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报要做校园“正能量”的引导者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yong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校报作为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是党和政府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校报必须始终把坚定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发挥校报的正能量,采取正确的方法,积极改进工作,把校报在校园中的作用发挥好。本文站在校报角度,从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凝聚校园共识;坚持“三贴近”,提升传播“正能量”的引导力和提升校报的文化品位,彰显民族特色;借助新媒体优势,与时俱进,让校报旧貌换新颜四个方面阐述校报如何成为校园“正能量”的引导者。
  关键词:高校校报 校园 正能量 引导者
  校报是校园的主流媒体,是学校宣传工作的重要理论武器,是学校党委和师生员工们的喉舌,是宣传党和学校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师生员工精神面貌的重要载体,在学校发展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起着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引领校园思潮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引领校园舆论,正确认识学校发展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努力地开展工作和学习,营造健康、积极、昂扬向上的工作精神和学习态度,更多地激发校园“正能量”,让广大师生员工们看到校园的主流意识,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家的温暖。这是校报要承担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宣传任务。
  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凝聚校园共识,唱响校园主旋律。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高校校报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与平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推动教学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促进高校各项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校报必须积极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高举旗帜,唱响主旋律,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激发广大师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积极投身到工作、学习中。弘扬主旋律,就是要根据学校特点,把宣传重点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唱响“主旋律”要采用好的方法和方式,切不可采取溢美、片面、失实、官腔的宣传方式进行。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实践中,要注重校报的社会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寓教于乐,“像报春的燕子,飞进学生心中”。校报应积极配合学校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教育,及时发现社会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释疑解答,解决学生思想上的问题,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鼓舞人、引导人的宣传目的。
  二、坚持“三贴近”原则,提升校报的引导力。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校报应该坚持的重要原则。贴近实际,就是指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前提下,把握新闻宣传工作的总基调,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贴近生活,就是指以校园生活为源泉,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现广大师生员工的生活。传递师生员工生活变化的新信息,满足师生员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贴近学生,就是指吸引学生广泛参与,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重视学生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人文需求,把普及和提高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
  校报是师生员工重要的文化阵地,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不断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变化的客观现实,真实反映他们的思想和诉求,回答好师生在实际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其排忧解难,使校报工作更具体实在、扎实深入。要深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不能闭门造车,把工作的视点对准他们的火热生活,从其朴素平凡的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提炼新鲜素材,反映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展示美好的生活前景,使校报工作更富有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要深入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充分体现学生的意愿,多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多反映学生的切身感受,多用其熟悉的语言,多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使校报更可亲可信,深入学生心中。这样校报的思想教育才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提升校报的文化品位,彰显民族特色。
  高校校报的读者大多是高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这群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硕士、博士不在少数,为了满足这些高智商受众群体的精神诉求,高校校报要不断提升文化品位,以雅取胜,在雅致中彰显高校校报的特色。雅是一种品位,要满足师生较高的审美需求,一要在标题上下工夫;二要注重内容有特色,文化气息浓郁;三要通过版面、版式、字体、插图等的变化,给师生留下好的印象,力争做到期期有特色、版版有看点。现在的阅读已经从起初的普通阅读到“读图时代”,甚至是“读屏时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受众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每天面对海量信息,只有标题醒目才能吸引读者深入阅读。高校校报要在新媒时代吸引更多读者,首先要拟好标题,标题对仗工整、信息准确是很重要的。其次,在编排稿件时,也需要下一番工夫,标题长短要交叉排列。长稿的标题既要有内涵又不能文字太少,配的图片也要稍大一些;而标题小而短的,配图也应小一些,这样就会有协调之美。高校校报要以引领师生的阅读为己任,将经典推荐给师生。有的校报开辟新书推荐专栏,有的将图书馆新到的有思想、有品位的图书通过校报这一平台介绍给读者。通过对经典作品(文学、哲学、史学等领域的经典,包括影视、绘画、音乐、建筑作品等)的赏析、解读,陶冶师生们的情操,引领师生的阅读,让典雅高贵的书香在校园中萦绕。整个版面的美能使人产生一种完整的视觉享受,在一个个小的版块美的基础上形成整体美。为此就要对一个版的稿件从内容相容角度进行取舍,对标题的内涵进行推敲,然后赋予其最恰当的形式——或条、或块、或折,相邻、相交、穿插、呼应等;稿子之间达到浑然天成的结合,才能体现编辑的匠心,使一个版面实现高度和谐。高校校报要坚持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己任,用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报道,凸显高品位,体现雅致特色,发挥校园主流媒体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以其特有的魅力成为师生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6.
