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将俗世的生活转化为纯粹的觉悟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a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者:您以前是著名诗人,是文学新时期新诗奖获得者。现在是著名小说家,是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这中间涉及两个问题:一,诗歌繁荣的时候,您的诗获大奖,小说繁荣的时候,您的小说获大奖,请您谈谈文学和时代,时尚,以及社会风气的关系;二,人们的通常认识里,诗是精神高蹈的,小说是置根现实的,请您谈谈这两个重要文体问的区别和界限。
  答者:几年前,有人问我,如何评介自己的文学创作。我笑道:如果排一个座次,我的散文第一,诗歌第二,小说第三。那时,我还没有获得茅盾文学奖。现在已经获得了,我仍认为我的散文与诗比小说写得好。或者说,如果没有散文和诗,我的小说不会有激情与意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日新月异,每每让人产生“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感觉。这一期间的文学,也让人有恍若隔世之感。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期的作品,激动了一代年轻人,四十岁以上年龄段的文学爱好者,都不会忘记那一段“洛阳纸贵”的岁月。当时的年轻人,并不追歌星、影星,而是追崇作家。这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我经历了文学的繁荣、冷落、孤独与灿烂各个阶段。文学曾经折磨了社会,社会又加倍地折磨着文学。这些都不要紧,过往历史存在着各种时态,把目光看得远点,就会知道无论发生什么,都不值得大惊小怪。
  关于诗与小说两种文体的区别,从精神层面上讲,诗是将俗世的生活转化为纯粹的觉悟,而小说是将纯粹的觉悟稀释成俗世的生活。作家大脑中应该有一个可将两者自由转换的按纽。要想获得这个按纽,必须先当诗人,后当小说家。
  问者:您1981年获奖的是新诗,那首诗在当年是很振奋人的。最近几年我又陆续读到了您的不少旧体诗。谈谈您理解中的新诗和旧体诗,诗在您现在的写作中占着怎样的位置?
  答者:我1968年开始学习格律诗,即旧体诗。1972年才开始学写新诗。我1981年获奖的新诗《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曾引起过巨大的反响。当然,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我的这首只有两百多行的新诗,获得的评论文章却有二十多万字。可见当年的争论多么激烈。此诗发表后,我在诗歌创作道路上走了将近十年,出了五本诗集。真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我的诗的欲望忽然一下子冷却了。激情减退而理性日深,这是一个人步入中年的显著特征。由此,我才进入到一个自如的小说心态之中。但小说写作之余,每逢游历与酬酢,便免不了技痒,写起了对于我并不陌生的旧体诗词。此种经历,在我的第一本旧体诗词集《闲人诗稿》的后记中以及第二体旧体诗集《闲庐诗稿》的序言中均有表述。在我看来,新诗是感情的泛滥,旧体诗是感情的约束。两者我都喜欢。只是随着年岁的增加,感情泛滥的机会少了,故新诗写作的机会也少了。在我的第四本新诗集《南歌》的序言中,我曾说过:“也许生活中再不需要诗,但我的生命离不开诗。”
  问者:《张居正》是历史题材小说。您也写过现实题材的中短篇小说,也出版过中短篇小说集,在对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的判断与把握上,您的写作体会是什么?
