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汉文化差异看英汉习语翻译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l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习语反映了一個民族的环境和社会文化,体现了不同民族的价值取向和民族信仰,体现了一个民族长期的劳动成果。因此,翻译习语就相当于翻译一个民族的文化,为了能够把习语翻译的尽善尽美,需要充分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环境,思维方式,宗教信仰以及民风民俗,只有这样才能把习语翻译的更具有民族气息。在翻译的过程中,也要善于运用一些翻译技巧,才能更好的帮助翻译者进行翻译。
  【关键词】习语;文化差异;翻译方法
  【作者简介】郭卉青,晋中学院外国语学院。
  习语是一种语言的精华,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和信仰。因此在翻译习语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当地的民俗和文化等因素。在对习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两个民族文化的差别,可以反映出民族与民族之间在地理,文化习俗,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因为民族文化所存在的差异,所以在将英语中的习语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会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就给翻译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在对每个民族的习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要充分考量这些方面的影响,本文将针对习语翻译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种翻译的方法来供大家学习和探讨。
  一、英汉习语里存在的文化差异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载体,而习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每个民族的习语反映了当地民族的特色,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最重要的东西。因此有许多翻译家在翻译的时候会着重对于当地的习语进行翻译,通过对习语的翻译,可以让中国人更好地学习外国的文化,了解外国的民族风情以及文化的历史悠久,让更多的中国人去学习其他国家优秀的东西,可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此,对于国外的习语也不能全面肯定,也应当取其中的优秀的东西进行学习,而舍弃那些糟粕的内容。经过笔者的不断实验与探究得出了以下几种结论,来推断出可能导致习语在翻译的过程中存在问题。
  1.生活环境。由于每个民族所身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导致每个民族所得出的文化也不同,因此每个民族的俗语都能体现出当地文化的特点,所以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生活环境对于习语在翻译过程中的影响。例如,许多西方国家都属于海洋文化,所以这些国家在文化方面都崇尚海洋文明,有很多的习语都于海洋相关,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大都是处于陆地,所以导致两个民族的文化存在差异。例如,“make fish.of one and flesh of another”是厚此薄彼的意思,“If you swear you will catch no fish”,意思是如果只是咒骂的话,就不会解决问题,“sail against the wind”是逆风而行的意思。“have an oar in everyman’s boat”意思是多管闲事。而在中国的习语中,在不会出现这些与海洋有关的,如果出现的话,也几乎是很少,但是在西方国家,这些是很普遍的。中国由于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所以在春天的时候雨比较少,所以会有一句“春雨贵如油”的习语,这主要是说中国在春天的时候会有很多的雨,由于少,所以显的雨水特别可贵。还有“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句诗,因为在中国二月的时候会有很多的风,所以用在这里既形容春天多风的气候,也形容在春天的时候,柳叶发芽了,通过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
  2.风俗习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狗一般被视为是一种不好的动物,而在西方却奉为是一种忠诚的动物。这主要是由于两国在文化上存在差异,在中国,狗被看成是一种卑微的动物,不受重视,而在西方则认为狗是一种忠诚的,老实的,被认为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而由于两国的风俗习惯不同,所以在习语上也会出现差异。比如在中国有很多说狗不好的俗语。例如“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狗眼看人低”、“猪狗不如”……诸如此类的的骂狗的俗语还有很多,但是在西方国家,狗却被视为是一种高级动物,如“Barking dog seldombite”意思是会叫的狗不咬人,这主要是说,虽然表面看起来很害怕,但是其实上却很善良。“dog does not eat dogs”意思是狗不会咬狗,延伸出来的意思是指外国人的文化中,同类是不会相互残杀的,外国人只会相互爱护,相互珍惜在这形容外国人之间的关系友好。
