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天津到唐山,再拼车到遵化,顺道赶往马兰峪,就已临近中午,终于到达清东陵景区门前;但在这正月初二天寒地冻的日子,景区基本上看不到游人,似乎只有我一个人在买票,门票152元。
进了大门,还需经过百来米走廊;从极暖之地三亚来到这燕山一带的山区中,天空不时飘着冻雨,刮着冷风,空气潮湿,幸好在三亚就已备好了手套,基本上还适应。到核心景点需乘坐景区电瓶车,车上一名司机一名服务人员,乘客就我一个。一会就来到了石牌坊前,电瓶车停了下来让我拍两张照片。
因为路面冻滑,交通情况有点糟糕,我看到一辆越野车跨过高台冲上了牌坊前的高台,另一辆轿车似乎为避让这辆车,侧滑进了路边的水溝,卡在沟里不能动弹;再往前走,又碰到两辆面包车撞得头破血流,其中一辆的前排空间都被挤没了……但这石牌坊已明显让人感觉到了皇家气派,高达十二余米,五进大门,宽三十多米,十一个楼檐;这牌坊为国内目前最宽阔的牌坊,底座蟠龙瑞兽的石雕极是精致生动,楼檐也都仿照宫庭建筑的木构组合,整体烘托出凝重氛围,让人即刻心生敬畏。
在此心情烘托下,再往皇陵深处挺进,宽阔而漫长的神道,似乎在有意拉长“孤家寡人”与平民之间的距离。这条神道共6公里长,为孝陵神道,就是大清入驻北京紫禁城的首位君主——顺治帝陵寝的神道,构成了整个清东陵的中轴线。没多远,就到得裕陵圣德神功碑亭,即乾隆的碑亭了,为重檐歇山式建筑,体量庞大;碑亭广场的四角设有四个华表,粗硕高耸,各自立在须弥座上,雕刻精美,富有气势。
接下来,穿过孝陵神道的一对望柱,就是两侧的18对石像,其中文臣3对、武将3对、站卧的马匹、站坐的麒麟、站卧的大象、站卧的骆驼等各一对,两两相峙,守卫着幽远的皇陵。然后就进入了大红门,经过七拱桥;因为急着赶路,只能走马观花,本来预计回程时走回来,但那么多景区走下来,后来就再没有时间沿神道步行返回了。
电瓶车就在核心景区的停车场停着,这里还有直接去遵化的车,说是到两点多就会停运,但我最终也没能赶上这车。顺着指路牌,往右侧即可到达裕陵,即乾隆皇帝的陵墓。
清东陵被称为“地下的紫禁城”,其中埋葬着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共五位大清皇帝,其次就是大量的皇后、嫔妃、公主等陵墓。但说起清东陵,很多人最先想到的还是慈禧,因为其地宫被军阀孙殿英炸开并盗掘;其实同时被盗的还有乾隆的裕陵,这个享有崇高声望的大清前期皇帝,其陵寝的名声却已赶不上晚清一个胡作非为的子孙辈媳妇……
慈禧享殿中梁栋构架、墙上壁画、以及大柱上的雕龙描凤,均显得极为精致,栩栩生风,工艺极是精湛,连乾隆皇帝的享殿也无法与之比拟,而且经盗掘之后还保存完美。
清东陵背依昌瑞山,处在一个吉祥的幽谷中,前方有护龙池,两侧有护龙河,风水极佳。为了保护皇陵,当时的大清王朝专门从八旗中调派一支满族人在这一带居住,作为传统的守陵人;今天,清东陵一带便有了好几个满族乡。
清朝灭亡后,守陵人失去了皇粮供应,陵区地带开始有了垦荒,陵区慢慢遭遇侵蚀,大量修整的古松林遭遇盗伐,面貌大改。上世纪二十年代,军阀孙殿英动用军队盗掘东陵,炸开了慈禧和乾隆两个最显赫的陵墓;后来在四十年代末又遭遇盗掘,以致景区中各陵寝无一不遭受破坏,打开了好些地宫,值钱的东西被洗劫一空。
还好,有了这些固定的建筑和整体的形样格局,让我们能领略到中世纪的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皇陵面貌,近距离撩开其神秘面纱。
天色晦暗,不时飘着雨丝;从慈禧陵中出来,穿过空旷的神道,参观了文物展馆中的皇族生活用品,回到停车场已是下午三点,去遵化的车已全部开走;冻雨冷风中,工作人员将我送出景区大门,还得走上三里路才来到交通主道边拦车到遵化,再坐大巴到唐山,换乘动车到得天津,已经是晚上九点了。
