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妥昔单抗在儿童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hin57821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利妥昔单抗在儿童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双向性队列研究,对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诊断为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经糖皮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治疗无效或复发的住院患儿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并每3个月随访1次,应用改良Rankin量表及年复发率进行疗效评价;行B细胞数值监测;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采用配对秩和检验对每种疾病治疗前后应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及复发率(次/年)进行比较。

结果

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儿共38例,其中男15例、女23例,平均年龄(6±4)岁,其中多发性硬化4例,视神经脊髓炎5例,眼球阵挛肌阵挛综合征6例,重症肌无力9例,免疫性脑炎及其他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14例。患儿病程2~87个月,平均(21±19)个月,随访时间2~52个月。38例患儿使用利妥昔单抗前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3,4)分,年复发率2.56(1.8,4.75)次/年,使用利妥昔单抗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0,2)分,年复发率0(0,0.17)次/年,二者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51、-4.71,P均<0.01)。38例患儿中控制23例,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1例,加重2例,因随访时间短不能确定疗效6例,因过敏反应退出治疗1例,总有效率74%。出现严重的肺部卡氏肺囊虫感染1例。

结论

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难治性、复发性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视神经脊髓炎和重症肌无力安全性好,常见不良反应为过敏和感染。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术中CT快速扫描在治疗新鲜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漯河市中心医院骨科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资料,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未使用术中CT扫描、直接行椎板切除减压的为观察组(82例), 2012年10月至2015年1月期间使用术中CT扫描、根据CT扫描结果决定减压方式的为治疗组(79例)。治疗组术中CT显示进入椎管内的骨折块复位者,不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US) 、磁共振(MRI)与两者联合检查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甲状腺外侵犯(ET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术前行US和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TCs伴ETE的83例患者,对两种方式及二者联合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微小ETE诊断正确率US为92.2%(47/51) ,MRI为74.5%(38/51) ,两者联
目的探讨西罗莫司联合泼尼松治疗难治性卡波希样血管内皮细胞瘤(RKHE)及卡梅综合征(KMS)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10例经普萘洛尔、泼尼松、平阳霉素和聚桂醇治疗无效或复发的RKHE和KMS(其中单发RKHE 5例,RKHE合并KMS 5例,年龄6 d~9岁);西罗莫司治疗剂量0.035 ml/(kg·d),每天1次,治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在儿童胸膜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6年8月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经内科胸腔镜诊断及治疗的19例难治性胸膜疾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和效果。19例患儿中,男15例、女4例,平均年龄(4.8±2.0)岁。发病部位为左侧胸膜13例,右侧胸膜5例,双侧胸膜1例。结果19例患儿均经内科胸腔镜术成功诊治,无中转开胸病例。10例患儿术前与术后诊断一致,其中脓
目的探讨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相关性及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高危因素。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北京4家医院就诊室上速患儿为研究对象,多中心前瞻性观察研究,根据左室射血分数改变分为心肌病及非心肌病组,分析年龄、性别、室上速发作类型、心室速率、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与心功能损伤的相关性。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
目的分析经典型泛酸激酶相关神经变性患儿的临床和基因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6年11月至2016年12月确诊为泛酸激酶相关神经变性的患儿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基因检查结果。结果共20例确诊为泛酸激酶相关神经变性的患儿纳入研究,均为经典型,起病年龄的中位数为3.5(1.0~10.0)岁,首发症状主要为下肢肌张力不全(16例),末次随访所有患儿均出现肢体肌张力不全,部分逐渐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