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知识建构促进课堂高效的实践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loveyou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高效一直是教育者的追求,也是新时代学业减负的有效举措。“自主建构”知识是高效课堂的一个基本特征,而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实现效率、效益、效果最大化,教师对数学学科知识的构建是课堂高效的保障,借鉴已有研究,小学数学教师学科知识建构有三个要素:关于内容的本质理解、关于学生的理解、关于数学表征方式的选择与应用。基于对这个分析的认同,笔者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减法》为例,从知识建构的角度出发,谈谈其对高效课堂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知识建构;高效课堂;实践研究;整数运算
  新时代背景下,为进一步落实学业减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们都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高效课堂没有一个规范定义,基本上都是直接描述: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要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有一桶水”,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认为要实现高效课堂,教师的提升、学习和改变非常重要。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自身必须有意识地进行学科知识的建构,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孙兴华(指导教师:马云鹏)在博士毕业论文中提到,小学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建构的要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关于特定教学内容本质理解的知识、关于特定教学内容学生理解的知识、关于特定教学内容数学表征的知识。基于这个分析,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与思考,现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减法》两个单元的内容,从知识建构的角度谈谈实现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
  一、分析内容本质,抓住高效之源
  《万以内的加减法》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四单元的内容,虽然分布在两个单元中,但联系非常紧密,可以整体思考和分析。这个内容属于“数与代数”中数的运算范畴,由于四位一级的规定,根据教材编排,这个内容是小学阶段最后一次教学整数加减法,而由于整数加减法是乘除法以及分数、小数计算的基础,同时,又是一、二年級整数加减法的后续学习,所以这个内容十分重要,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一环。
  (一)结构分析,清楚要教什么
  (二)分析教学内容,把握本质
  通过结构图的梳理,可以看到该内容包含三种计算形式:口算、笔算、估算,在原来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三种计算形式之间的关系也要梳理一下。口算是笔算和估算的基础,竖式计算就是把一步步的口算过程根据位值含义依次记录下来,将较复杂的口算过程可视化,从而简化计算难度;估算也是一种计算形式,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求合适的近似数,结合口算,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结论,估算需依赖口算,同时估算也可以为笔算判断结果的区间,有预设和检验结果的作用。三者的关系如下图: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以该内容为载体,指向培养学生的以下核心素养:三种计算方式的巩固和提升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笔算作为一种固定的格式要求渗透了模型思想;估算的分析过程利用不等式性质推导结果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不同计算策略的选择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活动的开展要紧紧围绕这些核心素养开展。
  提升运算能力,就是要提高计算的速度和计算准确率,由于该内容的承接性,可以通过迁移学习。学生对于100以内加减法的掌握尤为重要,算理涉及到位值的理解,算法影响着计算顺序的先后,这些都需要唤醒和巩固;竖式计算的建模也需建立在正确理解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才能做好;推理能力的培养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借助中间量来比较两个量的大小关系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而应用意识的培养需要建立合适的情景才能让学生理解和应用。
  二、了解学生学情,把握高效之本
  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所以,教师如果想提高教学时效,除了要对教学内容有充分的理解之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了解学生,把握学情,找到教学的起点、生长点,发现学生的困惑点,并以此为突破口,有效提问,设置冲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一)结合内容分析,前测了解基本学情
  以《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为例,因为这届学生笔者是跟班上,所以对学生的计算基础比较清楚,如果是在三年级新接手一个班级,建议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设置关键问题如:位值理解,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题、典型易错的笔算题等进行学习前测,还可以设置开放题型:对于整数加减法,你还知道什么,可以文字表述也可以举例计算。这样,既能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又能大概掌握班级整数计算层次。
  (二)重视前知识,克服客观原因阻碍
  显然,学生学习《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前知识是《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可《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和二年级上册学习的,和三年级上册的学习在时间上相差了整整大半年,而在二年级下册,数的运算侧重学习表内除法的学习,整个学期都在运用乘法口诀计算,所以,整数加减法的计算训练有一定程度的减缓。
  以笔者任教的班级为例,二年级上学期结束,全班48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掌握较好,曾出现过的典型错例:41-3=32,这一类型的错例涉及减法含义的理解,在二年级的时候,理解算理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实物操作,结合减法的含义清楚计算顺序,理解位值,清楚退一当十。但到了三年级上学期,在课前小测中,学生的计算速度明显下降,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思考结果,准确率也有所下降,有6个学生达不到二年级时的计算速度,除此之外,有3个学生待达标。学生反映:为什么又要学加减法?笔者好喜欢乘除法。同时,典型错题因为时间不够出错率也有所提升。无论是学生面临的学习困难还是学生的畏难情绪,都是教师需要在设计中重视和想办法改变的。
  (三)基于内容和学情,确定教学计划
  根据内容分析和学生的学情,《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在课时上要做加法和减法。增加课时的原因,前知识《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学习时间间隔较长,有必要用一个课时唤醒和巩固前知识,重点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和笔算的算理和算法,并调查班级学生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层次;减少课时的原因:因为总课时量不变,而该内容可以运用迁移来学习,所以现有课时可以适当调整,在增加了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可以减少课时。同时,学习方式可以增加自学和预习,可以让学生自学通过运用迁移掌握的知识,比如,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等,课上针对反馈解疑答惑;可以让学生预习难点或需要生活经验的内容,比如,用估算解决问题、选择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被减数中间有0的笔算减法等。拓宽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三、灵活运用表征,实现高效之用
  教师通过分析内容本质,了解学生学情,制定了初步的教学计划,但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并将方法运用到相关内容的学习是关键。高效的课堂一定是知识和方法可以迁移和再生的课堂。针对“数的运算”这个内容,如何理解算理是重点,而算理的理解可以灵活运用表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都有产生学习的可能。
  菜什对表征的分类如下:书面符号表征、图形表征、情景表征、操作性表征模型、语言表征。针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学习,针对不同的计算形式,运用不同的表征形式帮助学生理解。
