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扩大缩小,是指选项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的修饰成分或者表轻重程度的限制成分,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或程度或频率等随意扩大或缩小。这类设误陷阱的特点是,选项与原文初看似乎一致,但细比在个别地方却存在扩大缩小的问题。识别的方法是仔细比对,看选项的表述是否与原文一致。
请看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第1题C项:
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原文信息 ③段: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比对分析 从原文③段“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可知被认为是保守的只是“明初”而不是整个“明代社会”,范围扩大了。
再看2015年高考全国卷Ⅰ第1题A项:
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原文信息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比对分析 借贷、质、押、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在宋代以前就存在,而不是“……的产生”,只有“典”是在宋代才产生的信用形式。选项范围扩大了。
如何越过陷阱?只有一个笨办法:圈定范围后仔细比对。具体关注如下四点:
1. 关注表示范围的词语。表全部范围的有“全、都、凡、共、全部、所有、囊括、统统、一概”等,表数量多少的有“少数、部分、几个、大多、多数、大多数”等,表范围限定的有“只、仅仅、光”等,表频率高低的有“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例1 传统中国乡村,无论是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还是在乡村耆旧的心中,都充满了温情和诗意的祥和。(原题其他提示语省略,下同)
原文信息 传统的中国乡村,无论是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还是在乡村耆旧的心中,乡村更多的是充满温情和诗意的祥和。
比对分析 选项把原文“更多的是”换成了“都”,范围扩大了。
2. 关注表示程度的词语。如表程度高或深的有“很、挺、怪、更、最、太、非常、十分、特别、极其、尤其、通常、总是”等,表程度一般或适中的有“较、比较、一般”等,表程度轻的有“稍微、不大、有点儿、有些、有时、偶尔”等。
例2 我国的光伏发电技术十分成熟、可靠性高,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原文信息 值得欣慰的是,为鼓励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国家近年出台了一些关于发展新能源的政策,其中《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已公布实施,2013年更是加快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和相关基础能力建设的步伐,体现了国家政策对正在起步阶段的光伏发电技术研发的扶持和鼓励。
比对分析 原文说我国的光伏发电技术研发“正在起步阶段”,而选项却说我国的光伏发电技术“十分成熟、可靠性高”,程度夸大了。
3. 关注表示多项并举的词语。表范围对象多项并举的有“和、同、也、又、以及、另外、此外、还有”等。
例3 隋唐进士科考查诗赋和时务策,宋代常考的只有经义,诗赋只是间或入选的兼考科目。
原文信息 第一段:隋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唐承隋制,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而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唐高宗、武则天以后,进士科最为社会所重,参加进士科考试被认为是致身通显的重要途径。进士科以考诗赋为主,此外还考时务策等。
最后一段:宋代最初也以进士、明经等科取士。宋神宗时王安石建议废明经等科,只保留进士科。进士科不考诗赋而改试经义,此外仍考论策(后来也间或兼考诗赋)。礼部考试合格后,再由皇帝殿试复审,然后分五甲(五等)放榜,授予官职。
比对分析 从原文最后一段说宋代“进士科不考诗赋而改试经义,此外仍考论策(后来也间或兼考诗赋)”可知,宋代除常考经义,间或兼考诗赋外,常考的还有论策,选项后半句的多项并举时遗漏了一部分,范围缩小了。
4. 关注表示修饰对象的词语。要特别注意对对象修饰的词语(一般是定语),这些词语往往圈定了范围。比对时,要注意是否有扩大或缩小范围的表述。
例4 儒家的思想內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注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原文信息 即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比对分析 原文并没有就“孟子”“荀子”和“新儒家”各自的关注点做叙述,只是说“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由此可知“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是儒家的共同特点,而选项中的“都”“只”造成了范围缩小,只是描述了其中一部分。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汉学是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学问,历经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汉学,以及侧重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中国学”等几大阶段,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题目 根据原文内容,下述理解和分析是否正确?