  3.历史典故。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由于历史文化不同,所以导致习俗不同。而事实上许多俗语都产生于历史,这些俗语主要来源于历史故事,或是历史文献等。例如从“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身在曹营心在汉”,“三顾茅庐”……诸如此类的成语吸鱼等都有很多是来自历史的,而且都有很深刻的意义。而在西方国家中,也有许多跟历史相关的习语,例如,“An apple of discord”这在洗浴来自于希腊故事是由于一个苹果而引发的战争,“Greek gift”也是来源于希腊神话,它主要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的意思,因为在当时特洛伊人把战马作为礼物送给了希腊人,而牧马里就藏有许多的士兵,所以导致希腊战败。这里也有一个黄鼠狼给鸡拜年的习语,“When the fox preaches, take care of your geese”。每个俗语背后都隐藏着一定的历史故事,所以也为了能够将习语翻译的更好,每个俗语背后都隐藏着一定的历史故事,所以也为了能够将习语翻译的更好,必须要了解西方的历史文化。
  二、基于文化差异的英汉习语翻译的方法
  翻译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可能会因为对当地的文化不了解,而在翻译的过程中产生错误。也可能会因为对当地的风俗了解有误,导致翻译出来的内容与实际含义大相径庭。翻译的重要一步是要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了解当地的民族风情,这是翻译习语的重要组成部分。王佐良曾经说过,要想当一个好的翻译者,必须要当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只有对当地的文化有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做好翻译这项工作。因为翻译不仅仅是将表面意思翻译出来,更是要将习语与背后的真正意义翻译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中国人去学习外国人的优秀文化,才能将文化学习的更加透彻。   习语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精华,為了能够更好的学习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通过学习当地的习语来进行。因此需要对当地的习语进行翻译,才能被更多的中国人所能学习,借鉴。为了能够翻译得更加具体,准确,也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在翻译的过程中有许多的方法是可以遵循的。因此。笔者提出了以下的几种翻译方法,供大家参考。
  1.直译法。直译法指的是将英语直接地翻译成汉语,不采用任何的形式,也不加任何修饰,将英语中的单词直接翻译成汉语。例如,“When the cat away,the mice will play”意思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Nothing seek,nothing find”意思是无所求,无所获,你不去寻找什么,你也就不能收获什么。“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通过这句话意思就可想而知了一张图片就相当于1000句话。“Take your friends close and your enemies closer”意思是离你的朋友要近一点儿,更要亲近你的敌人。
  2.意译法。意译法指的是不按照原文一字一句的翻译出来,而是在了解习语的大意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别的话说出来。例如,“Never look the gift horse in the mouth”从字面意思上看是不要看马的嘴里的东西,而从内在意义上可以翻译成不要挑剔别人送给你的礼物。“Nothing brave nothing have”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意思,从字面意义上可以看出是如果你不勇敢,你就不会获得东西。“None but a wise man can enjoy the leisure time”从表面意义上看,是一个聪明的人,懂得享受空闲的时间,而它实际的意义是只有聪明的人才懂得利用好空闲时间,延伸出来,就是只有聪明的人才会利用好一切时间去学习。
  3.音译意译结合法。在一些民族文化中会有一些特有的人名,地名,国家名或者是其他事物的名字是不能翻译出来的,所以在翻译习语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音译,译相结合的方式。例如“Ming Dynasty”明朝的意思,这个短语就采用了音译和意义相结合的方式。再如,“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正是采用了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式,翻译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种例子还有很多,以下就不一一列举了。
  4.注意习语中的隐含意义。在汉语和英语中,由于地方差异,可能在翻译过程中会出现很大的笑话。例如“rain cats and dogs”意思是倾盆大雨,并不是天上下小狗和小猫。如果有的人对这一情况不了解的话,很可能会翻译错误。“cry wolf”事发假警报的意思,而并不是对着狼哭。“horse of another color”是另外一回事儿的意思,并不是指另一种颜色的马。这些习语和单词,表面上看着和语义有相同的地方,其实意义大有不同。
  总而言之,在对西方的习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文化环境,地理环境以及宗教信仰等等,通过对上文的探讨,可以发现,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对某个习语产生错误的理解。而且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一定的翻译技巧,例如直译法,意译法,以及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以上的翻译方法,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的进行翻译。
  参考文献:
  [1]周苏菡.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30(23):167-169.
