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作为一种理念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企业工会组织是党与职工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只有立足大局,放眼长远,用新的观念和新的思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才能使工会工作争取主动,增强活力,在推进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创新;工会工作;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122-02
一、工会工作具有创新意识是市场经济和企业改革的需要
1.工会工作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工会是劳动关系和社会经济矛盾的产物,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推进,引起了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劳动关系的市场化,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复杂化,决定了工会工作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没有创新精神,不主动地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势,走出工会组织原来的那种自我循环、自我欣赏的封闭圈,工会工作就无法实现与经济的同步发展。
2.工会工作创新是推进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快企业内部改革特别是与职工利益相关的劳动、人事、分配等改革,必将导致企业内部各种深层次问题的显现。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增强职工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引导职工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确保职工队伍的稳定,确保各项改革顺利进行,是对工会组织的一次重大挑战。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工会工作的创新意识
创新的含义《辞海》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另一种是指创造性,新意。这两种解释是相互并列的关系,没有高低前后之分。笔者认为,创新就是紧扣实践创造新的规律、突出新的特点、总结新的亮点、推动新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全国总工会要求各级工会“大力推进工会理论、体制和工作创新”。新时期的工会工作,覆盖了社会政治的各个领域,只有坚持创新,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承担的职责任务。
1.充分认识创新是工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会工作要实现创新,特别是工会理论的创新,是事物客观发展的必然和规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新形势赋予工会工作的重要课题,是做好新历史条件下工会工作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2.清醒认识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工会如何进一步认识创新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迎难而上,进一步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进一步解决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科学发展的措施,促进工运事业大发展,推动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是摆在各级工会组织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3.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创新意识。工会要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真正树立敢于创新,敢担风险,敢于负责的态度,打破惯性的束缚,解决新问题,实现新跨越。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和新要求,坚持用新的眼光审视工作,用新的理念谋划发展,大胆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和经验的束缚。要善于把上级的方针、决策与工会实际结合起来,把实施决策的原则性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统一起来,努力在结合中出思路、出新招、出实效。
回顾工会工作发展的过程,无论是在工作思路、工作方针、工作方式上,还是在理论、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创新上,都始终是一个解放思想不断前进的过程,都始终是一个实践、探索、总结、推进的过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必须要针对不适应、不符合的诸多问题,努力对创新理念实践突破,转化为创新的成果。
三、创新工会工作的方法
1.创新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只有不断创新思路,才能保持工会工作始终居于主动地位。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工会干部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结合全市实际,确立“跳出工会、认识工会;走出工会、发展工会;立足工会、建设工会”的主导思想,强化时间意识、开拓意识、绩效意识、服务意识,积极探索“服务中心、突出维权、搞活自身、强化基层”的工作途径,积极寻找破解工运事业改革发展的办法,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工运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创新理念。理念是一种方针,或者说是一种战略构想。要彻底改变过去落后颓废的思维理念,坚持“组织为本、职工为本”的理念,在建立健全组织上创新发展,在维权服务上深化拓展等。努力在“四种”能力上提高,做到“四个善于”。即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提高协调领导能力,善于提出方法思路;提高落实推动能力,善于引领带动全局;提高总结归纳能力,善于典型示范推动等。
3.创新工作方法。力求在工作方法上把握“四个定位”。即:思维定位必须着眼于大局;工作定位必须着眼于适应;职责定位必须着眼于维护;服务定位必须着眼于职工。通过“四个定位”,一切有利于工会工作发展的方式和方法都要大胆的去试,大胆的去闯,从而进一步提高各级工会组织围绕大局做好工作的自觉性,把党的要求与工会工作的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总之,要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创新的思想投身工会工作,就能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事业上取得新成绩,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天华.工会工作如何创新发展.东北之窗[ J].2013-04-15.
[2]王洪章.创新是工会工作不竭的动力.工人日报[N].2010-01-05.
[3]创新是工会工作不竭的动力.中国工会新闻--人民网.2010.
[4]姜士杰.在实践中努力提高工会工作科学化水平.工人日报[N].2011-05-03.
