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咽利膈汤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u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清咽利膈汤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深圳市中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73例中医辨证为“热毒炽盛证”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给予清咽利膈汤口服治疗5 d,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患儿临床症状转归及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前后白细胞数计数、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EB病毒抗原等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采取清咽利膈汤口服治疗总有效率为94.52%(69/73);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EB病毒抗原、全血EB病毒-DNA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肝、脾、颈部淋巴结逐渐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咽利膈汤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显著.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理脾复方制剂含药血清对大鼠下丘脑神经元细胞瘦素(LP)、神经肽Y(NPY),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等蛋白及基因的调控影响,探讨其治疗厌食的作用机制.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理脾复方制剂组,硫酸锌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给予等体积饮用水;硫酸锌组灌胃给予20 mg/kg硫酸锌口服溶液;低、中、高理脾复方制剂组分别灌胃给予2.4、4.8和9.8 g/kg理脾复方制剂,各组每日灌胃1次,连续7 d,末次灌胃后股动脉采血制备含药血清.体外培养大鼠下丘脑神经元细胞,MAP2免
目的 分析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MI)的颅脑超声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特点,探讨其在WMI早期诊断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疑诊为WMI的120例早产儿临床资料,分析颅脑超声及DWI的检查结果及诊断价值.结果 120例患儿,临床确诊为WMI 112例,脑积水6例,胼胝体发育不良2例.以临床诊断为标准,颅脑超声对WMI准确诊断98例(87.50%).以脉络丛回声为参照标准,按初次检查脑室周围回声增强(PVE)程度分为Ⅰ级38例,Ⅱ级32例,Ⅲ级28例,漏误诊
血液净化是儿童脓毒症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连续血液净化(CBP)和血浆置换是血液净化治疗儿童脓毒症的常用模式.血浆置换治疗儿童脓毒症的效果目前缺乏大型随机对照研究的支持;CBP具有防治液体超载、稳定血流动力学、持续替代或保护受损脏器等优势,常用于儿童脓毒性休克和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的辅助治疗,CBP的治疗剂量目前不建议采用高容量血液滤过,但对CBP干预的具体时机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就CBP治疗儿童脓毒症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目的 探讨感觉运动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感觉发育、运动技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康复中心诊断为ASD进行住院康复治疗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感觉运动训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分别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评估患儿感觉统合能力(前庭功能失衡、触觉防御过分、本体感觉失调、学习能力发展不足),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评定量表粗大运动部分及精细运动部分评定粗大、精细运动能力.结果 治疗3
儿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以“贫血”为主要症状,纠正贫血是治疗关键,其中医治疗多以脾肾为主,文章从肝生血气理论的角度分析小儿再障之气血生化,提出脾肾为之本,心肺为之主,肝为之动、为之因、为之机的总原则,分析总结中医古籍及临症常用药物及其中医机制,调肝生血,养肝藏血,以肝为先,和调五脏,气荣血充,再障可疗.
目的 探讨基于丹佛模式下的感觉统合训练对2~5岁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交往能力及父母育儿压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2~5岁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沙盘游戏和维生素D3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丹佛模式下的感觉统合训练.3个月后,采用儿童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价患儿核心症状;采用儿童心理教育评估第3版量表(PEP-3)评价患儿交往能力;采
目的 分析儿童意外伤害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探讨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意外伤害发生率.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五年期间接诊的意外伤害患儿1002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接诊的急症患儿1002例为对照组.结果 五年期间急诊科接诊的意外伤害患儿1002例,占同期危重症患儿总数的7.52%(1002/13326),其中男577例(57.58%),女425例(42.42%);意外伤害发生类型主要是中毒478例(47.70%)、交通伤213例(21.2
目的 对补肾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CBM、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关于补肾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与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3项随机对照试验,共1182例患者,试验组591例,对照组591例.Meta分析结果示:补肾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可提高临床疗效[Z=6.14,OR=4.75,95%CI(2.89,7.81),P<0.00
目的 分析D-二聚体(D-D)水平对判断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及对重症MPP(SMPP)早期识别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于包头市第四医院儿科住院部收治的MPP患儿255例,其中包含SMPP患儿80例(SMPP组)及非SMPP患儿175例(非SMPP组).观察比较SMPP组及非SMPP组D-D、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铁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
目的 了解三门峡地区0~14岁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方法 收集2017年1~12月1338名在黄河三门峡医院儿科就诊的0~14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结果 1338名儿童血清25(OH)D水平为(28.17±11.89)μg/L,其中适宜占73.6%(985/1338).维生素D水平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维生素D水平夏季最高,为(32.65±10.49)μg/L,冬季最低,为(21.32±11.83)μg/L.结论 三门峡地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