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教育条例》视角下融合教育政策法规的特点、问题与建议

来源 :现代特殊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21wu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合教育是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从政策学的视角审视,融合教育的制度建设应当以《残疾人教育条例》为核心,衔接一系列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建构融合教育内涵,实现融合教育从理想到现实的跨越,转变权利救济的传统模式,促进残疾人从学校融合走向社会融合。但融合教育的政策法规同时又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如对法律主体的纳入范围、融合教育教师培养、绩效考核、编制设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等内容的进一步细化和规范等。应对这些挑战,将进一步促进我国融合教育政策法规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选取《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颁布以来有代表性的8份重要政策文件,就其中有关学前融合教育内容,展开了横向X政策工具维度(权威工具、激励工具、能力建设工具、系统变革工具和劝告工具)和纵向Y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维度(教育供给、教育监管、教育评估)的二维分析,探究了我国学前融合教育政策工具选择特点及其优化路径。研究发现:我国学前融合教育政策工具选择呈现全面性和多样性,但组合配置有待进
该文对北海市区白话和广州话的音系进行了较全面的描述,并对声、韵、调做了比较分析,从而揭示出两者不同之处,取得相关结论。此研究结果可给粤方言研究、粤语教学提供参考。
目的:从现代文献中整理归纳胃食管反流病用药规律和特点,以期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对文献记载的356个医案进行药物频次、分类、性味及高频药物聚类、关联规则分析,挖掘该病用药及配伍规律。结果:本次研究纳入药方356个,中药276味,发现半夏、甘草、黄连、柴胡、陈皮、吴茱萸等在处方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前十位的中药分类中补虚药、理气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累积使用频率超过60%;五味中苦、辛、甘最常用;四气
医疗废弃物的安全高效处理是医疗行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一。本文分析成都市目前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流程并发现医疗废弃物回收分类不明确、运输过程中存在风险、医疗废弃物的未规范化处理、各主体间缺乏信息交流反馈等问题,基于现有回收处理流程提出强化政府监管部门的执行力度和加入信息化平台的优化措施。加强各参与主体之间的联系、增强政府部门监管力度;信息平台的加入使得信息实时更新,物流运输安全高效,数据透明。优化后的医
初步构建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体系是“十四五”期间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作为融合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学前融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关乎每一个儿童尤其是特殊儿童的可持续发展,是推进特殊教育质量提升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涵盖了完备的政策法律支撑、有意义的保教实践、实用的支持体系、有尊严的包容环境四个方面。确定积极且明确的政策导向、构建完备而灵活的支持体系、建设德才兼备的学前融合团队、形成乐
<正>近年来,随着教育公平与儿童权利保护的推进,“融合教育”的概念应运而生。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的一种教育理念,指通过不同程度的教育设计与调整,使残障儿童1顺利进入普通班进行无差异学习[1]。在融合教育模式下,残障儿童具有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与普通儿童接触,这不仅有利于残障儿童摆脱封闭的自我空间状态,扩大与同伴交往的情感空间,逐渐适应并进入正常社会,同时还有利于普通儿童接纳残障儿童,共同营造和谐的生活
期刊
以高纯度La2O3、MgO、SrCO3、CeO2和Ta2O5为原材料,采用多步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了Sr3La3Ce7Ta2O26.5和Mg3La3Ce7Ta2O26.5氧化物,研究了其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热物理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氧化物具有单一焦绿石结构,其显微组织致密,晶界清晰,元素种类和原子比与化学式基本一致;Sr3La3Ce7Ta2O26.5的热膨胀系数大于Mg3La3Ce7Ta2O26
近年来,手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浪潮中崭露锋芒,并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当代都市中的热门话题。无论是从概念还是实践上来看,手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之间都有不少交集,它以其自身的特征与优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的传承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但它的弊端也同样值得我们关注。文章首先指出手作个性化、简易性、体验性、装饰性四大特征,再结合四大特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手作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利与弊,最后提出
从一种颜色在艺术史上的运用情况来探究整个人类发展史,从中发现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审美意识的变迁、绘画史的不断建构与解构,群青色串联起了不断向前推进的历史进程。色彩作为构成绘画的基本元素之一,被艺术家赋予其独特的情绪和风格,观众及艺术研究人员在研究色彩时可以结合多种学科角度,心理学、光学、认知学等都可以作为研究色彩的一个切入点,这些研究丰富了色彩研究领域内容。本文主要论述群青色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如
普通教育教师是融合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也是关乎融合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角色。本研究以普通小学两名教师为个案,从教师改变理论视角分析其向融合教育行动者转变的过程及动因。依据教师在转变中凸显的心理、行为特征,将其划分为触发期、准备期、行动期、瓶颈期四个时期。推动教师转变的动力源分为学校内部和学校外部动力,具体包括家长及家长组织,特殊教育专家,学校领导与教师自身。最后,本研究围绕支持教师转变,实现融合教育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