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640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往今来,对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论述不胜枚举。中国先秦时期的荀子曾提出“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将教师的角色提到与天地、先祖及君主并列的高度;高尔基认为“世界上最美好的职业就是做一个人民教师”;捷克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夸美纽斯提到,“太阳底下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高尚的了”;进入中国现代社会,人们把教师视为“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这些熟悉的名言背后,隐藏着对教师的期望,对教师的要求,也意味着教师应该承担起人们期望的各种角色。从有关教师角色研究及人们普遍认同的教师角色来看,教师一般具有如下几个角色特征:社会的楷模、家长的代理人、学生的朋友及知己、严格的管理者、知识的传授者和心理辅导者的角色。
  同时,作为普通家庭中的一员,教师也要承担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为人夫为人妻的角色。正是由于教师在学校和家庭之间肩负着多重角色,身陷“角色丛”中,教师职业角色间冲突也就在所难免。这种冲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在学校中作为家长代理人与在家中充当父母的角色冲突
  
  教师在学校里被学生、家长视为家长的代理人,学生希望从教师那里得到的只是情同父母般的慈爱温暖,即从教师那里寻求一种安全感和深切关注。而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一般是包办一切的,承担着为人父母的角色,因此,显示家长制作风是被家人、社会普遍接受的。同时,父母及子女也没有这种严格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这样就缺少了作为教师所应具有的威严,再也不用担心因说错了话、做错了事而有损形象或伤了学生的自尊,而能放下架子同子女变成无拘无束、无话不谈的社会生活中的真正的朋友。由此可见,同在家庭中相比,教师在学校中既要小心翼翼地扮演父母温暖与关怀的角色,又要扮演一般父母所不具备的作为管理者的角色。作为管理者就意味着教师应具有一定的权威,师生间是以“公务情感”为基础的朋友,因此,教师不能过于热衷扮演朋友角色而失去教师的理智与原则。这样才能做好管理者的角色,这种角色冲突常常使教师陷入两难的境地。
  同时,教师在家庭中同子女之间的爱与在学校中与学生之间的爱也有不相容的成分。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爱是相互的,父母给予子女之爱自不必说,子女也会在日常生活中的举手投足间折射出对父母之爱的回报。而在学校中,教师所给予的是一种泛爱、博爱,是一种无差别的爱,否则,就有学生认为教师偏心而给今后的管理、教学工作带来不便。即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关心爱护学生,也被大多数学生及家长认为这是教师应该做的,因为他们是楷模、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理所当然就应多付出,这是他们的职责。
  
  二、爱的异化
  
  如果对报刊媒体稍加关注,就可以见到许多这样的报道。如河北省滦南县教育局举办的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上教师的个人先进事迹报告,无一例外地都谈到对学生之爱与对家人之爱的冲突。
  全国优秀教师夏宝海在其报告中说,父亲在北京住院治疗两个月,一直是年迈多病的母亲服侍,他没有去陪父亲一天。为了学生,患病在床的父母很难见到他的身影,学生占据了他的全部身心;为了学生,无暇顾及怀孕的妻子;为了学生,没有陪过妻子到商场购物。他把精力百分之百地用于神圣的讲台,百分之百地奉献给他的学生。凡此事例不胜枚举,一方是学校,一方是家庭;一方是学生,一方是父母、爱人、子女。在“社会楷模”、“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蜡烛”的光环的照耀下,教师们选择了学校、学生,而抛开了家庭、父母、爱人、子女,“把精力百分之百地用于神圣的讲台,百分之百地奉献给了学生”,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教师称号”,但这样能与“家庭成员”的角色相配吗?在父母、爱人、子女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却没有承担起为人子女、为人爱人、为人父母的角色,抛开了亲情、爱情,这还是真正的“社会人”吗?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崇公抑私”的尚公主义一直在社会伦理中处于主导地位,从而使人们认为人的“德性”要以牺牲个人利益、个人情感为代价。但在这种道德准则逐渐被人淡忘的今天,在教师行业却仍然兴盛,连关心家人这种作为一个正常人的基本的情感也要受压抑。这种思想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爱的异化”。
  
