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不可复制的往事发生

来源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1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
  苏庭苇刚转学来时,班上的同学就在背后嘀咕,说她一个农民工的孩子还穿得那么朋克,还有的说她长相还行,就是气质太低俗。苏庭苇我行我素,充耳不闻。她一点都没有初来乍到的陌生感,从进教室起,脸上就挂着不屑的表情。
  前桌的男生很八卦。在苏庭苇来的第二天早上,他就转过身对我说:“哑妹,你和那个乡下人同桌,以后有罪受了。”“你才哑呢!”我白了他一眼,很反感别人叫我“哑妹”,也很反感他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搬弄是非。
  没想到在那时,苏庭苇进教室了。她不屑地撇撇嘴,然后大摇大摆越过人群如芒的目光,“啪”的一声,远远就把手里提着的书包扔到桌子上。我吓了一跳,恼怒地抬起头想嚷两句时,却迎来她目不转睛的对视,顿时哑了。她的气势如虹,完全把我镇住了,同时也把其他同学镇住了。
  她无所谓地走过来,拍拍我的肩:“借过。”然后没等我起身,硬是挤进她靠墙的位置。我呆若木鸡,思维有片刻的停滞。这女生真奇怪,比男生还大大咧咧。她穿牛仔服,板鞋,头发却是精心地扎成很多小辫。
  我捧着语文书,目光却偷偷在打量她,心里有些忐忑。这女生不会很难相处吧?我知道自己比较懦弱,遇事总是一忍再忍,但我知道,很多时候,忍,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就像以前的同桌岳长征,他一直纠缠我,给我递纸条,发短信,跟踪我回家,我再三求他不要打扰,他却威胁我。我想过要告诉老师,但又害怕他被处分。毕竟是同桌,我不想把关系搞得太僵,可后来对他稍好一些时,他却开始造谣,说我在追他,甚至还把他用手机偷拍我的照片PS后贴在了学校的宣传栏里。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我百口莫辩,成了学校最大的笑话,成绩也一落千丈,直至我转学……
  “看什么看?眼睛都呆了。”在我陷入回忆时,苏庭苇突然瞪着我说。
  我急忙收回目光,盯着书,却一个字也没有看进去。
  B
  在这所普通中学,我很孤单。我感觉自己和身边的同学总是格格不入,可能是因为经历了以前的事情吧,我害怕与人多说话,更反感主动来搭话的男生,真有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阴影。
  班上的同学很活跃,他们整天呼朋唤友,追逐打闹,一群人聚在一起叽叽喳喳。我一点都不羡慕别人的热闹,沉浸在书山题海中独自快乐。身边没有了讨厌的岳长征,我感觉整个人都重新“活”过来了。只是这里的学风很差,大家都在忙着玩乐,我在学习上没什么竞争对手。只是,我努力了,却被其他同学认为“假正经”,他们常在背后嘲笑我。
  苏庭苇的到来,又让我惊恐不已。看她拽拽的样子,我感觉她一定不好相处。每一天我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怕不小心招惹了她。还好,几天过去,苏庭苇虽然还是一副不屑的表情,但她没打扰我,也没有找我麻烦。
  我还发现,苏庭苇和班上的其他同学不一样,她上课很认真。虽然她总是我行我素,走路时头扬得高高的,从不主动与人说话,但一上课,她的整个神情就变了。她的思维很敏捷,老师一提问,她就举手了,而且每次都回答正确。特别是有一次,数学老师出了一道奥数题,我还完全没有思路时,她却又举手了,而且解题思路很新颖。我打心里佩服她,却没有勇气主动对她示好。虽然同桌,但我们很陌生,一直没正经交谈过。
  苏庭苇到来后的第一次各科小考,我们俩的总成绩居然一样,并列第一。有同学嘀咕,说我们互相抄袭。我很委屈,明摆着的事情,他们也要瞎说。我知道这次考试,如果我不是英语满分的话,我肯定考不过她。除了英语,她其他科目的分数都比我高一点。
  遇见一个强悍的对手,激起了我的好胜心,我决定好好与她较量一番。班主任像是拣了一个宝,对她赞不绝口,当然也一起表扬了我。那些平时爱抄作业的同学开始与她拉近关系,但她眼睛一瞟,转身走人,根本不搭理别人的热情。我也反感别人抄作业,早把班上的同学得罪了,只是我成绩好,为人低调,他们除了叫我“哑妹”外,倒也没有为难我。
  我感觉得到,苏庭苇对于我和她并列第一是吃惊的,她肯定没想到,平时闷声不响的我居然会是她最强劲的对手。和她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从来不主动举手。我读懂了她眼神中流露出来的信息,在她邀我放学一起回家时,我接受了。
