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格局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q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彭靖武先生的职业是教师,写作只是副业。长篇小说《盲流》出版后,一时洛阳纸贵。何为“盲流”?就是人口的盲目流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因天灾人祸,全国各地盲流新疆的民众特别多,当然也有一些到新疆寻梦的年轻人。然而,盲流中最可怜的还是出身不好的“黑五类”及其子女,命运多舛,彭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因父亲所谓的“历史问题”而不被大学录取;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里他能写能画,明明干文化教员的事,却不能当文化教员;学校缺老师,他只能代课,就是转不了正式教师……面对这样一个被歧视、被凌辱的群体,任何史书都没有记载。于是,彭先生以小说记录了这段历史,为后世留下了一部可供研究的作品,再现了盲流的生活——他们的磨难与挣扎、痛苦与爱情、追求与幻灭。所以,从某个角度说,这也是可以传世的。
  除了写长篇外,彭先生还出版过诗集《诗之韵》,散文集《师说心语》,回忆录《远去的云》等。《一棵芦苇的独步屐痕》看起来有点杂,几乎囊括所有文体了,有新旧体诗、散文、影视剧本、序跋、评论等;写作时间跨度很大,最早的写于青春年少,当然绝大部分都是彭先生晚年的作品。我有幸先睹为快,其中《大漠深处》、《戈壁红柳》、《天鹅泉》等辑,也可以说就是小说《盲流》的补充,一些没有写进小说的人和事,都娓娓道來。尤其是《天山下一座墓碑》最让我难忘。文章写的是一位叫刘振世的将军,是乡贤。母亲姓刘,也可能是与刘振世共一个“刘”字,小时候就常跟我说“刘将军”如何了不得,官很大,当了新疆建设兵团第七师师长。彭先生等盲流新疆,时已入冬,刘看到衣衫单薄的他们,马上令人送来过冬的被服,并嘘寒问暖,热情接纳,使这几个盲流青年顿时热血沸腾,感激涕零!刘振世的举动,还让我想起现在的某些现象,不禁恍如隔世……
  彭先生是作家,也是诗人。年轻时,他也写过一些时髦的口号诗,但晚年幡然有悟,写出了“有人在高喊当年青春无悔。/是谁无悔?/有人在矫情当年青春无怨。谁能无怨?//我们亦不是青春无愧,/尽管,在那段最艰难的日子,/我们没有失据,没有出卖灵魂;/但,我们亦有愧啊!/有愧父母,没能让他们安度余生;/有愧儿女,没能让他们童年如金……”当然,自己也有愧,曾经加入过荒诞时代的“大合唱”。但他“作为历史的证人……要让我们的后代铭记:折腾的悲剧不能重演……”老百姓的“折腾”,无非是搬动一下桌椅板凳,挪动一下坛坛罐罐;可天下的折腾,就大不一样啦。好久不读诗了,但读到这样的诗,自己的灵魂也得到了升华。
  我曾在一篇小文里说过,喜欢潜在微信群里看友朋的争论,有时还忍俊不禁。一个人活到三四十岁糊里糊涂,还可以理解;到了四、五十岁还活不明白,就不能不令人心生悲凉。活到六、七十岁还一塌糊涂,那这辈子他就枉为人了。道理很明白,也很简单,但如今“糊里糊涂”者大有人在,这正是所谓“愚蠢的大多数”。彭先生是个明白人,这从他的作品中可以读出来,尤其是从我们的微信交流中,更能得到印证。社会的进步是等不来的。推动社会的进步,靠谁?就靠你我他。
  近日回长沙,曾去出版局拜望九十三岁的老局长李冰封先生,见到他九十岁的夫人廖世英女士,其退休后学画画,居然画成了名家,其牡丹画功力独特,参加国内、外画展三十余次,并多次获金奖,据说其个人画展还将在北京举行。彭先生虽年近八旬,但其写作热情不减,文思敏捷。他说这是最后一本书,我想他还会写的,以他的人生阅历和晚年的反思,我觉得他的写作当有更大的格局。我期待着。
  是为序。
其他文献
业师郭汉民教授的文集终于付印了。作为责任编辑,自然感到轻松喜悦。这不仅因为由自己经手完成了一件有特殊意义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它为我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借此,我得以较为全面地了解郭师学术研究的领域和成果,得以更加真切地体认郭师的人品学品与道德文章。  为自己所敬爱的学人、尤其是恩师编辑一部文集,大概是许多做编辑工作的人的梦想。我从2011年开始做编辑时,就怀有这样强烈的愿望。幸运的是,在较短的时间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外出旅行的越来越多。外面美景怡人,旅行后心情愉悦,如果把我们旅行的所见所闻记下来,以留作纪念,那该是多么快乐啊!可有些同学又烦恼了,为什么呢?因为旅行虽然快乐,可要写出篇好游记,说实话,那可有点不容易。不要紧,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写好游记要注意哪些方面。  一、要按游览的顺序写。我们在参观或游览一个地方时,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移而进行的。因此,我们在写游记时也必须以游