  三、时间上的冲突
  
  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在拥有家庭,享受家人的给予的时候,也应理所当然地在八小时工作时间之外承担起作为家庭成员所应承担的角色,即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但实际情况如何?一位普通教师李运妹是这样自述的:工作以来,几乎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白天干不完的活,晚上带到家里,把家庭琐事、儿子的成长与学习辅导的任务都交给了丈夫。每天晚上不少于3小时坐在电脑旁进行设计、查阅、整理资料,农村学校大都是寄宿制的学生,每天从学生早上起床到晚上就寝都要关心,有时还怕学生晚上上网,半夜里还要去查寝室。
  其他职业者在下班后感受工作紧张之余的轻松,享受家庭生活的天伦之乐,放松心情;而教师在八小时工作时间之外却不能结束工作,晚上要备课、批阅作业、家访、辅导学生、检查学生就寝,班主任的任务更重,从学生的生活到学习,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时时关注班级里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无所不包。“两眼一睁,忙到熄灯”,这是大部分教师的真实写照。上文提到的夏宝海老师就说,多少个寒来暑往,总是顽强地战斗在教学第一线,没有请过一天的病假,有的是一天要工作16小时的工作记录。由此可见,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在时间上的冲突是教师的工作性质、工作特点决定的,这种冲突也是不可调和的。
  