  [2]唐秀梅.试议英汉习语文化差异与翻译方法[J].广东蚕业,2017, 51(12):47.
  [3]翟宁宁.文化差异与英汉习语翻译[J].戏剧之家,2017(07):287.
  [4]张严心.谈文化差异背景下的英汉习语翻译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6(S1):1-3.
其他文献
【摘要】为实现大学英语教学创新,本文以“互联网 教育”为指导理念,结合“翻转课堂”及混合式教学模式积极探索英语教学的新理念、新形式。总体来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创新机遇与挑战并存,期待具体的创新实践能够帮助该课程适应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学科发展的专业化需求和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创新;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思政  【Abstract】In order to i
【摘要】素质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小学英语教学除了要传授学生英语知识和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外,还需要对学生抗挫能力进行培养。本文将简单分析在英语学习中培养小学生抗挫能力的必要性,并就相应培养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抗挫能力;英语学习  【作者简介】玉妍, 南宁市景华学校。  所谓抗挫能力,是指面对困境和挫折并摆脱困境、克服挫折的能力。人的成长往往会伴
【摘要】本文根据阅读和语篇分析的相关知识,然后提出关于这一理论的应用是否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假设,最后通过实验教学来检验假设。从而证实运用语篇分析法进行阅读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关键词】语篇教学;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升  【作者简介】张喜艳,北京通州区西集中学。  语篇分析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模式被应用于我校初二的学生。这种方法把课文当作一个整体,要求学生从语
【摘要】跨文化适应是指参与者在新环境中发生转变,并养成适当、有效交际能力的过程。随着“一带一路”沿线项目的不断推进,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数量持续增长,对其跨文化适应性研究也就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浙江理工大学30名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调查研究,了解影响他们跨文化有效交际的因素。调查发现语言障碍和习俗差异极大影响着留学生在华适应性。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跨
【摘要】高中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读后续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本文对读后续写、“文体互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文体互动”教学策略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文体互动”教学策略的有效应用策略,以供借鑒。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教学策略;文体互动;读后续写  【作者简介】林亚真,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当前,读后续写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现阶段
【摘要】“看易写”原则对于应用文体翻译教学有重大指导意义,而外宣文本是应用文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看易写”原则对可以直接应用于外宣翻译教学。  【关键词】“看易写”;外宣翻译教学;中外交流  【作者简介】王闻(1983-),男,湖北宜昌人,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2021年三峡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外宣翻译实务》(项目编号:WGYKC202103)
【摘要】近几年来,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一直被广泛地关注着,国家对于英语教学的投入是很大的,但是还是一直存在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是全国教育系统英语教学效果的集中体现,所以研究它的影响因素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问题因素进行分析,方便为大学英语质量的构建打下基础。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正在进行着一轮新的改革,要想适应这种高等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英语阅读的教育方法,也有很多的专家学者对任务型阅读进行了指导,但是目前很多初中英语教师并不理解任务型阅读的真正内涵,因此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目前的初中英语现状和任务型阅读的教学如何开展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文可以对初中英语教师同仁在英语教学上产生帮助。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英语阅读;初中英语  【作者简介】郭允允,山东省枣庄市薛城舜耕中学。  一
【摘要】从生本教学理念入手开展初中英语教学是对新课改教学目标的探索性实践,它既关注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素养的提升,也关注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积极性以及参与兴趣。因此从生本教育理念入手,不仅可以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还能过使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有效提升,因此从生本教学理念入手进行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研究是值得尝试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生本理念;教学策略  一、生本教学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渗透的可行性
【摘要】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促进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成绩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Oxford语言学习量表对大学新生学习英语策略使用状况分析,发现许多学生在中学阶段便已经掌握了不同的学习策略,使用策略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有着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语言学习;Oxford语言学习量表;学习动机  前言  由于大学新生刚从高中阶段迈入大学学习,他们其实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思考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并实行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