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成长叫飞翔

来源 :精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urev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永新老师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有著名的“吉祥三宝”: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专业发展共同体——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我和我的教师团队有幸选择了李镇西研究会这个“专业发展共同体”,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们不停地阅读和写作,收获了成长,体验了飞翔。
  2015年8月3日,我加入了李镇西研究会,开启了教育人生新的篇章,当晚就写下了《年轻,只需一天》的博文,文中写道:看那些遍及天涯海角天南地北两千多个虔诚的会员,看他们已经惊天动地超凡脱俗无法计数的卓然业绩,无法不让人心向往之,浸泡其中,快乐并年轻起来。
  写这些话没有丝毫夸张,这是我第一天在李镇西研究会QQ群里的亲身体驗和独特感受。
  8月3日7时25分,我在李镇西研究会QQ群里发了一个笑脸,问了一声“早上好”;28分,杨富志会长便回“建国兄好”,并客气地说“蓬荜生辉”“名师”等等,让我好生感动,好生惭愧。
  我是个“QQ盲”,一直很少聊天的,对群里的许多常识一点都不知道,便问了一个非常小儿科的问题,片刻工夫,便有许多老师为我一一解答,有的老师还贴出截图给我看,让我的心里热乎乎的,真有回到家的温馨。
  聊天过程中还产生了一个误会。勇哥是著名的“麻雀校长”,我本来想说“勇哥是大牌”,却鬼使神差地打成了“打牌”,虽然立即进行了更正,但还是被勇哥抓了辫子,称“袁校长怎么知道我是打牌出身”,我也赶忙打趣:“真让我猜对了?我也是打牌出身,抽时间练练。”
  晚上又进到群里,照样是非常热闹。
  勇哥发出通知:研究所2015年度各部门有部分空缺,有不怕辛苦,甘于奉献的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相应的岗位。
  我想,这都是年轻人的事情,自己应该是做不来了。刚产生这样的想法,就有老师贴出了一句话:改变心态只需一分钟,而这一分钟却能改变一整天。真是心有灵犀呀!我为自己的固有心态汗颜。紧接着,有老师贴出了塞缪尔·厄尔曼的《年轻》,我边读边悟,顿觉激情澎湃,仿佛年轻了十几岁。是时,22时02分!
  道了声晚安,熄灯就寝。翻来覆去,不能成眠。年轻,就这么简单,只需一天的时间!这也许是保守的说法,其实只要在研究会的群里逗留,哪怕只有一分钟,便一定会收获到珍贵的智言慧语。因此我完全可以说:在李镇西研究会里,年轻,只需一分钟!
  之后,我如痴如醉地追随李镇西研究会,与大家一起阅读和写作,在呱呱视频社区上分享自己的教育实践和思考,并将其撰写成文章。令人欣慰的是,在研究会老师们的指导下,我有多篇文章在报刊杂志发表出来。
  我是一名校长,一直以来都在寻找教师成长的平台,这次有幸加入李镇西研究会,并切实品尝了其中的甘甜,我如获至宝。我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平台介绍给老师们,让更多的教师体验到成长的幸福与快乐。
  10月1日,共和国成立纪念日,我把李镇西研究会介绍给了我们学校的“名师成长联盟”,13位青年教师也成功加入了研究会。我们先后与研究会举行了两次活动:一是邀请研究会的三位专家到学校讲座,我校挂牌成立“山东平原李镇西教育研究会”;一是我校青年教师与研究会的部分专家的“手拉手”活动。研究会的独特魅力和两次富有针对性的活动,一下子点燃了老师们的学习热情,学校很快成立了博客部、阅读部和考核部,各项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也发生了许多感动人心的故事。
  有的老师家有病人住院,也没耽误研究会交给的工作,而且见缝插针地做得相当出色;有的老师还在哺乳期,却把孩子交给家人,坚持在学校听完所有报告;有的老师家里没有网络,就在学校里参加周六的呱呱论坛活动,然后再踏着夜色回家吃饭;有的老师读李镇西老师的著作、博客,每夜都到十一点多……
  王伟老师是个容易被感动、也常常让人感动的老师。在“听李镇西研究会报告心得交流会”上,她结合刚刚看过的电影《甜甜的梦》,讲述了自己对阅读写作、留守儿童的认识,说着说着哭了起来。在阅读部召开交流会,王伟老师谈了自己“挤时间”的经历,她每天晚上都是先哄孩子睡觉,再阅读写作,有时候要熬到零点以后才休息。看着她嘴上的火泡,我的心里隐隐作痛。
  2015年11月,我校邀请李镇西研究会部分名师到校全程听取讲座并当场点评指导。
  专家的点评,具有即时性、针对性和引领性。对于老师们讲座中的亮点和不足,专家们或赞赏或指导,即时评价,适度引领,常常从一个点生发开来,教给老师们如何拓展、挖掘,做得更好。
  刘娜娜老师成了这次活动中的的“程咬金”。在我校青年教师与研究会的部分专家举行的“手拉手”活动中,有一项内容是青年教师个人展示。刘老师开始惧怕参与展示活动,便以教毕业班、孩子需要照顾为由,没有报名参加。但在活动过程中,聆听着同事分享的教育故事和专家们的精彩点评,她怦然心动,勇敢地走上了讲台,讲着讲着,泣不成声。后来,她在一篇文章中动情地写道:“泪珠在眼眶里不停地打转,我变得异常激动与紧张,甚至有些不安。因为,我内心已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上台讲出自己的故事……这次‘唐突’,已注定成为我走出平庸,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带着情感去教育学生,一定要做个教育上的有心人。”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个团体可以走得更远。”曾读到一个资料,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荣获者名单中有两个重要现象:人才链和人才群体崛起。给人们的启示是,合作可以出智慧、出成果、出人才。但愿老师们能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在李镇西研究会的旗帜下,形成一个“人才群体”,不断地成长,不断地飞翔!
