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2月,蔡笑晚在全国悄然走红。他把自己的6个孩子培养成5位美国名校博士和一位硕士,被誉为“博士之父”,而且资助并辅导了10多个因家境贫寒而失学的孩子,也都让他们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
近日,笔者专门采访了蔡笑晚,听他讲述了自己的教子之道——
自己求学一波三折,
重视孩子早期智力开发
蔡笑晚从小热爱读书,考上重点高中后,因为政审不合格,被学校除名了。年轻的蔡笑晚开始自学,用一年的时间把高中的课程全部修完,并参加了当年的高考。然而家庭出身好似一道铜墙铁壁,再一次阻断了他的求学路。于是他进小学当了一名老师,并因工作优异被评为先进个人。在学校的推荐下,蔡笑晚终于凭借三门科目满分的成绩被当时的杭州大学物理系录取,圆了自己的读书梦。后来由于家境困难,蔡笑晚不得不从杭大退学,一边跟人学医,一边继续自学。
蔡笑晚作为父亲的事业就这样拉开了序幕。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现在的“笑晚”,寓意不能在青春年少时开怀畅笑,就要让自己笑在最晚,笑得最好!
因为自己的理想没有实现,所以他想把自己的智慧、知识、追求延续到下一代身上,转化为下一代的发展优势。蔡笑晚的妻子叫谢小湘,自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她就放弃工作机会,自觉坚守母亲岗位,全力支持和配合丈夫对孩子进行培养教育,是“蔡家奇迹”的创造者之一。
蔡笑晚说,因为自己没有成材,追赶时间的紧迫感很强,所以长子一出生他就开始进行早期教育。蔡笑晚在孩子3岁以前实施的教育主要依靠数字,这与很多人主张的语言教育有所不同。儿子还在襁褓中的时候,蔡笑晚就用手指在他的下巴上划一下,嘴里念“1”,或是拍着他的小手有节奏地数数。8个多月时,老大天文就能按顺序念出1~5;1岁多就能认识1~10的阿拉伯数字,然后是中文数字和大写数字。
一般的家长只从一教到十,但是蔡笑晚一直教他们念到千位数,让他们对大数字也很熟悉。等到他们会写的时候再教加减乘除法,因为有了大数字的基础,多位数的运算就便利一些了。一年级学生最多就是进行两位数的运算,但他的孩子在上学之前就会算四位数的加法了。
曾经有从事教育的朋友反对蔡笑晚的数学训练方法,并向他介绍了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教育要与儿童各个阶段的身心发展相一致,不能超前,也不要错过最佳教育时间。但蔡笑晚坚持自己对“最佳教育时间”的判断。孩子们两岁半后,他开始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训练,不久就惊奇地发现,即使在幼儿阶段,孩子也具备进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且教得越多学得越快,根本不存在卢梭认为的“理性睡眠问题”。
也许正是幼年阶段开始的数学训练,给老大天文埋藏下了强大的数学因子,为他日后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蔡笑晚说,他对自己的资质没有怀疑,对子女的资质也从不怀疑,而且他觉得天底下所有孩子的智力,如果不是先天存在什么疾病,都不会相差很大,关键就看早期教育的开发。
孩子们一过3岁,蔡笑晚的育才策略里又增加了一项立志教育。他坚信,从小立大志的孩子不会满足于现状,取得成绩后,还有更上一层楼的决心和气魄。
鼓励孩子从小立大志,
长大干大事
