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教师为人良师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te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面临着不断改革的新型教育理念下,今天,我们如何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良师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关爱学生,严慈相济,做一名“慈母型”的教师;其次要博览群书,既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多才多艺,做一名“多功能型”的教师;其三,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一名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型”教师。
  【关键词】 学生的良师;严慈相济;多才多艺;以身作则
  2001年,我走上了梦寐以求的讲台。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这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有人说:“教师像那燃烧的蜡烛”;有人说:“教师像辛勤的园丁”;也有人说:“教师像春蚕”……然而,我却觉得,教师更像那伟大的母亲,时时刻刻都默默地奉献着。教师这一职业,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一份爱的倾注,乃至一生的奉献。因此,自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我就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学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回首十多年的教师生涯,虽然我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但是本着自己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以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和诚信朴实的人格形象,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尊重与亲近。
  一、关爱学生,做一名“慈母型”的教师
  英国教育家罗素指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意大利文学家亚米契斯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些足以说明,我们只有热爱学生,教育才能得以发展。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把爱倾注到每一个工作细节中。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余时间,我都会关心每一个学生,绝不会因为学生的成绩好坏而另眼相待;面对易犯错误的学生,我选择了宽容,用一颗诚挚的爱心去感化他们,极力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有时,在班级管理中會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如:有些学生总是迟到,有些学生常常惹是生非,或是班里常常出现失窃现象……面对这些教育困境,我没有训斥学生,也不曾采取粗暴强硬的手段,而是在学生面前始终保持冷静的一面,耐心地分析,认真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用爱唤醒他们的无知,并且常常对他们说:“你们这个年龄阶段,容易犯错误,老师表示理解,但是要知错就改,知错能改在老师的眼中仍然是一个好学生。”
  记得有一天,在我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黄老师,我很庆幸自己遇到了您这位慈母般的老师。您在我们的面前,总是那么慈祥、那么和蔼可亲!这次您给了我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让我终生难忘!谢谢您,老师,是你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您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这字条是班里的小旋同学写的。因为有一次,他偷了同桌的10元钱,大家都怀疑是他偷的,原因是他曾经偷过东西。当我得知后,并没有轻易下结论去责问他,而是给他更多的关怀,亲近他,安排他为班里做好事,并在班上表扬他。事隔三天,发现他好像有话要跟我说却又难以启齿。这时,我“趁热打铁”,马上抓住这个教育“良机”,在上课前对全班同学讲了一个故事——《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选自五年级语文教材)。当我讲到“每人从我这里拿一个装着小太阳的信封回家。如果你是没犯错误的孩子,明天请把里面的东西封在信封里教给丹尼斯;如果你是那个犯了错的孩子,就把十美元放在信封里封好教给丹尼斯,留下那个小太阳,等到你承认错误那天亲自还给我”时停了下来,便来了个“顺藤摸瓜”,说:“如果我们班里有谁‘捡’到了十元钱的话,也要像故事的主人公库伯一样,把十元钱偷偷地放回失主的书包里,好吗?”果然,在下节课上课时那位丢了钱的同学高兴地告诉我说钱找到了。后来,我私下里鼓励了小旋同学,称他是个“拾金不昧”的好孩子,并和他订下了“协议”,这件事我一定为他保密,不再提起,让它成为过去。这种教育方法,既没有挫伤到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了教育目的,何乐而不为呢?
  我深知教育艺术源于对学生的爱,爱是教育的源泉。尤其是对那些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的学生,更是倾注一片爱心,对他们施舍“母爱”。笔者曾教过一位名叫小芬的学生,她自小父母离异,性格孤僻,脾气暴躁,与同学很难相处,学习成绩不理想,家境贫穷。当我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课余时间就常常找她谈谈心,拉拉家常。放学后经常到她家了解她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开导她。面对知识上的不足,义务给她补课。在不伤害其自尊心的情况下,我经常掏钱买些新衣服和学习用品送给她,鼓励她。这样一来,时间长了,我便成了她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一个学期后,小芬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在今年的教师节前夕,我收到了她寄来的贺卡,里面写的内容不多,只有两句话:“黄老师,虽然我没有得到母爱,但您给我的爱早已胜过了母爱,将来我一定会为您衔来绿色的春天。您永远都是我最尊敬的老师,也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学生已经毕业多年了,但是还能得到这样的评价,我真的很欣慰。
  二、博览群书,做一名“多功能型”的教师
  韩愈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因此,我清楚地认识到“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并且是一桶不断更新的“活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生需要的这杯水的质量也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必须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要有广博的相关领域知识,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结合力;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及时吸收书本、书本以外的有关知识,才能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因此,工作之余,我抓住一切学习机会,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努力向一个“艺术型”“多功能”型的教师发展。如,踊跃参与各级教研,订阅学科杂志,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等以求扩展知识面,挖掘专业知识,更新教学理念。为了满足那一双双如饥似渴的眼神,我还自学了英语、琴法、舞蹈等方面的知识,并在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一次以《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为题的习作中,小珍同学在作文片段中写道:“黄老师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她的语文课讲得绘声绘色,同学们都很爱听;她的英语课生动有趣,深入浅出,以前连ABC都不认识的同学,现在也喜欢上英语课了;她的音乐课上得更是妙不可言,同学们都被老师那双灵巧的手弹奏出的一曲曲优美动听的旋律深深陶醉了……总之,我班的黄老师,什么都好,样样好,天下第一好!”读完学生的习作后,一种欣慰感油然而生,但给我更多的是感慨:学习,是为人师者永恒的话题。
  三、以身作则,做一名“偶像型”的教师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见,教师既要言教,又要身教,把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从教以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的,自己一定先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例如,要求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我带头为学生排忧解难;要求学生不准迟到,我从没迟到过一次;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我就准时把他们交上来的作业批改好发给他们。记得有好几次,是下午考完试卷,为保证第二天早上把试卷发给学生及时反馈,我连夜批改,直到深夜,当学生接到批完的试卷时,都惊叹不已,也很感动,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些做法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连同事们也都这样认为,那些“不可救药”的学生到了我手里都会渐渐变得懂规矩、有礼貌,有爱心,热爱学习,积极向上。在一次检查周记时,发现其中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老师,这个星期,您没有迟到过一分钟,也没有吐过一次痰。您那种对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言而有信的好品质,值得我终生学习,您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真没想到同学们对我的一言一行都观察得如此细致,实在令我很惊喜。
  正如我国汉代哲学家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什么样的教师就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来。今天,我们唯有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以身作则,做一名“多能”的教师,才能获得教育的喜悦,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良师。
  参考文献:
  [1]赵宏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3]孔丘,孟轲.四书·五经[M].北京出版社,2006.