  答者: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尝试过现实题材的中短篇小说写作。虽然也发表过一些,但总是找不准感觉。将现实生活转化为小说,要有与生活不隔的能力。我恰恰缺少这种能力。我觉得现实生活缺少诗意(不是没有,而是我提炼不出来),历史题材却不一样。你像一个考古学家,又像一个探险者,把一个朝代、一个人搬到案头上进行研究。它的乐趣在于:这个时代、这个人的历史已经结束。它是完整的。你既看得见它的开始,也看得见结局。而现实生活不一样,你只能看到它的某一阶段,某一部份,它的价值你只能判断,而不会是结论。
  问者:《张居正》厚厚四卷本。近百万言。我读的感受是,既守旧,也维新。既繁茂,也清澈。这么长的一部书,读着却不累,可以一气读下去。这部书的写作时间有多久,中间有间隔吗?长篇写作,尤其是超长篇写作,心态守衡是很重要的,情节和细节可以起伏,写作者的心态不可以起伏。说说您的经验吧。
  答者:《张居正》共四卷,150万宇。我从1993年开始,2002年结束。前后十年,前五年研究,后五年写作。写作的五年我曾两度焚稿,但没有间隔。长篇小说的写作,对于作者来说,既是一个设计师,又是一个工程师。设计师需要智慧和缜密的逻辑思维,工程师需要操作的技术和雄健的体魄。在创作中,心一定要纯静,要排除杂务。要保持充沛的精力,体力一旦支撑不住,思维能力就会降低,小说质量就难以保证。所以,一旦进入长篇小说的写作,就不要太多地参与社会活动,最好把自己封闭起来。
  问者:历史小说要面对历史。黄永玉说过一句话,“世上写历史的永远是两个人。比如,秦始皇写一都;孟姜女写另一部”。秦始皇写的可能不是信史,孟姜女写的也不一定是。您怎么理解“信史”?
  答者:黄永玉是从艺术家的视觉来说这句话的。作为诗人来看,这句话有底蕴、有诗意。但若从历史学家的身份来看,历史远没有这么简单。非好即坏,非弱即强,非庙堂则江湖,非皇帝则平民,这种二元对立的历史观,便是一种情绪化的表现。依我来看,从形而上的角度看,很难说有信史:但在形而下的层面上,信史却是客观存在的。
  问者:我觉得写历史小说最不好办的不是大事件,而是一些具体的。比如当时人的服装,官服还好办,记载里有,画里也有。家常衣服就不好办。再比如日常饮食,接人待物的礼节,说话的习惯等等。小说展示的是社会画卷,但也是具体的生活,您是怎么处理这些的?
  答者:所有的史书都只记载事件,而不记载细节:只记载干线,而不记载枝节。恰恰细节与枝节是历史小说最重要的支撑。我的关于《张居正》的创作谈《让历史复活》一文中,曾对历史材料的处理以及历史小说的真实与虚构问题作过阐述。
  问者:任何朝代都是有社会弊病的,明朝的社会弊病是什么?
  答者:明朝之弊病,不可统而说之。在它长达269年的历史中,可分为创立期、发展期、转折期与衰落期四个阶段。通常也说明早期、明中期、明晚期。每一时期的社会问题都不一样。当然,社会问题并不等于弊病。我个人认为,制度的缺陷与朝廷的风气所造成的不良的社会效果,可称为弊病。明早期的弊病在于官场的人人自危,中期在于官场的深度腐败,明晚期在于整个吏治系统已完全破坏。
  问者:您写的张居正是明朝的一位宰相,是大人物。小人物是可以随便写的。草牛羊吃,猪也吃。可以放街道上养,也可以烧,可以踩。大人物不行,要有所顾忌,为贤者讳。可能写历史上的大人物还稍稍宽松一些,写现实中的,比如写温家宝总理,就不太好写。您在写作中是怎么处理对大人物的放开 和顾忌的?
  答者:首先要肯定一点,大人物也是人。在这一点上,作家不要有分别心。但是,文学毕竟是要写出人的差别,否则就没有意义。在这一点上,作家又必须有分别心。分别与不分别没有固定的路数,全凭作家个人掌握。我写作张居正这个人物,掌握一个关键,即“天子无私事,宰相无小事”。
  问者:再说说散文吧。说到散文,先要谢您。这些年,您写了不少上乘作品。前年的专栏“读了明史不明白”,社会反响非常好。今年的“明朝帝王师”又有着突出的开拓意义。您的散文。历史题材、现实题材、包括游记。都别具一格,与众不同。您对散文的认识是什么?