  四、经济上的冲突
  
  学校中的教师,也是家庭中主要的劳动力,是家庭经济来源的主要承担者,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为了让家人及自己生活得更好一些,努力提高家庭收入,这也是教师在家庭中承担这一角色时应尽的义务。
  由于历史及现实的种种原因,我国教师的待遇至今仍然很低,难以令人满意。在收入本来就很低的情况下,地方上克扣或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这样教师的生活就陷于更艰难的境地。很多教师不管生活多么艰苦,甚至辛酸,还是尽力维持着教师的尊严、体面与魅力,但教师的种种困扰是现实存在的。一些教师便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节假日等业余时间从事第二职业,这些行为在其他行业可能是被认可的,但由于你是教师,你就要做“孺子牛”,必须只能吃草而挤出来的一定要是奶;也因为你是教师,只能默默无闻、淡泊名利、任劳任怨、甘于清贫。上至教育部,下至地方,纷纷出台措施禁止教师从事第二职业。这只是因为职业角色赋予你是教师,这就使你在家庭处在贫困的境况下却面临无能为力的尴尬,其间的冲突也是显而易见的。
  而在美国,如路易斯安那州,对教师外出从事工作及活动的条件是:一是教师被人邀请到校外从事某项工作或活动必须让学校知晓;二是教师在校外工作以不影响校内工作为前提。如果这两个条件都满足,教师在校外从事第二职业就不被禁止。
  教师职业角色间冲突的产生源于“角色丛”中的不同角色含有不相容的成分。由前所述可知,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及家庭活动中要扮演很多不同的角色,多个角色常常同时为他提出不同的角色期望,从而带来教师行为上、心理上的矛盾和冲突。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矛盾和冲突,其原因首先在于社会对教师职业的理想化要求,社会对教师期望过高,教师往往难以适应角色要求,在自身角色的期望与被期望中,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之间的冲突理所当然地显现出来。
  其次,来自教师的心理压力,一方面,社会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要应付各种考试、考查,这些给教师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加快,对教师的职业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而教师难以在短期内适应这种改革的步伐,这是导致教师心理压力的另一个原因。正是这种种心理压力,使他们不得不疲于奔命、努力工作,而无暇顾及家庭,不能很好担负起家庭角色。
  由此可见,教师所面临的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实质上是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环境与个性的交融与摩擦的结果,是各种综合因素的产物。当然,这些冲突在促进教师敬业爱岗、努力工作的同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非常明显的,它不仅影响到教师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自身进一步的发展,也影响到家庭和谐甚至社会进步,因此应该予以更多关注。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修订实施,是2006年度中国教育的一件大事。其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促使我国教育的均衡化发展“以法律的形式为基础教育明确方向和奠定基础”,将对我国义务教育的整体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伴随新法的实施,全国各地纷纷在教育均衡化方面出台了各类政策和举措,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激动之余也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县级教研部门在当前教育均衡化的大背景下,在不过重加大教研员
好友在电话里高兴地告诉我——她辞职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实在是找不到她辞职的理由。  她是中外合资企业的“骨灰级”白领,专业对口、工作轻松,最重要的是薪水不低、福利不薄,一年还有十天年休假,让她可以毫无顾忌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工作,她竟然说辞就辞了,为什么啊?  她说辞职是因为想要远离办公室的一个女同事。这位女同事长得漂亮,身材很好,刚到公司报到的时候,赚足了
“爱跳舞的洋葱妹子”魏巧玲,顺应“互联网 ”的潮流趋势,投身电商创业创新热潮,迅速成长为巾帼致富“领头雁”;  “80后”女青年张巧荣返乡创业,她的初心是教农民干、帮农民赚,用学到的本事带领村里的姐妹一起致富;  “日光温室产业带头人”祁菊梅,面对困难没有退缩,大胆创新寻找产业发展新路子,撑起巾帼致富“半边天”。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一批有新思路、新理念的巾帼新农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她们
许多患者患了精神病多年却不知道,求医常常走错门,他们仍然在内科、中医科、康复科等兜兜转转而耽误了治疗。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林勇强提醒,一旦出现某些症状或疾病反复发作却又查不出病因时,不妨看看精神科。每天如厕20多次求医无数  林勇强曾经接收过一位41岁的女性患者李女士,这位患者一天要上20多次厕所,但每次尿量都不多,跑遍了各大小医院的妇科和泌尿科,做了一系列检查却一直没有查出病因,越治病情越
经常会有人对这些问题感到困惑:“我工作很勤奋,为什么却成了令领导头疼的员工?”“我的业绩和他的差不多,为什么晋升的人是他而不是我?”“为什么我做了这么多,领导还是看不见我的努力。”答案很简单,就是你不善于向领导汇报工作。  那些不会汇报的员工大致分为3种情况:一是工作完成的效果不佳,怕领导知道;二是认为汇报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三是工作做得不错,但确实不善于汇报工作,或害怕和领导沟通。  其实,把工作
案 情  陈雁与甄文涛(均为化名)原是一对夫妻,二人2007年3月生有一男孩,取名甄峰峰。2013年10月,二人因感情不和协议离婚,甄峰峰由女方抚养,男方每月支付400元抚养费。离婚后,陈雁带着儿子回到老家,后与王某再婚。2014年初,为了让年满7周岁的儿子就近上学,在未与前夫商议下,陈雁将儿子更名为王峰峰。甄文涛得知后非常生气,多次要求将儿子改回原姓,未果,一纸诉状将陈雁告上法庭。  在甄文涛看
五年前,我和宋渤大学毕业之际分手。  转过年去,情人节那天,我照常搭乘地铁回家。地铁里依然有男孩女孩十指相扣,相看两不厌的样子。而那天他们手里多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娇艳欲滴的玫瑰。我把目光收回来,我拿出手机,很想发短信给宋渤,半天手机屏幕上出现了三个字“你好吗”,想了想,又一个个删掉。缘来缘去  手机就是那天掉在地铁里的。手机里大部分都是业务电话,本来客户就不多……我的心情顿时烦躁起来。借了别人的手
备课从哪里开始?上了20年课,总为这事踌躇。  事务不多时,备讲读课文先看教材,再看教参,后看练习册。备非讲读课文先看教参或扫一两眼课文,再看练习册。可是,忙碌开来,有多少眼光留给讲读课文?实在少得可怜。有大块时间,偶有兴致,上网查阅、翻看期刊与教案集,急学急用,真假名师教案多少指引我们向前进。偶遇好文章好教案,匆匆速读,静不下心追寻作者思路,惶论读一本名家著作。  一年又一年,备课的起点模糊了,
对《娘道》最大的槽点,是说它三观不正,宣扬“生儿子是女人最大的价值”,过度表现男尊女卑,歌颂女人的花式跪姿等封建糟粕。  事实上,人们批评《娘道》不是因为它表现了封建糟粕,而是它把封建糟粕的毒瘤描绘成了鲜花;用所谓的娘道覆盖了女性的所有价值;把对女性的压榨和女性的愚昧包装成了伟大的付出。生儿子才是王道,女人地位卑贱的确是那个时代实际存在的弊病,可是,《娘道》里没有批判,却是歌颂。  女主瑛娘的各种
壹 老婆來了  一大早,爱琴搭公交车去上班。车上很拥挤,她手抓扶手,站在靠门的位置,旁边有座位的两个中年男人悠闲地交谈着。  A:“我现在天天穿着棉衣睡觉。”  B:“没暖气吗?”  A:“每天半夜就给停了。”  B:“那还不把你个瘦子给冻死!”  A:“哈哈,不过,昨晚很暖。”  B:“暖气来了?  A:“没有,老婆来啦!”  周围顿时笑声一片。贰 假牙  单位开年会,表演节目环节,感冒声音沙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