蔡笑晚刚行医的那几年,全家人住在农村一间租来的百年老屋里,楼下是店堂,楼上是一家八口的卧室兼书房。每天清晨,他在楼下拉起二胡,孩子们就陆陆续续地起床,接着他又打开广播,调到播放英语和日语节目的频道。孩子们每天听,渐渐对外语产生了兴趣。等到夜幕降临后,全家人围坐在灯下,蔡笑晚看专业书,孩子们读课本。这样的生活模式在他们家一直延续了很多年。
蔡笑晚经常鼓励孩子从小立大志,长大干大事,他觉得这特别重要。
蔡笑晚说:“所谓‘从小立志’,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胸襟、气度和魄力,引发孩子对伟大、高尚的追求和向往,让孩子从小严格要求自己,以古今优秀人物为榜样编织自己童年的梦。一个没有经过好好立志的人,不管智力、意志、品德多好,都不可能有大成就。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人才智不错却沦为平庸,因为他们做事达到一定高度后就满足了。而一个从小立大志的孩子,对任何事都不满足于现状,总有追求更高境界的欲望,这样的人不成功于此,必成功于彼。
“对胸无大志的人来说,大学是求学的终点,但是,对于一个有志献身科学事业的人来说,大学只是人生事业的起点。我的孩子大学期间都没放松,大儿子读大学期间,制订了全面的自学计划,考上上海交大研究生;二儿子读的是中科大少年班,第一学年成绩是班里最后一名,但他有目标,加上努力,很快后来居上。”
有了志向,孩子就容易做出正确的选择。大儿子蔡天文硕士毕业后到上海模具技术研究所工作。上班不到一个月,他就写信说:“现在每天早8点上班晚5点下班,只是消磨时间,这不是我十几年寒窗苦苦追求的目的。”尽管他的工作令人羡慕,但不是他理想的归宿。后来天文参加了托福考试,以全额奖学金到美国留学,4年后拿到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并在数学、统计学研究上取得很多成就。试想一下,如果他当初满足于大学毕业找个好工作,人生将完全是另外的样子。
培养自信很重要。有一首民谣是:三十三天天外天,白云里面出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神仙本是凡人做”的思想成为蔡笑晚培养孩子自信的重要内容。他经常对孩子们说,长大了读博士。这使得孩子们从小就认为博士是肯定可以得到的东西,“博士本是凡人做”的思想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了。
有人说,人生最无法弥补的一种损失,就是不知道可以通过一种明确的方法使普通人发展出充分的自信!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受到母亲无限宠爱的人,一辈子都保持着征服者的感情。”用爱去培养孩子的自信,让孩子保持征服者的状态,是蔡笑晚30多年家教最重要的经验之一。父母不能因为孩子的一时失误或过错而做出过激的反应,这样会伤了他的自尊和自信。自尊和自信一旦失去,就难以挽回。
近日,笔者专门采访了蔡笑晚,听他讲述了自己的教子之道——
自己求学一波三折,
重视孩子早期智力开发
蔡笑晚从小热爱读书,考上重点高中后,因为政审不合格,被学校除名了。年轻的蔡笑晚开始自学,用一年的时间把高中的课程全部修完,并参加了当年的高考。然而家庭出身好似一道铜墙铁壁,再一次阻断了他的求学路。于是他进小学当了一名老师,并因工作优异被评为先进个人。在学校的推荐下,蔡笑晚终于凭借三门科目满分的成绩被当时的杭州大学物理系录取,圆了自己的读书梦。后来由于家境困难,蔡笑晚不得不从杭大退学,一边跟人学医,一边继续自学。
蔡笑晚作为父亲的事业就这样拉开了序幕。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现在的“笑晚”,寓意不能在青春年少时开怀畅笑,就要让自己笑在最晚,笑得最好!
