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届美国血液病年会研究热点报道——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peng4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CD20单克隆抗体、B细胞受体(BCR)信号通路抑制剂、Bcl-2抑制剂等新药的出现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治疗提供了更多安全有效的选择,我们就第55届美国血液学年会(ASH)CLL治疗相关进展作一介绍.一、化学免疫治疗德国CLL工作组(GCLLSG)的CLL10试验比较了氟达拉滨、环磷酰胺联合利妥昔单抗(FCR方案)与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BR方案)在初治“适合(fit)”CLL患者中的作用.547例可评估的患者中(FCR组274例,BR组273例),两组的总反应率(ORR)相似(均为97.8%),FCR组完全缓解(CR)率较高(47.4%对38.1%),FCR组和BR组外周血微小残留病(MRD)阴性(<10-4)患者分别占71.7%、66.7%。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对教育事业关注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创新性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开始渗透到各阶段的教育工作中。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中,部分家长、教师会采用严厉训斥学生的教育方式。而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和家长应采取更加民主、更加理性的教育手段,对学生实施教育指导。赏识教育应运而生。然而,赏识教育并不是一味夸奖,教师和家长需要把控好赏识的尺度。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目前认为,BCR-ABL融合基因的编码产物导致酪氨酸激酶(TK)活性失控,诱导细胞恶性转化和增殖是CML的发病机制.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自1998年开始应用并在2001、2002年先后获得FDA、SFDA批准以来,CML的治疗模式及疗效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期刊
目的 探讨PET-CT在霍奇金淋巴瘤(HL)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初治HL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在一线治疗前、治疗中期或者治疗后接受氟脱氧葡萄糖F18(18F-FDG)PET-CT检查,采用SPSS 13.0软件对患者生存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一线接受ABVD(多柔比星+博来霉素+长春新碱+氮烯咪胺)或BEACOPP(博来霉素+依托泊苷+多柔比星+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甲基苄肼+泼
制订适合我国国情的临床疾病诊治指南具有重要意义.好的诊治指南用于指导和规范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诊疗行为,使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务工作者在日常医疗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利于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医疗工作质量.我国既往制订的疾病诊治指南通常是参考和借鉴国外权威指南,而我国医学工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很少得到体现,其主要原因是我们缺乏循证级别高的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期刊
【摘要】在现代高中教育教学中,各学科教育工作者都需重点推进核心素养教学任务,侧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以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为例,该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创新能力及社会责任。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如何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活动,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教学对策 
目的 探讨20(S)-人参皂苷Rg3[简称20(S)-Rg3]体外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增殖及其自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以MM细胞系U266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20(S)-Rg3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VEGF水平;Westem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8和9的表达.结果 2
一般认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出血症状与血小板减少及纤维蛋白原(Fg)减少有关,临床上对于应用肝素抗纤维蛋白溶解(纤溶)存在争议,为了研究肝素对APL早期出血是否有积极意义,我们对98例初治中低危APL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儿童难治性血细胞减少(RCC)和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A)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特征,为更好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两种疾病患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130例RCC或AAA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骨髓活检病理特征.结果 130例患儿中78例(60.0%)为RCC,52例(40.0%)为AAA.RCC组患儿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
研究表明,20%~ 30%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表达BCR-ABL癌基因产物,这种癌基因产物是由费城染色体(Ph)的t(9;22)染色体易位所致,Ph染色体阳性(Ph+)已经成为ALL重要的独立预后因素[1].Ph+ALL对传统化疗效果欠佳,完全缓解(CR)率低,并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部分患者在CR后1年内复发,整体预后差,中位生存时间仅8个月,总生存率约为10%。
期刊
目的 探讨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甲基化诱导静止基因(TMS1)甲基化程度及三氧化二砷(As2O3)对其甲基化状态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K562细胞经不同浓度As2O3处理48 h,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As2O3处理前后K562细胞TMS1基因甲基化程度;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As2O3处理前后K562细胞TMS1 mRNA及蛋白表达,We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