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男,50岁.因间断发热1个月于2008年5月26日入住我院内科.每日晨起体温37℃,下午体温上升,晚间达39℃.夜间发热时伴有出汗,无寒战,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1994年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行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为增生性淋巴结炎;1998年行腹部皮下脂肪瘤切除术;2001年行阑尾切除术;2008年5月10日因痔疮行手术治疗(具体术式不详).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9.1℃,脉搏1
【机 构】
:
20000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影像科,20000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影像科,20000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影像科,20000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影像科,2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50岁.因间断发热1个月于2008年5月26日入住我院内科.每日晨起体温37℃,下午体温上升,晚间达39℃.夜间发热时伴有出汗,无寒战,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1994年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行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为增生性淋巴结炎;1998年行腹部皮下脂肪瘤切除术;2001年行阑尾切除术;2008年5月10日因痔疮行手术治疗(具体术式不详).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9.1℃,脉搏12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
其他文献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7岁.因右上腹隐痛不适,小便黄10 d于2009年12月8日入院.2009年11月28日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隐痛不适,小便黄,伴厌油、纳差,无畏寒、发热、恶心及呕吐,无明显腹泻、黑便及血便.在当地医院B超检查提示左肝管内中等回声团伴左肝内胆管扩张.未予特殊治疗.门诊以"肝门部胆管癌"收入我院。
1临床资料患儿,女,11岁.玩耍跌倒后持续上腹疼痛数小时,曾饱食后腹胀1年余.于当地医院行彩超及CT检查,结果提示胰头约7 cm×6 cm实性占位性病变及腹腔少量积液(图1).以“闭合性腹外伤,胰头占位性病变性质待查”于2011年4月29日急诊转入我院.体格检查:体质量31 kg,体温37.7℃,脉搏121 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0/70 mm Hg(1mm Hg=0.133 k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1岁.因间断发热1个月于2009年8月8日收治入院.患者于2009年5月5日因原发性肝癌、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在我院行原位肝移植术.术后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甲基泼尼松龙三联方案治疗,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2009年7月5日患者出现间断发热、腹泻,无咳嗽、咳痰、腹痛,无尿频、尿急、尿痛,体温波动在37.3~38.4℃.患者既往无结核病史,术后无明确结核病患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由原来的《消化外科》传承而来,2002年正式出版发行。经过消化外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和辛勤耕耘,在名誉总编辑黄志强院士、总编辑董家鸿教授以及编辑们的勤奋工作和无私奉献下,在200余名国内外著名消化外科领域专家所组成的编辑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该期刊于2003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07年正式加入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国
RFA技术自1993年被应用于肝脏实体肿瘤治疗领域,因其具有消融彻底,最大限度保留肝实质,风险小,死亡率低,成本效益高,可重复治疗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的认可及重视[1-2].尽管RFA较手术及冷冻等其他局部治疗安全,但其引发的死亡及严重并发症亦不容忽视[3-7].然而肝癌RFA治疗后肝内胆管(以下简称胆管)损伤的报道较少,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肝癌RFA致胆管损伤的报道,以阐明胆管损伤
1临床资料患者女,34岁.因进食后上腹部不适8个月于2010年4月29日收治入院.患者主要表现为进食后恶心、反酸、嗳气,无其他不适.既往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0余年,行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门诊行胃镜检查:十二指肠球部黏膜下探及一大小约1.2 cm×1.0 cm包块,表面光滑,触之滑动.EUS检查:十二指肠球降交界部黏膜下探及一直径约l cm的椭圆形包块,表面光滑,边缘整齐,周围有黏膜桥相连,病变处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5岁.因便血3个月于2009年10月入院.患者于2009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量少,每次为鲜血,不与大便混合;大便3~4次/d,伴里急后重;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发热、纳差、乏力等不适,体质量无明显变化.既往史及个人史均无异常.无肿瘤及遗传病家族史。
1临床资料患者女,48岁.因后腰部间断性疼痛9年,上腹部隐痛5年,加重l周入院.9年前,患者自觉后腰部不适,疼痛间断性发作.5年前,患者出现上腹部隐痛,餐后饱胀感,伴恶心、反酸,无呕吐.大、小便正常,体质量减轻约5 kg.体格检查:全腹软,上腹部轻压痛,可触及一大小约4.0 cm×5.0 cm包块,质地坚硬,活动度差.肠鸣音4~5次/min.辅助检查:血糖正常.CT检查示胰头部一大小约4.0 cm
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目前已成为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日趋成熟的手术方式之一[1].2007年7月至2011年3月我科采用腹腔镜治疗31例有腹部手术史的结直肠癌患者,疗效满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有腹部手术史的结直肠癌患者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32~ 75岁,平均年龄52岁.其中直肠癌21例、盲肠癌3例、乙状结肠癌5例、结肠肝区癌2例.本组患者此次手术与前次手术距离时间0.6~42年,
2012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本刊特色栏目“外科天地”、“影像集锦”和“大巡诊”的建设。“外科天地”栏目以术前、术后影像学检查结果和术中关键操作步骤的文字和图片为主,突出具体的手术操作及技巧。“影像集锦”栏目以影像学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突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影像学在疾病诊断及指导治疗中的作用。“大巡诊”栏目以三级医师对疑难病症的讨论及诊治效果为主要内容,突出该疾病的诊治体会及对临床工作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