  我们的友谊建立在互相欣赏上。她说我和其他城里人不同,说她反感聒噪的人,喜欢我安静的样子。我没想到她会这样说,脸微微烫了起来,只是她的真诚,我能感知。我也很喜欢她那副无所谓的心态,喜欢和讨厌都表现得那么坦然。
  C
  和苏庭苇熟悉后,我感觉到她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样拽,她其实是个有些忧伤的女生,只是她把这一切都用她的伪装掩盖了,她不想被别人看见她的脆弱。
  和所有女生一样,苏庭苇也爱美,但家里经济拮据,她不可能去买那些漂亮的公主裙,唯有牛仔服耐穿,而且好搭配。她一直跟着在城里打工的父母东奔西走,去过几个城市,转过几次学,身边从来没有什么要好的朋友,以前的同学根本没联系,她总是转学校,熟悉一群人后又要离开,然后再融入另一群体。小时候,因为是外来农民工孩子,她常被城里的同学欺负,后来长大了,她学会了用漠然和排斥的方式面对身边的城里人,以为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
  她对城里的学生有一种天然的抗拒。我知道,这和她一路走来在城里遭到的白眼和冷漠有关。只是我没想到,她居然接受了我这个城里的孩子。
  “我听过班上的同学讲你以前的事,知道你是个善良的人。同桌一段时间来,我也感觉得到,你和其他城里学生不一样……”苏庭苇平静地说。
  听她说到我以前的经历,我沉默了,脸却涨得绯红。
  “不能太软弱。只有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才可能得到尊重。”苏庭苇继续说。
  她一直很努力学习,成绩很好,但每一次转学,父母都要费尽周折,到处求人。如果可以安定下来,她父母也不愿意她这样一次次转学,可是做建筑工人,哪有工程就得跟着工程队一起走。苏庭苇说,乡下人没什么本钱,想单枪匹马在城市里打拼太难了,可能连个苦力活都找不到。她的父母没什么文化,除了建筑工,别的也干不来。看着父母每天那么辛苦,却挣不到什么钱,她就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只有考上大学,学到真本事,才会有出人头地之日,才能分担父母的艰辛……
  苏庭苇还告诉我,她的父亲年轻时特别喜欢唱《冬季到台北来看雨》的孟庭苇,二十年过去,父亲满脸沧桑,孟庭苇却依旧不老。因为父亲的喜欢,在她出生时,她也叫“庭苇”。苏庭苇学会了所有孟庭苇的歌,在父亲忙了一天回来时,她会轻声为他唱上一首。她知道那一刻,父亲是开心的,很满足。
  “每个人都有不可复制的往事发生,你是,我是,父母也是,我们都将背负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前行……”苏庭苇讲到后面时,声音渐渐哽咽。
  我明白苏庭苇的忧伤,就像当初我被众人嘲笑时,那种彻骨的心痛。
  我们约定,做最强劲的对手,亦做最好的朋友。我相信一定可以的,因为我们都有一段不可复制的往事发生,我们需要真正的友谊,我们懂得珍惜,我们有相同的梦想。
  最重要的是,我们读懂了彼此间的真诚,惺惺相惜。
其他文献
读了季建业的《悔过书》,引以为鉴,要做到“三不要”。  一是不要得意忘形。季建业的《悔过书》中有这样几段话:“随着职务的提升,权力的变化,地位的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人生境界没有同步提升,相反私心杂念在灵魂深处滋生膨胀……剖析自己的心路历程,我对人生、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较大变化……降低了自己作为领导干部的要求,忘记了自己入党为什么?当干部做什么?做人干什么?忘记了当领导为了谁,依靠谁,服务谁的问题
煲完中药后稍稍放凉一点趁热喝下是很多人喝中药的习惯,太凉了怕影响药效,这种观点其实也不算错,大部分的汤药,一般在稍热的时候服用较好。但喝中药未必都要趁热喝,有些中药甚至要放冷后喝才能让药效得到较好的发挥。  喝药“常温”为20~35℃  当药液的温度在38℃以上时,人对苦味的味觉是最不敏感的,因此大部分的药液在温热的时候服用最好。不过38℃以上的温度可能过高,对口腔和喉管不好,因此最好是将药液的温
为什么申请三倍人身自由赔偿?  2018年5月23日,递交完国家赔偿申请,律师屈振红被问到这个问题。她的当事人、吉林男子刘忠林,因被指控犯故意杀人罪遭羁押9218天,不久前终获无罪改判。  按照国家赔偿法,人身自由赔偿金以上年度全国职工日平均工资为标准,按实际羁押天数累计计算,并无三倍之说。  屈振红的理解是,这个规定不合理、不公平:刘忠林每天24小时都在坐牢,怎能按每天8小时的工资标准赔偿呢? 