  (一)口算,语言和符号表征相结合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学习包含四种计算类型:不进位、进位、不退位和退位,与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有很大的关联性,重点让学生迁移学习,计算过程可以通過口述表达,讲清楚先算那个数位,具体算什么,再集合分连符号,将计算过程用符号表示出来,通过语言和符号表征相结合的形式,帮助学生既通过说训练思维,明白算理,有通过符号记录思维过程,将思维可视化,便于发现问题和改进。
  (二)笔算,语言、操作、符号表征促理解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学习包含六类计算类型:不进位、进一位、连续进位、不退位、退一位、连续退位(包含特殊的被减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情况),针对这六类计算,可以先通过语言描述算理,将每一步口算结果用竖式的形式记录下来,用竖式符号表示计算过程,而对于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情况,可结合计数器操作理解,直观看到满十进一和退一当十的情况,特别是对于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一定要结合操作和竖式符号,做好进退位标记,理解为什么有时候被减数的十位有时借1还剩10,有时又借1只剩9,突破难点。
  (三)估算,语言、情景、符号表征齐帮忙
  估算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借助语言,联系情景帮助学生理解估算过程比较好理解,一定要让学生在情景中理解何时应该估大,何时应该估小,为什么不能估小或估大,如果估小或估大会出现什么情况,理解之后,借助符号,利用不等式性质将估算过程记录下来,三种表征灵活应用促进学生理解,会用进而提高应用意识。
  四、结语
  综上分析,通过教师加强自身学科知识建构,既能把握教学内容本质,又能了解学情,掌握学习起点,做好教学整体规划,同时,表征的灵活运用也就是方法的多样化促进知识理解,帮助知识顺利迁移和传播。“学高为师”,通过教师的努力,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建构方法,进而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从而让课堂走向高效。
  参考文献:
  [1]孙兴华.小学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建构表现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2](美)理查德·莱什,玛莎·兰多.数学概念与程序的获得[M].孙昌识,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其他文献
【摘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因地制宜,以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特色校园为抓手,重点打造壮瑶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两股力量齐头并进,拧成一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成为学校发展的一体两翼。其中以传统思想为土壤的壮瑶民族文化重点作为学校德育工作、校园活动的理念目标,体现了壮瑶民族文化的传承性,而壮瑶民族文化教育则作为学校校本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的工作重点,这是具有创新性和时代性的民族特色校园文化建
【摘要】从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开展现状来看,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传递必备的体育,只适合训练学生的运动技能,还要通过体育教学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文旨在研究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如何采取相对应的解决措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希望能够为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一点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体育;身体素质;研究  小学体育课程是帮助学生进行锻炼和运动的一个主要方式和平台,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重
【摘要】新时代,新理念,语文教学也应当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同时,这也是新时代赋予我们语文教师的使命。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把语文学习和人文教育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完善课堂,从而达到让语文课堂更加有效和高效的目标。  【关键词】弥漫人文气息;優化语文教学  新时代下的新课改,语文教学应当也要赶上时代的步伐,传统的语文教学要尽快变换观念,教师要转变思路,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
【摘要】众所周知,阅读为写作提供素材,写作则是阅读的一种升华。初中生只有通过阅读积累大量素材,才可在写作当中加以有效运用,促使其写作水平不断提高。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学科写作教学当中,课外阅读起到重要作用,语文教师必须对此加以高度关注。本文在分析初中语文学科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初中语文学科作文教学当中课外阅读的具体应用展开探究,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有了新的要求,阅读教学必须着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语文课程应该重视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别于传统多媒体设备,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更加先进的教学辅助设备,如何利用它为阅读教学添砖加瓦,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应用  随着科技兴国的国家政策的全面推进,国家提倡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少先队员提出了“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的殷切寄语。为引导广大小志愿者培养志愿服务意识,积极投身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帮助他人、奉献社会,更好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结合我校实际,我校《联动学校、家庭、社会开展小小志愿者活动机制研究》课题
本报综合消息 6月10日上午,由广东省教育厅、深圳市教育局和龙华区教育局共建的“广东省基础教育未来课程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同时,深圳市龙华区创建“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行示范区”工作也正式启动。广东省政府参事,省教育厅原党组书记、厅长罗伟其,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创,深圳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立,龙华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卫,区领导马里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活动。  据悉,广东省基础教育未来课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学习的主要阵地。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我们要构建轻松、民主、和谐的美术课堂,让学生主动地参与美术学习,这样美术课堂教学才会更有活力。因此,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如何使教学手段与学生需要有机统一,使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得到同步提高,让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既生动活泼又更有实效呢?笔者做了如下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学校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转变,从最初的只注重文化课学习,再到现在提出的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运动的开展是增强学生个人体质的好方法,而足球运动是近些年来教育事业较为看重的体育课程,足球运动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魄,更大程度上能够发挥育人作用。足球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学校若想开展足球运动达到育人的目的,就必须形成独特的校园足球文化,在校园足球文化的推动下,校园足球运
【摘要】小学生的识字量、阅读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在整个小学阶段中有着重要的教学地位,其功能和作用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但是,由于小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过程中,因为基础较为薄弱、背诵内容较多、对写作和阅读存在畏惧心理等原因,导致他们在学习语文时存在抵触心理,甚至相比起数学而言,语文成绩上升不明显,导致学生降低了学习兴趣。因此,本文主要以小学五年级为例,探讨在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