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正理解孩子的大人——小林宗作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_o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林宗作,这位巴学园的校长先生,“他的头发已经有些稀疏,前面的牙齿有的脱落了,但脸上的气色非常好。他的个子不算高,不过肩膀和胳膊都很结实,黑色的三件套西装已经旧得有些走了形,但穿在他的身上却显着非常整齐”。正是这样一位其貌不扬的校长先生,听小豆豆把自己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娓娓道来。足足四个小时,校长先生“边听边笑着,点着头,有时候还问‘后来呢'”。在这四个小时的一笑一点头间,我感受到了一位校长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尊重。
其他文献
工作在美丽的校园中,我们老师和学生每天都根据校园铃声安排上课和休息。但是,铃声时常失效。我们往往会遇到一种现象,就是在平时的教学巡查当中,或者在学生的教学信息反馈中
阅读与写作关系紧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每一位语文老师的教学追求。为此,笔者尝试在阅读指导过程中探索出一套有效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可从四方面着手:  一、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教授《詹天佑》这篇课文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再从中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或语句谈谈读后感受。笔者发现,学生通过对文章进行一番独立品
作为教师,站在讲台,不知不觉,我已走过了23个春秋。现细想起来,有许多我觉得很幸福的事情。现让我抽几件来晒晒吧。  一  周六上午,打开电脑,挂上QQ,发现我的头像不停地在闪动。点击一看,一名Q名叫“黑马”的Q友要加我为好友,回复信息:老师,还记得那碗鸡蛋面吗?一声问候,勾起了我23年前的回忆。  那时我刚踏上三尺讲台不久,任教初一(3)班的数学课。班上有个叫L的小男孩,数学成绩不理想。于是,我就
清晰地记得工作的第一年,同样是在这样的讲台上,我跟新同事们一起分享了我的故事:我讲述了教书是我从孩童时就有的梦想,我上大学所学的所有东西都是为了有朝一日我能自信地成功地站在讲台上并最终赢得所有学生的喜爱,讲述了我大学里的班主任,讲他如何用他毕生教书育人的经验告诉过我的一句话——师者父母心。  我的班主任徐正良老师,湖南省沅江人,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大学四年,他将我们每个人都当作自己的儿女看待,他
教是为了不教。一节“问答”课,让我真正了解这句话的含义。  这是五年级的一节课,“Read and Write”,内容是关于电话交谈。备课时我考虑了很久,设计了许多操练方法,但这些方法都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能不能有新的突破呢?给学生一种崭新的感觉!直到上课的那一天我仍没有灵感,心情有点低落。  师生问候之后,我直接进入主题:Today we will learn “ Read and Write”
我曾有幸成为“国培计划”初中语文示范班学员,参加为期半个月的国家级集中培训。在培训中,我们聆听了名家刘永康、王建华、王荣生、王成林、李卫东、李镇西、王君等老师的讲座,不仅更新了教育理念,也对他们在语文教学方面苦心改革的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他们的讲座理论前瞻,见解精辟,分析深刻,每次讲座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是一次精神和文化的盛宴。我常想这些“名家”为何能让我们这些基层的教师如此佩服呢?和他们相比,我
深圳市坪山新区坑梓中心小学是一所公办全日制完全小学,地处深圳市东部,隶属深圳“新动力之城、未来之城”——坪山新区,毗邻深圳大工业区,现为全国集邮示范学校、 Pings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