其他文献
Max Black  2011年开播正播出第二季  《破产姐妹》×穷出一片天  职业:纽约布鲁克林区威廉斯堡餐厅女招待  年龄:扮演Max的凯特·戴琳斯1986年出生  三围:传说中的D罩杯,但据凯特·戴琳斯泄露的私密照来看,料还远不止这些。  制服:芥末色镶嵌红边连身短裙  特点:会做纸杯蛋糕的毒舌实干女。仗着美胸,穷得要死的Max一身傲骨,毒言毒语张嘴就来,还爱开黄腔。她对餐厅老板——亚洲小个
期刊
台湾终年不见雪。  这个热带和亚热带岛屿,白云蒸腾,大海蔚蓝,只知春夏,不识严寒。可以想像,当陈升来到白山黑水的东三省,眼见一年中长达四个月的冰雪,半年的冬季,大地上仿佛只有黑白两色,严酷苍茫——零下三十几度的苦寒中,风从远方的山岭、森林吹下来,脸如刀割,头身僵住如被堵住呼吸,蜷缩在马车上,生命陷进去,像一点点被掐熄,死去……这样的感受,该是何等震动!  震动,但不是一嗓子嚷出来,而是缓缓,深深,
期刊
每一天我们都面临着各种下决定的时刻,从中午吃什么,该购买哪件商品,到如何解决与一个同事的纠纷,更大的问题包括:我该如何激励我的团队?我该如何使工作更有效率?我想要什么?怎样才能实现梦想?  仔细想想,生活的本质其实就是问题叠着问题,有时候问题多得甚至会让我们深陷混乱的局面而无法脱身,做出决定本身已是难事,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决定更是难上加难,但我们必须想办法理清头绪,或至少以宏观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样才
期刊
政府救市,要救的是强壮者,而不是想救老虎却救了一只病狐狸。  在经济下行周期,所有的过剩行业都希望被保护。有色金属需要收储保护,铁矿石企业希望降低税收,大豆要保护,棉花要保护。结果有好有坏,一些行业从底部企稳,而另一些低效企业如光伏行业夹杂其间,保护卵翼下苟延残喘,一些行业出现境内外价格倒挂的寻租现象。  保护措施不能出现逆激励,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是淘汰高效企业。  以光伏行业为例,其要害在于,缺
期刊
有人微博爆料称,北大百年大讲堂昆曲演出结束,主持人请于丹上台跟大家分享感受,台下嘘声四起∶“滚下去”、“你没资格跟台上老先生们站在一起”,此消息一出,在微博引发大量转发和热议。后有亲历者还原,此场演出和北大无关,是皇家粮仓办的,不过租借了百年大讲堂的场地而已。因属商演,谁都可以买票,“嘘”于丹者只是戏迷,不一定是北大学生。据说,现场并没有出现“滚”字之类的粗口,只是有人喊“下去吧”“快下去”或“你
期刊
我心中的“大腕”是李镇西老师,如果李老师知道我用“大腕”这个词来评价他,他会用一万个理由来反驳我。因为他一直虚怀若谷,认为自己就是一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总觉得自己文化底蕴与老一辈的文化人相差万里,这种不满足的精神,让他一直不断地完善自己,也让他的教育大道越来越宽广,他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现代中国教育界不可逾越的标杆。  作为一乡村普通教师,我原本不知道李镇西老师的大名。有一次,与学生发生冲突后,校长建
期刊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以及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保险行业的发展环境也越来越好,多数保险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提供给客户的服务项目逐渐增加,但在这种背景下,保险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也随之提升。鉴于此,本文以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为研究方向,对完善保险行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稳定保险行业的发展态势十分必要。为了更有效的研究我国保险行业财务风险问题,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
“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日子过得怎么样,人生是否要珍惜……”  暮色里,邓丽君温婉、圆润、富有磁性的声音随着晚风飘来。有人说,当你把眼睛闭上的时候,邓丽君的歌声可以把你的灵魂带走。于我而言,早已过了年少轻狂的岁月,却也总会被勾起一缕一缕的回忆。  1997年,十八岁的我离开校园,带着对梦想的憧憬,带着满腔的激情,来到大山脚下一所小学任教。也就两三年的光景,初为人师的喜悦渐渐变淡了,波涛汹
期刊
两天的奔波劳顿终于迎来了幸福教育的春天,炎热的夏天伴着火热的激情,来到中山纪中雅居乐凯茵中学参加“李镇西研究会第五届年会”,我的心不断地怦怦跳跃着。我想,这就是渴望的力量,这就是团队的力量,这就是家的力量,使天南海北18个省的80多名老师,不远千里来相会。  7月12日上午,终于迎来李镇西老师做关于“新教育与教师幸福”的专题讲座。第一次听李老师的教诲,我的内心被完全震撼,原来当一名教师可以如此幸福
期刊
今年暑假,我将会第四次见到李镇西老师,李镇西研究会的第五届年会花落中山。  2013年暑假,我在湖北仙桃第一次见到了李镇西老师,还聆听了他的一场讲座《自己培养自己》,一幕一幕还历历在目。而这也让我深信,“梦想相同的人,迟早会相遇的”。  熟悉李镇西老师始于读《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他与学生的心灵交流和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故事打动了我,特别是他对教育的那种热爱痴心之情,那种享受教育的惬意感染了我。读《做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