  答者:如果说,小说可以看出作家的练达,诗歌可以看出作家的性情。那么散文则可以看出一个作家的学养与见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便是散文家的情怀。
  问者:您认为当前散文写作的弊病是什么?如果不方便说,就说说您不爱读哪类散文。
  答者:当今的散文,从业人众,也出了不少优秀作品及作家。但从总的成就来评估,仍觉得有大思路、大视野的散文作家太少。
  问者:私下里,我常把您和贾平凹做比较,可能太熟悉了吧,又都是我的兄长。你们两位,是这个时代里个性很突出的作家。有一个成语叫“朝秦暮楚”,指的是汉江,早晨还在陕西,晚上就流到湖北了。你们两位给人的外在印象一个拙些,一个智些,就像陕西人和湖北人的大体差异。但相似的东西也多,都有旧意识,都敢新思维,也都操心佛,操心道,操心民俗。写小说,写散文,写书法,平凹主编以前也写过诗,他的诗很不错呢。只是没获奖。您怎么看待你们两人之间的差异?
  答者:毫无疑问,平凹兄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甚至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学标识。我是他的作品的热心读者,看他的作品是一种享受。每到妙处,我禁不住击节称叹。他的小说与书法是一个路数,都是拙其表而秀其心。但他的散文不一样,毫无拙气,通体玲珑。如果我小气,或者名利心太强,一定也会产生“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幸运的是。我是一个虽不吃斋却一心向佛的人,有平常心,修菩萨道。将平凹视为楷模,视为知己,是我的“不二法门”。
  问者:你们两位还有一个小差异。虽然都一样爱钱。但贾平凹基本不花钱,他认为钱是镇宅之宝,一个新院子盖好,把几捆子钱埋在地下,房子就安宁了。他说挣大钱的人不花钱。超市里抢着花钱的都是不太会挣钱的。您比他稍大方一些,偶尔还请好朋友吃个饭,写书法也不收朋友的钱。您对钱这个东西怎么看?
  答者:平凹爱钱,其实是爱惜自己。凡爱惜自己的人,都大智若愚。智就是能够有钱不花钱,有那么多“粉丝”抢着买单,何乐而不为呢?至于愚,亦有分别。若真愚,平凹兄就不会从丹凤走到西安了。愚是平凹兄处世的一种方式,是他的幽默。我很喜欢他这种农民的狡猾。打一个爱钱的幌子,少了多少应酬啊。一是想占便宜的人,都不敢登门了。把整块的时间留给自己,这就是他佳作迭出的原因。我很想学平凹,可就是学不会,这大约是我“慧根”太浅,或者说“福报”不深的缘故。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话对,也不对。所谓道,就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因人而异。
  问者:贾平凹书案上有一对镇纸,上边的字是他自己刻上去的。一个是好声,一个是好色。他自己的解释是喜欢音乐和绘画,您对他的书画怎么看?您也是书法家,听说书龄比作家龄还长些,您对书法的体会有哪些?
  答者:平凹爱财,取之有道;平凹爱色,同样取之有道。这是他的修行结果。平凹兄貌比不过潘郎,但才高子建:笔比不过齐璜,但锦绣在胸。所以,像他这样的大才子,不管弄什么,小说、散文、诗、绘画、书法,成就有高低之分,但品位皆属上乘,就是不俗。他的绘画表现了机智和幽默,书法展示的是朴拙与干净,这都是个性鲜明的、独一份的。平凹兄还欠我一幅画,他可能不愿意在我的书房里悬挂他的幽默。
  问者:您有新的长篇小说构想吗?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如果有,我还盼着做第一读者呢。
  答者:我今年春季将做完手头杂事,然后沉下心来写我的第二部历史小说。这部小说以北宋末年“靖康之难”为主要线索,主要考证及搜求材料的工作已完成,争取两年后出书。
其他文献
随着中高考试题改革力度的加大,作文在中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写出满意的考场作文,已经成为老师和同学们最为关注的问题。笔者作为中学一线教师,参加了多年的阅卷工作,发现学生作文中存在的诸多弊病,令人不安,引人深思。笔者真诚希望自己的诊断与剖析,能给莘莘学子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给中学作文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一 病状陈述与诊断    1 叙议杂糅的文体错乱  近年来,考试作文的难度有所
一.教学背景与目的  新闻两则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新闻的阅读与写作,一直没有列为中考的重点,如果跟着中考的这根指挥棒走,很多人自然也在自觉不自觉地淡化着这部分教学。可是今天的我们置身在一个规模空前的“信息时代”,每天都在接受大量的信息,自身也在不停地制造和传播着信息。新闻是信息的重要载体,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我们频繁地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新闻,它们帮助人们真实、全面地了解国内外