  [2]翁凯.当下高校校报文艺副刊发展对策.大众文艺,2014.1.
  [3]韩陆山.浅论高校新闻媒体内容与形式的策划和创新.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
  [4]王淑洁.加强高校校报舆论引导力的对策研究.办公室业务,2013.22.
  [5]何庆梅.论高校校报的创新与发展.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5.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改后,高一化学科的周课时被压缩,教学时间减少;新课程标准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等,增加了学生的课堂活动时间,减少了教师占有课堂的时间。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并且保证教学质量,每一位老师都要思考新课改下,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处理好教学任务和教学质量的关系。  关键词: 教学任务 教学时间 教学质量  一、新课改后的现状及问题  1.由于新课改后采用学分制,增加了微机、体育等科目的
创新实验课题选自一些实验的教材和化学知识,选自实验习题、化学试题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编制不同的创新实验课题。  1.如高二化学教材中“白色氢氧化亚铁制取”课题的创新设计。因教材中的这一实验存在“生成的白色氢氧化亚铁极易氧化,转化为灰绿色最终为红褐色”的缺陷。学生不易观察到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的生成。教师可借之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思考和探索:①怎样制取不含正三价铁离子的亚铁盐
目的 探究在~(60)Coγ-射线单次辐射下,扇贝多肽(PCF)对小鼠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复制~(60)Co(辐射强度为6Gy)对雄性昆明种小鼠辐射损伤的病理模型。实验设计分为6组(每组10只小鼠):对照组,~(60)Co模型组,小剂量PCF组(腹腔注射剂量为0.01g/kg体重),中剂量PCF组(0.1g/kg体重),大剂量PCF组(1g/kg体重)和尼尔雌醇组(灌胃剂量为2mg/k
2020年新冠病毒的大暴發,让人们更加认识到好身体可以增强体质,增加免疫力。  当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后,北京市民们佩戴口罩,做好自身防护纷纷走出家门。大家在公园里慢走、慢跑、舞太极拳,孩子滑旱冰、踢足球……过好生活的每一天!  四处可见积极锻炼的北京市民
期刊
摘 要: 实验教学中课堂的主体由教师变为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可以有效解决应试教育带来的“高分低能”问题。实验教学改变了传统教育中“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而且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和巩固学习成果,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和理论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在化学
红花(Carthamus tinctorins L)是传统的活血化瘀中药,临床上用于活血通经,去瘀止痛,跌打损伤等症。现代医学认为红花治疗冠心病、脑血栓、脑缺血及心血管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为了进一步揭示其药理作用的化学物质基础,为红花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评价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我们采集了新疆吉木萨尔红花药材,以小鼠全脑缺血及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为药理模型,采用现代色谱分离技术,追踪筛选红花中防治脑缺...
摘 要: 在高中化学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教学法对现代高中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采用小组讨论教学法能够培养高中生的探究能力,不断提高高中生的创造力,还能增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保证高中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小组讨论 教学法  采用小组讨论教学法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实现高中化学的有效性教学,可以充分调动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但是课堂小组讨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如何形成教学新理念,如何运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品质,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些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对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育教学效果意义重大。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培养人才的长远目标,创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必定会对学生化学实验品质的培养产生积极作用,教师要充分挖掘化学实验教学潜能,发挥学科组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