  [4]韩愈.师说[M].人民教育出版社.
  [5]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将中草药知识引入课堂,能扩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并强化学科知识的教学。在高中生物教材《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6“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课题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中,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植物芳香油—玫瑰精油。但是,玫瑰精油制取量少,气味较淡,不易于观察,实验效果不明显。  学校中草
【摘要】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将课程目标设置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大方面,在目标实现过程中,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对情境教学创设进行研究,情境教学以学生对于事物认知和思维进步为基础,用美作为出发点,用感情作为桥梁,充分调动语文教材中有利于学生思维形成、情感历练的素材,使得学生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小
【摘要】我園正开展种植的课题研究,通过各类种植活动促进幼儿多元发展,探索种植活动的内在价值。劳动出智慧,正所谓“心灵手巧”,动手的过程就是动脑。幼儿在参与种植过程中,既享受了种植带来的乐趣,在种植活动中的持续探索也促进了身体各个机能的发展。劳动的过程蕴含着无尽的价值,幼儿的智慧无处不在。  【关键词】幼儿园;种植活动;劳动价值  幼儿园教育特别是幼儿园环境教育中,幼儿的种植活动是幼儿环境教育的主要
【摘要】运用“还原分析法”来组织文言文课堂教学,如在教授《桃花源记》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指向提升语用能力的“关键词还原分析”,也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指向培养思辨品质的“意图还原分析”,还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指向提升鉴赏能力的“人物还原分析”。从这三个角度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解读教学,是实现“文本解读”向“课堂落实”转化的一种有效的课堂教法选择,也是引导学生指向传承和理解祖国文化的有效路径选择。  【关键
【摘要】本文针对乡村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不力的现状,从对课程认识的缺位、教材开发不力、课程资源运用不合理等方面分析造成这一误区的原因,并试图寻找一些改善的对策,时时思考;作为英语科任教师,要如何做,才能在乡村小学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开发更多的特色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去愉快地学习英语。在不断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在南雄市教研室陈川荣主任的指导下,笔者的思路逐渐清晰,最终形成了这一特色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在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重要性,并结合实例说明如何从“What”(主要内容和主题意义)、“Why”(作者意图和教育意义)和“How”(语言修辞和文体结构)三个维度进行深度的文本解读。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文本解读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已进入全面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时代。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里,语言能力是学科基础,文化品格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特征,学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是提升小学生英语水平的主要途径,英语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语言类课程,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关系着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新课程的背景下对英语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小学英语的主要任务是要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英语高年级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成为当前小学英语中高年级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不知从何时开始,见义勇为、守望相助等美好憧憬似乎悄悄地从人们的脑海中逐渐淡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知不觉地成为现代人的处世方式,冷漠似乎变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生活中、媒体中不时充斥着各类由于社会人的冷漠导致的惨痛事例。也许,我们会感到无比困惑:我们的社会是怎么一回事?怎么我们身边的人会如此冷漠?在我看来,这一切皆源于教育的缺失,尤其源于对“高分低能”社会接班人的盲目培养。作为人民教师,我们不
【摘要】在新课标精神指引下,如何提高课堂实效是摆在每一位授课者眼前急切破解的课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我们必须在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要敢于大胆改革和尝试,以求课堂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有效课堂;途径;实效  实施有效课堂,提高课堂实效,其最为核心的环节,就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善于探究、勤于思考,乐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主题情境探究式教学被广泛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目标导向,创设情境;呈现情境,激发兴趣;翻转预设,深度探究;升华情境,价值引领;延伸情境,回归生活”的主题情境探究式教学策略“五步法”。本文就此浅谈主题情境探究式教学对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能力培养以及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主题情境;探究式教学;教学策略;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