让幼儿感受数量关系,激发其对数字进一步认知的兴趣。再如在进行空间方位教学的时候,教师在区域空间中藏起“礼物”,让幼儿在此环境中,自己探索,并尝试表述“我在( )的上面找到礼物”“我把猪娃娃放在桌子下面”,以此学习空间知识。
   二、创建开放性的数学区域活动环境
   幼儿园数学区域活动环境的创建是开放且灵活多变的。随着数学教学内容的增加,创建开放性的区域环境可为幼儿带来新鲜感,不仅可以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还能创新蒙氏教具,吸引幼儿注意力。开放性的数学区域要随着数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激发幼儿学习灵感。
   首先,蒙氏教育理念中将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因此数学区域活动环境的构建也需要幼儿参与,这样幼儿才能更好融入数学区域环境。教师要将幼儿当作合作伙伴,对于数学区域环境的构建也从教师一人主导变为师幼一同创建,因为区域活动的主体为幼儿,所以可让幼儿创造属于自己的微缩世界,以此建立主动学习意识,更好认知我们生活的世界。如大班幼儿已经具有一定动手能力,思维也获得提升,教师可以完全相信幼儿,与其一同构建数学区域环境。
   其次,教师在构建数学区域活动环境的时候,要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如中班幼儿数学认知水平差异较大,有的幼儿数学操作能力强,但描述能力较差,而有的幼儿则相反。所以在构建数学区域活动环境的时候,教师要分析每一名幼儿原有数学认知水平。
   最后,创建便于幼儿操作的数学区域。数学中的数理逻辑可以反映物体之间的关系,不单单是反映物体本身性质。所以帮助幼儿梳理知识的时候,主要依赖对数学区域中材料的一系列操作的抽象过程。幼儿是不会学习数学的,他们是在创造数学。所以幼儿在接触数数的时候,最先进行的是点数,待其将此行为内化后,再进行数字的运算。此时区域环境就派上用场,幼儿会扩展数学思维,深入感知数的概念,以此在数数的基础上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操作。教师在创建数学区域环境的时候,要分析幼儿数学敏感期与感官能力,提供可操作的材料与环境,让幼儿在此数学区域环境中,实施数学操作,获得数学相关感性体验。为了防止幼儿在数学区域环境中进行无意义学习,操作化的数学区域创建中要注重目标显性化,有效引导幼儿沉浸在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中。
   三、优化区域环境材料投放
   优化区域环境材料投放可以考验一个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要注意观察幼儿活动材料的使用情况,关注各种材料被不同幼儿操作时产生的效果,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让幼儿都能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教师需注意一个活动中不同材料的层次性与相同材料在不同活动中投放的层次性,做到随着幼儿对材料探究层次的深入而增加活动难度,让每一名幼儿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
   投放区域活动材料时,需考虑完成一年或者一学期总目标。但是基于教师投放材料的观念不同,因此在选择与投放数学材料的时候,往往采用多种形式。有时往往投入大量高结构材料,对幼儿来说较难,时间一长,幼儿就会出现抵触心理。实践表明,低结构性材料具有更多的玩法,可引导幼儿自主游戏。低结构性材料与高结构性材料相比,刚投入到活动区域中不能快速引导幼儿游戏,但是基于区域活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教师每一次利用低结构材料都能给幼儿带来不同体验,所以深受幼儿欢迎。例如,数学区域中的“瓶盖子玩玩玩”材料,教师不向幼儿介绍玩法,由其自己开动脑筋探索,幼儿逐渐找到玩法,获得游戏乐趣。开始的时候,幼儿可能只是简单地数一数、摆一摆,但是随着不断探索,丰富瓶盖的玩法,有的幼儿来玩叠叠高,或者通过不同颜色组合图案。低结构材料具有幼儿自主探究的特点,符合蒙氏教育理念,值得推广。
   另外,材料的投放需关注幼儿个体差异性。以中班幼儿为例,有的幼儿数学操作能力强,但是描述能力较差,而有的幼儿则相反,所以在构建数学区域活动环境的时候,教师要分析每一名幼儿原有数学认知水平,然后投放适合的材料。提升区域材料投放层次性这一要求对教师专业能力来说是一种考验,需要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多观察幼儿使用材料的情况,并思考其中每一种材料被不同幼儿操作时产生的效果,并有针对性进行改进,让幼儿都能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教师需注意一个活动中不同材料的层次性与相同材料在不同活动中投放的层次性。以数学区材料投放为例,需做到随着幼儿对材料探究层次性的深入而增加活动难度,让每一名幼儿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
  综上所述,基于蒙氏教育理念构建的幼儿园数学区域活动环境,需以幼儿为主体,制定活动目标,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创建生活化数学区域活动环境,以游戏与蒙氏韵味的数学区域环境为主。在物质环境中,以幼儿为主体,投放适合的游戏材料,创建操作的区域环境,落实感官教育,发挥活动空间的作用,增加幼儿体验,并在教师适宜介入下,支持幼儿钻研,获取学习数学的技巧与能力。
  
  参考文献:
  [1]黄俐.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4(04).
  [2]侯琼花.创设自主性幼儿区域环境的实践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09).
  [3]高洁,王春燕,秦元东.数学区活动中幼儿的游戏性表现[J].学前教育研究,2015(07).
  [4]梅小兰.利用区域活动实现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
其他文献
摘 要: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中职学校必修公共课,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可以减轻教师教学负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教学有效性。5G时代,教师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时,应做好教学设计,分析教学内容和翻转课堂的结合点,组织开展项目化活动,科学设计评价标准,以提高翻转课堂应用效果。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翻转课堂;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
摘 要:英语教学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其中写作是最难掌握的。文章从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的关系入手,探究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知识,高效开展写作训练的路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阅读教材,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对话活动,引导创作,巧设问题,激发学生英语写作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阅读教学;写作训练;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多元史观是新课改对于历史教学中史学观点全新而又系统的要求。文章主要针对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还沿用传统史观的现状,重点从多元史观对于历史教学的影响进行探析,以此让历史教师理解多元史观,提高对其应用的主动性,发挥多元史观的应有作用,培养学生的多元历史思维能力、多元文化意识,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高中历史;多元史观;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摘 要:导学式教学法是时代的产物,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运用导学式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以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导学式教学法的的实施策略,以充分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教学策略;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
摘 要:探究式教学法体现了新课改“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文章以英语教学为例,阐释探究教学的概念及理论依据,提出英语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应用策略,即抓住兴趣、创设情境、启发思考、分组合作探究、提高英语应用意识,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英语教学;教学策略;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以将抽象问题具体化,运用可视化图表,对学生思维进行锻炼的教学方式,能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文章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为实验对象,阐述思维导图的概念和应用意义,对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探究,以推动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贯穿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当前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显然已经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教师迫切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出更加高效的阅读教学模式。文章分析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给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模式;优化策略;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摘 要:随着幼儿园主题探究活动的深入,社区资源成为主题活动开展的资源宝库,特别是社区文化资源能为主题活动的生成与拓展提供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取之不尽的文化源泉。在实践中,依托社区资源背景,通过丰富的体验与探究活动,有效地提升幼儿的探究兴趣,生成多样的探究活动,能使幼儿教育获得深度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社区文化资源;主题探究活动;价值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合唱训练在高中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高中音乐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针对高中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训练的策略进行探究,分析合唱训练的意义,指出合唱训练存在的问题,从应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音乐认知、融入动作教学、重视基础训练四个方面阐述合唱训练的策略,以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高中教育;音乐教学;合唱训练;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将数学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尝试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文章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中心,对生活化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建设数学生活化高效课堂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