[5]张建林.浅谈新时期如何搞好工会工作.白银日报[N].2011-10-08.
关键词:创新;工会工作;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122-02
一、工会工作具有创新意识是市场经济和企业改革的需要
1.工会工作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工会是劳动关系和社会经济矛盾的产物,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推进,引起了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劳动关系的市场化,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复杂化,决定了工会工作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没有创新精神,不主动地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势,走出工会组织原来的那种自我循环、自我欣赏的封闭圈,工会工作就无法实现与经济的同步发展。
2.工会工作创新是推进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快企业内部改革特别是与职工利益相关的劳动、人事、分配等改革,必将导致企业内部各种深层次问题的显现。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增强职工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引导职工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确保职工队伍的稳定,确保各项改革顺利进行,是对工会组织的一次重大挑战。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工会工作的创新意识
创新的含义《辞海》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另一种是指创造性,新意。这两种解释是相互并列的关系,没有高低前后之分。笔者认为,创新就是紧扣实践创造新的规律、突出新的特点、总结新的亮点、推动新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全国总工会要求各级工会“大力推进工会理论、体制和工作创新”。新时期的工会工作,覆盖了社会政治的各个领域,只有坚持创新,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承担的职责任务。
1.充分认识创新是工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会工作要实现创新,特别是工会理论的创新,是事物客观发展的必然和规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新形势赋予工会工作的重要课题,是做好新历史条件下工会工作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2.清醒认识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工会如何进一步认识创新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迎难而上,进一步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进一步解决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科学发展的措施,促进工运事业大发展,推动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是摆在各级工会组织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3.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创新意识。工会要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真正树立敢于创新,敢担风险,敢于负责的态度,打破惯性的束缚,解决新问题,实现新跨越。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和新要求,坚持用新的眼光审视工作,用新的理念谋划发展,大胆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和经验的束缚。要善于把上级的方针、决策与工会实际结合起来,把实施决策的原则性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统一起来,努力在结合中出思路、出新招、出实效。
回顾工会工作发展的过程,无论是在工作思路、工作方针、工作方式上,还是在理论、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创新上,都始终是一个解放思想不断前进的过程,都始终是一个实践、探索、总结、推进的过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必须要针对不适应、不符合的诸多问题,努力对创新理念实践突破,转化为创新的成果。
三、创新工会工作的方法
1.创新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只有不断创新思路,才能保持工会工作始终居于主动地位。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工会干部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结合全市实际,确立“跳出工会、认识工会;走出工会、发展工会;立足工会、建设工会”的主导思想,强化时间意识、开拓意识、绩效意识、服务意识,积极探索“服务中心、突出维权、搞活自身、强化基层”的工作途径,积极寻找破解工运事业改革发展的办法,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工运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创新理念。理念是一种方针,或者说是一种战略构想。要彻底改变过去落后颓废的思维理念,坚持“组织为本、职工为本”的理念,在建立健全组织上创新发展,在维权服务上深化拓展等。努力在“四种”能力上提高,做到“四个善于”。即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提高协调领导能力,善于提出方法思路;提高落实推动能力,善于引领带动全局;提高总结归纳能力,善于典型示范推动等。
3.创新工作方法。力求在工作方法上把握“四个定位”。即:思维定位必须着眼于大局;工作定位必须着眼于适应;职责定位必须着眼于维护;服务定位必须着眼于职工。通过“四个定位”,一切有利于工会工作发展的方式和方法都要大胆的去试,大胆的去闯,从而进一步提高各级工会组织围绕大局做好工作的自觉性,把党的要求与工会工作的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总之,要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创新的思想投身工会工作,就能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事业上取得新成绩,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天华.工会工作如何创新发展.东北之窗[ J].2013-04-15.
[2]王洪章.创新是工会工作不竭的动力.工人日报[N].2010-01-05.
[3]创新是工会工作不竭的动力.中国工会新闻--人民网.2010.
[4]姜士杰.在实践中努力提高工会工作科学化水平.工人日报[N].2011-05-03.
[5]张建林.浅谈新时期如何搞好工会工作.白银日报[N].201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