亲爱的儿子:  刚刚打开你的爱机给你写这封信的时候,你设置的开机问候真是吓了我一大跳,那低沉的一声“哈罗”让我忽然意识到,你已经是个大男孩了。  真的,转眼间你已经16岁了,不再是那个像“附件”一样跟着我的小男孩,已经到了具有逆反心理的年龄,这就使得我们之间越来越无法“兼容”,“冲突”也越来越多。记得以前对我给你下达的命令,你的运行速度不亚于当今的P4处理器,可现在哪怕是让你倒个垃圾这样的小事,你
初二女孩婕是校田径队员。颇有思想,成绩也不错。她的体形较同龄女生高大壮实,头发总是理得很短,平时从不穿裙子和纯女性服装,爱穿男式的牛仔衫裤,像男孩一样敞着衣扣,言行大大咧咧,说话声响亮,走路时经常边走边打响指。婕喜欢与男生一起活动。大家背地里一直暗称婕为“假小子”,这对她来说本也无所谓,但近来同学们对她的议论和当面的嘲笑多了起来,而且都像避瘟神似的回避她,这让婕很都闷,于是她找到了我。    我:
十年前的一个春天,我在北师大辅修中国文学史的课程。有一天,为我们授课的刘宁老师在讲授唐诗“少年精神”时,建议我们读读李长之先生的著作。那时图书馆所藏李长之的单行本著作并不多,却有十卷本的《李长之文集》,其中就收录了《中国文学史略稿》。不读则已,一读便惊叹于李先生的才气,想不到枯燥的文学史教材竟也能意气飞扬,从此我便将此书备置案头,时常翻阅。后来研究生考试,我以此书为应试秘本,居然顺利过关。现在,《
许倬云,江苏无锡人,台湾“中研院”院士,著名的历史学家,1962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先后执教于美国、台湾和香港等多所知名大学,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代表作有《中国古代社会史论》、《西周史》、《万古江河》等。  陈心想(以下简称陈):先生著作等身,在史学界有口皆碑。但我发现您在少年时代的学习经验,似乎跟人家不一样?  许倬云(以下简称许):首先,大家的称赞不敢当,我只是尽了一个学人的本分
上午八点钟光景,这条省级公路上人流车流,来往不息。坐落在公路边上的这个小镇唯一的菜市场,也迎来了一天中最繁忙、喧闹的时刻……  突然间,“啪”的一声怪响,所有的目光随之迅速定格:一辆农用车撞到了一辆旧式自行车,骑车的老汉被撞倒在地。、  这下有热闹看了,人们迅速围了过来。  “这不是大桥南边的老王头吗?”  “真的是他,没错!”  认识老王头的人还真不少,农用车竟然撞了他,麻烦大了!  肇事的是个
喜剧的谐谑感和人世的“神圣感”之间往往难以兼容。在艾柯的著名小说《玫瑰之名》中,瞎子修士杜绝亚里士多德“论喜剧”文稿的传播,就是因为惧怕喜剧诱发对基督教上帝的亵渎。而马基雅维利的作品《曼陀罗》恰为一部极具渎神意味的喜剧。  关于马基雅维利的事业,当今学界存在三种比较著名的阐释路径,分别是施特劳斯学派的古今之争路径、“剑桥学派”的公民人文主义路径和激进民主派的平民主义路径。三派理论倾向迥异,但都关注
如今,各类考试中的作文试题给了同学们较大的发挥空间。命题作文较少见了,大多是围绕某个话题自拟题来写作文。有的同学一见“题目”可以“自拟”,便不假思索地给自己的文章拟定了标题,这样拟出的标题往往落入俗套,殊不知,标题是文章的招牌,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文章给读者的第一印象。郑板桥说:“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我们给作文拟题,一定要多动一番脑筋。标题恰当、新颖,文章才能先声夺人。  所谓恰当
好一座颇有古堡风度的万佛阁,被人遗忘在大殿的背后,断了香火,受了冷落。  “瞧,那是什么?”  我们打从它的身边走过,倏然发现它那灰暗的阁壁上,飘出来一缕又一缕鲜鲜活活的生命亮色,宛若一群藏在阁楼里的少女抛洒下来的掩面绿纱,情切切地朝我们招摇。  是长春藤吗?长春藤没有它这样的绰约;是矮牵牛花吗?牵牛花没有它这样的旖旎;是灵芝牡丹?铁骨凌霄?飞燕草?金银花?让人认不出,更又猜不透:在这石头墙上,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