汉学是中外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一门学问,其研究介绍者主要是欧美国家的学者。
答案 不正确。由原文“汉学是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学问”可知,汉学只是外国学者在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没有中国学者参与。故“中外学者”错,扩大了范围。
请看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第1题C项:
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原文信息 ③段: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比对分析 从原文③段“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可知被认为是保守的只是“明初”而不是整个“明代社会”,范围扩大了。
再看2015年高考全国卷Ⅰ第1题A项:
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原文信息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比对分析 借贷、质、押、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在宋代以前就存在,而不是“……的产生”,只有“典”是在宋代才产生的信用形式。选项范围扩大了。
如何越过陷阱?只有一个笨办法:圈定范围后仔细比对。具体关注如下四点:
1. 关注表示范围的词语。表全部范围的有“全、都、凡、共、全部、所有、囊括、统统、一概”等,表数量多少的有“少数、部分、几个、大多、多数、大多数”等,表范围限定的有“只、仅仅、光”等,表频率高低的有“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例1 传统中国乡村,无论是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还是在乡村耆旧的心中,都充满了温情和诗意的祥和。(原题其他提示语省略,下同)
原文信息 传统的中国乡村,无论是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还是在乡村耆旧的心中,乡村更多的是充满温情和诗意的祥和。
比对分析 选项把原文“更多的是”换成了“都”,范围扩大了。
2. 关注表示程度的词语。如表程度高或深的有“很、挺、怪、更、最、太、非常、十分、特别、极其、尤其、通常、总是”等,表程度一般或适中的有“较、比较、一般”等,表程度轻的有“稍微、不大、有点儿、有些、有时、偶尔”等。
例2 我国的光伏发电技术十分成熟、可靠性高,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原文信息 值得欣慰的是,为鼓励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国家近年出台了一些关于发展新能源的政策,其中《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已公布实施,2013年更是加快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和相关基础能力建设的步伐,体现了国家政策对正在起步阶段的光伏发电技术研发的扶持和鼓励。
比对分析 原文说我国的光伏发电技术研发“正在起步阶段”,而选项却说我国的光伏发电技术“十分成熟、可靠性高”,程度夸大了。
3. 关注表示多项并举的词语。表范围对象多项并举的有“和、同、也、又、以及、另外、此外、还有”等。
例3 隋唐进士科考查诗赋和时务策,宋代常考的只有经义,诗赋只是间或入选的兼考科目。
原文信息 第一段:隋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唐承隋制,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而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唐高宗、武则天以后,进士科最为社会所重,参加进士科考试被认为是致身通显的重要途径。进士科以考诗赋为主,此外还考时务策等。
最后一段:宋代最初也以进士、明经等科取士。宋神宗时王安石建议废明经等科,只保留进士科。进士科不考诗赋而改试经义,此外仍考论策(后来也间或兼考诗赋)。礼部考试合格后,再由皇帝殿试复审,然后分五甲(五等)放榜,授予官职。
比对分析 从原文最后一段说宋代“进士科不考诗赋而改试经义,此外仍考论策(后来也间或兼考诗赋)”可知,宋代除常考经义,间或兼考诗赋外,常考的还有论策,选项后半句的多项并举时遗漏了一部分,范围缩小了。
4. 关注表示修饰对象的词语。要特别注意对对象修饰的词语(一般是定语),这些词语往往圈定了范围。比对时,要注意是否有扩大或缩小范围的表述。
例4 儒家的思想內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注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原文信息 即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比对分析 原文并没有就“孟子”“荀子”和“新儒家”各自的关注点做叙述,只是说“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由此可知“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是儒家的共同特点,而选项中的“都”“只”造成了范围缩小,只是描述了其中一部分。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汉学是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学问,历经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汉学,以及侧重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中国学”等几大阶段,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题目 根据原文内容,下述理解和分析是否正确?
汉学是中外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一门学问,其研究介绍者主要是欧美国家的学者。
答案 不正确。由原文“汉学是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学问”可知,汉学只是外国学者在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没有中国学者参与。故“中外学者”错,扩大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