集体备课活动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富有科学性、针对性、适用性以及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它促进与推动了教研活动的改革,加快和推进了教学活动的深入。应该说,对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活动有不可否认的作用。但是,在一些学校,这项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形式和摆设,出现了不可小视的“三代替”现象。  一.以听说记录代替科学研讨。应该说,集体备课是一件参与者都必须带纸带笔带脑袋的事,而情况往往只要有纸有
在《实用汉语词典》中,“玩”的第一个义项就是“指参加使自己精神愉快的活动”。我所说的“玩”即为此义,只不过这个“玩”是与语文教学相关的活动而已。  “学习本身就是一件艰苦而复杂的劳动,怎么能在玩中学呢?”著名教育家霍懋征的“玩、道结合说”似乎为我找到了理论依据。“玩”而有“道”,变“苦”学为“乐”学,语文教学之极佳境界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曾把“乐学”视为
荆山之南,沮漳之滨,坐落着美丽的省级示范学校——当阳市第一高级中学。这是一所神奇的学校,它植根于荆楚文化的肥沃土壤,三楚名山玉泉寺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长坂坡、关陵庙等遗迹昭示的三国文化,孙膑寨、鬼谷子洞等遗迹昭示的荆楚文化,以其神奇的魅力濡养了当阳市一中的教育,铸造了它的辉煌业绩:从1993年连续18年高考成绩居宜昌市同类学校前列,连续5年600分以上高分居宜昌市第一名,连续3年RSR值5项
《泪珠与珍珠》一文虽篇幅短小,但是,琦君老人却用她简约秀美的文字和细腻温婉的文笔为我们昭示了人生至性的情与至真的理,那使双眼日益清明的泪是人生中悲欢的代言,我们的内心也因泪水的洗涤苦难的淘沥而愈益温厚,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在从泪光中撅取着珍珠的华彩。欣赏泪水的珍珠般的光泽,正如我们来欣赏我们遇到的苦难。  琦君是一个深受民族文化熏陶的传统型作家,她周身涌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她的
陈建宪,男,汉族,1954年6月生,湖北省麻城市人。著名民间文学理论家,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民俗学专业硕士点指导组组长,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神话学和民俗学。主要论著有《神祗与英雄——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神话解读——母题分析方法探索》《玉皇大帝信仰》《中国洪水神话的类型与
孙犁的《荷花淀》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其所以成功,主要归功于它的精巧的设计。    一、创意之巧    作者写此小说时,正是抗日战争进入最后阶段,斗争仍然十分艰苦,甚至是残酷的。表现如此重大的题材,一般的作家往往着意于表现战争的残酷性的一面:硝烟弥漫,刀光剑影,血流成河。而孙犁却反其道而行之,通过人物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去表现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从而歌颂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革命的英雄
作为现代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口语交际教学经历了上个世纪的起伏跌宕,终于在21世纪来临之际又赢得了自己在语文学科的独立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各阶段目标又对口语交际目标分别作了阐述。这是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为语文口语教学指明了方向。社会已进入合作化时代,交
《项链》是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精品之作,其构思布局的别具匠心、细节描写的精心独到、思想蕴藉的丰富深刻,历来为人所称道。主人公玛蒂尔德,因极度爱慕虚荣而导致“梦想”与现实处境的严重“错位”,终致灾祸;在历经生活的潮起潮落之后,她的性格中的本真部分——善良、诚实、质朴得到了充分的显现,完成了性格的根本转变,最终“归位”,找回自我。玛蒂尔德的心路历程能给世人深刻的启示,这一形象也成为外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