摘要:认知语境理论为现代诗歌教学补充资料的运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启发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创作主体、教学主体和学习主体。以课例分析为基础,讨论现代诗歌教学补充资料的内容类别,以期提高现代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认知语境;现代诗歌;补充资料;课例分析  认知语境理论注重研究和分析交际者的心理状态和认知过程,认知语境是交際者基于生活经验对当前的外部信息感知、整理、记忆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主要特点
致疫中逆行者  还寒乍暖难将息,春雨绵绵无绝期。  天泣英雄逆行泪,赤心碧血映穹碑。  致敬钟南山院士  仁心医者苍生救,济世悬壶云水间。  八秩纵然危受命,四天三地见南山。  赞女医甘如意  娉婷天使名如意,日夜单车饥饿行。  数百迢迢山水路,心牵战友疫中情。  疫中禁足  书中奥妙藏清趣,纸上江山一日驰。  禁足困忧何所惧,雪融冬去醉春期。  庚子立春  冬尽春来风渐暖,山河无恙柳飞黄。  祈
摘要:鲁迅作为文坛巨匠,世人对其作品的探究从未间断,众多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但学界往往聚焦于形式、内容亦或是主题的探讨,忽视了对鲁迅小说标题的研究。鲁迅小说的标题往往有多层含义,多重含义层层递进,相互交织,其意义耐人寻味,从多层面展现作者的内心世界以及其小说所要表现的多重情感内涵。  关键词:鲁迅;小说;标题  长期以来,学界对鲁迅小说的研究不胜枚举,既有认为其作品是“新论纷呈、结构奇特的
一溪故事    女孩说:“风儿啊,请你替我邮寄。今天学校召开家长会,破天荒地打定主意请妈妈参加,可是……”  风儿说:“可是,你为难了我。”  女孩说,倘若不是那个消息传来,她是不会来寻找下面这些故事的。其实,这些故事根本就不是故事,是妈妈平平常常的功课。平平常常的东西最容易让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然而,今天,它们就成了故事。它们是醒来的故事。  我来到小溪边。  涓涓的溪水,犹如我的眼泪一样流淌
刘正宇很忙。  作为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的研究员,他正忙着在南川境内寻找适合崖柏生存的土地。  “我们从崖柏里提炼出了一种精油,1克精油的价值大约是1克黄金的200多倍。”刘正宇有些兴奋,“如果成功种植,将给乡亲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就是个工作狂,周末也不休息,一年有200多天都在山里。”和刘正宇共事多年的同事张军如此评价。  “那刘老师应该把金佛山都走遍了吧?”记者追问。  “何
陈安全是个视力残疾的孤寡老人。  田昌银和曾万群,是对农村夫妇。  他们本是邻居,没有血缘关系,24年来,却成了血浓于水的家人。    邻居    1987年冬,荣昌县双河街道白玉社区,寒风凛冽。  北风呼啸着,掠过五保老人陈安全那破旧的小屋,窗户反复敲打,偶尔掉落几块瓦片,发出恐怖的破碎声。  59岁的陈安全,蜷缩在潮湿的被褥里,浑身发抖。陈安全从小就视力残疾,命运坎坷,离群索居。由于性格孤僻,
编辑同志:  您好!  我提笔写这封信时,心在滴血,小悦悦的影子始终在脑海里缠绕。  坐在电脑前,那一幕镜头反复地播放:七分钟内,小悦悦相继被两车碾压,而18名路人却视而不见。直到一名拾荒阿姨施以援手,小悦悦才被送往医院抢救,终因伤势过重而离世。  网络上,到处都是悼念小悦悦的声音:“天堂没有来来往往的车辆”,“愿天堂没有人心冷漠”……  一个年幼生命的离去,带给我们的是巨大的心灵震撼,也引发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