进了大门,还需经过百来米走廊;从极暖之地三亚来到这燕山一带的山区中,天空不时飘着冻雨,刮着冷风,空气潮湿,幸好在三亚就已备好了手套,基本上还适应。到核心景点需乘坐景区电瓶车,车上一名司机一名服务人员,乘客就我一个。一会就来到了石牌坊前,电瓶车停了下来让我拍两张照片。
因为路面冻滑,交通情况有点糟糕,我看到一辆越野车跨过高台冲上了牌坊前的高台,另一辆轿车似乎为避让这辆车,侧滑进了路边的水溝,卡在沟里不能动弹;再往前走,又碰到两辆面包车撞得头破血流,其中一辆的前排空间都被挤没了……但这石牌坊已明显让人感觉到了皇家气派,高达十二余米,五进大门,宽三十多米,十一个楼檐;这牌坊为国内目前最宽阔的牌坊,底座蟠龙瑞兽的石雕极是精致生动,楼檐也都仿照宫庭建筑的木构组合,整体烘托出凝重氛围,让人即刻心生敬畏。
在此心情烘托下,再往皇陵深处挺进,宽阔而漫长的神道,似乎在有意拉长“孤家寡人”与平民之间的距离。这条神道共6公里长,为孝陵神道,就是大清入驻北京紫禁城的首位君主——顺治帝陵寝的神道,构成了整个清东陵的中轴线。没多远,就到得裕陵圣德神功碑亭,即乾隆的碑亭了,为重檐歇山式建筑,体量庞大;碑亭广场的四角设有四个华表,粗硕高耸,各自立在须弥座上,雕刻精美,富有气势。
接下来,穿过孝陵神道的一对望柱,就是两侧的18对石像,其中文臣3对、武将3对、站卧的马匹、站坐的麒麟、站卧的大象、站卧的骆驼等各一对,两两相峙,守卫着幽远的皇陵。然后就进入了大红门,经过七拱桥;因为急着赶路,只能走马观花,本来预计回程时走回来,但那么多景区走下来,后来就再没有时间沿神道步行返回了。
电瓶车就在核心景区的停车场停着,这里还有直接去遵化的车,说是到两点多就会停运,但我最终也没能赶上这车。顺着指路牌,往右侧即可到达裕陵,即乾隆皇帝的陵墓。
清东陵被称为“地下的紫禁城”,其中埋葬着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共五位大清皇帝,其次就是大量的皇后、嫔妃、公主等陵墓。但说起清东陵,很多人最先想到的还是慈禧,因为其地宫被军阀孙殿英炸开并盗掘;其实同时被盗的还有乾隆的裕陵,这个享有崇高声望的大清前期皇帝,其陵寝的名声却已赶不上晚清一个胡作非为的子孙辈媳妇……

慈禧享殿中梁栋构架、墙上壁画、以及大柱上的雕龙描凤,均显得极为精致,栩栩生风,工艺极是精湛,连乾隆皇帝的享殿也无法与之比拟,而且经盗掘之后还保存完美。
清东陵背依昌瑞山,处在一个吉祥的幽谷中,前方有护龙池,两侧有护龙河,风水极佳。为了保护皇陵,当时的大清王朝专门从八旗中调派一支满族人在这一带居住,作为传统的守陵人;今天,清东陵一带便有了好几个满族乡。
清朝灭亡后,守陵人失去了皇粮供应,陵区地带开始有了垦荒,陵区慢慢遭遇侵蚀,大量修整的古松林遭遇盗伐,面貌大改。上世纪二十年代,军阀孙殿英动用军队盗掘东陵,炸开了慈禧和乾隆两个最显赫的陵墓;后来在四十年代末又遭遇盗掘,以致景区中各陵寝无一不遭受破坏,打开了好些地宫,值钱的东西被洗劫一空。
还好,有了这些固定的建筑和整体的形样格局,让我们能领略到中世纪的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皇陵面貌,近距离撩开其神秘面纱。
天色晦暗,不时飘着雨丝;从慈禧陵中出来,穿过空旷的神道,参观了文物展馆中的皇族生活用品,回到停车场已是下午三点,去遵化的车已全部开走;冻雨冷风中,工作人员将我送出景区大门,还得走上三里路才来到交通主道边拦车到遵化,再坐大巴到唐山,换乘动车到得天津,已经是晚上九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