因为自己的理想没有实现,所以他想把自己的智慧、知识、追求延续到下一代身上,转化为下一代的发展优势。蔡笑晚的妻子叫谢小湘,自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她就放弃工作机会,自觉坚守母亲岗位,全力支持和配合丈夫对孩子进行培养教育,是“蔡家奇迹”的创造者之一。
蔡笑晚说,因为自己没有成材,追赶时间的紧迫感很强,所以长子一出生他就开始进行早期教育。蔡笑晚在孩子3岁以前实施的教育主要依靠数字,这与很多人主张的语言教育有所不同。儿子还在襁褓中的时候,蔡笑晚就用手指在他的下巴上划一下,嘴里念“1”,或是拍着他的小手有节奏地数数。8个多月时,老大天文就能按顺序念出1~5;1岁多就能认识1~10的阿拉伯数字,然后是中文数字和大写数字。
一般的家长只从一教到十,但是蔡笑晚一直教他们念到千位数,让他们对大数字也很熟悉。等到他们会写的时候再教加减乘除法,因为有了大数字的基础,多位数的运算就便利一些了。一年级学生最多就是进行两位数的运算,但他的孩子在上学之前就会算四位数的加法了。
曾经有从事教育的朋友反对蔡笑晚的数学训练方法,并向他介绍了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教育要与儿童各个阶段的身心发展相一致,不能超前,也不要错过最佳教育时间。但蔡笑晚坚持自己对“最佳教育时间”的判断。孩子们两岁半后,他开始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训练,不久就惊奇地发现,即使在幼儿阶段,孩子也具备进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且教得越多学得越快,根本不存在卢梭认为的“理性睡眠问题”。
也许正是幼年阶段开始的数学训练,给老大天文埋藏下了强大的数学因子,为他日后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蔡笑晚说,他对自己的资质没有怀疑,对子女的资质也从不怀疑,而且他觉得天底下所有孩子的智力,如果不是先天存在什么疾病,都不会相差很大,关键就看早期教育的开发。
孩子们一过3岁,蔡笑晚的育才策略里又增加了一项立志教育。他坚信,从小立大志的孩子不会满足于现状,取得成绩后,还有更上一层楼的决心和气魄。
鼓励孩子从小立大志,
长大干大事
蔡笑晚刚行医的那几年,全家人住在农村一间租来的百年老屋里,楼下是店堂,楼上是一家八口的卧室兼书房。每天清晨,他在楼下拉起二胡,孩子们就陆陆续续地起床,接着他又打开广播,调到播放英语和日语节目的频道。孩子们每天听,渐渐对外语产生了兴趣。等到夜幕降临后,全家人围坐在灯下,蔡笑晚看专业书,孩子们读课本。这样的生活模式在他们家一直延续了很多年。
蔡笑晚经常鼓励孩子从小立大志,长大干大事,他觉得这特别重要。
蔡笑晚说:“所谓‘从小立志’,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胸襟、气度和魄力,引发孩子对伟大、高尚的追求和向往,让孩子从小严格要求自己,以古今优秀人物为榜样编织自己童年的梦。一个没有经过好好立志的人,不管智力、意志、品德多好,都不可能有大成就。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人才智不错却沦为平庸,因为他们做事达到一定高度后就满足了。而一个从小立大志的孩子,对任何事都不满足于现状,总有追求更高境界的欲望,这样的人不成功于此,必成功于彼。
“对胸无大志的人来说,大学是求学的终点,但是,对于一个有志献身科学事业的人来说,大学只是人生事业的起点。我的孩子大学期间都没放松,大儿子读大学期间,制订了全面的自学计划,考上上海交大研究生;二儿子读的是中科大少年班,第一学年成绩是班里最后一名,但他有目标,加上努力,很快后来居上。”
有了志向,孩子就容易做出正确的选择。大儿子蔡天文硕士毕业后到上海模具技术研究所工作。上班不到一个月,他就写信说:“现在每天早8点上班晚5点下班,只是消磨时间,这不是我十几年寒窗苦苦追求的目的。”尽管他的工作令人羡慕,但不是他理想的归宿。后来天文参加了托福考试,以全额奖学金到美国留学,4年后拿到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并在数学、统计学研究上取得很多成就。试想一下,如果他当初满足于大学毕业找个好工作,人生将完全是另外的样子。
培养自信很重要。有一首民谣是:三十三天天外天,白云里面出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神仙本是凡人做”的思想成为蔡笑晚培养孩子自信的重要内容。他经常对孩子们说,长大了读博士。这使得孩子们从小就认为博士是肯定可以得到的东西,“博士本是凡人做”的思想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了。
有人说,人生最无法弥补的一种损失,就是不知道可以通过一种明确的方法使普通人发展出充分的自信!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受到母亲无限宠爱的人,一辈子都保持着征服者的感情。”用爱去培养孩子的自信,让孩子保持征服者的状态,是蔡笑晚30多年家教最重要的经验之一。父母不能因为孩子的一时失误或过错而做出过激的反应,这样会伤了他的自尊和自信。自尊和自信一旦失去,就难以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