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半胱氨酸吡非尼酮辅助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效果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

来源 :中国药物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t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发生在肺部的进行性、纤维化性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胸廓扩张、Velcro音等症状体征,肺部病理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肺纤维化,且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表达水平较高,MMP可诱导炎性细胞的聚集,进一步加重肺组织病变,故应积极采取治疗措施。临床在平喘、化痰、吸氧等基础治疗上,用泼尼松改善肺纤维化,其为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具有抗炎、免疫抑制作用,但泼尼松治疗的靶点有限,改善肺纤维化的效果欠佳,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未有效缓解[1]。
其他文献
目前脊柱内镜手术已经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标准术式。国内外大多数脊柱专业中心均已开展此项技术。Yeung[1]于1991年最早报道经皮脊柱内镜腰椎椎间盘切除术(PELD)使其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全新开端。近年来脊柱内镜器械不断完善,内镜手术技术日趋提高,使脊柱内镜发展到可以治疗各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在此基础上,国内学者开展了脊柱内镜治疗伴椎管内骨化的腰椎疾病,并将腰椎管内骨化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分型报道[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两者互相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病情转归,并进一步升高患者的死亡风险。据不完全统计,冠心病患者合并房颤者约占15.0%,30%房颤患者合并冠心病[1]。此时合并房颤患者血栓事件、心脑血管风险明显升高,早期抗凝治疗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虽然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其临床症状得以改善,但为了预防介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患者术后需要接受抗凝药物,减少血栓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2]。一直以来,抗凝、
网络时代,教师利用新媒体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基于职教云和QQ群分屏直播课堂简单易学,被应用到各职业学校的教学实践中。职教云加直播课堂,突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文章分析了职教云和QQ群分屏直播课堂的建立过程,并对教学实践进行了思考,为今后直播课堂的发展提供参考。
[摘 要]学习资源是社区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数字化学习资源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有效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文章从有效构建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生态系统的角度,阐述了协调共建的措施,为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构建提供建设思路。   [关键词]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协同共建;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21)03-005
在信息化时代,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平台是各地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突破了对学习的许多限制,体现出社区教育的诸多功能。文章以湘潭乐学社区平台为例,对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进行了实践探索。
为解决竞技状态下运动员三维姿态现场测量的需求,利用非接触式摄像测量方法和为冬季体育运动项目量身打造的专用观测设备,采集了8名跳台滑雪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原始数据.通过深度学习的改进方法识别与定位运动员关节点的三维信息,进而开展了运动员姿态测量与动作分析研究,获得了起跳阶段运动员的起跳速度对飞行距离的影响及主要关节夹角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起跳速度是影响飞行距离的重要因素,同时获得了起跳到飞行初始阶段
断指是指手指连续性遭到破坏产生断离,在临床中多由暴力产生[1]。而手指旋转撕脱离断伤断作为断指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会导致手段周围的皮肤、肌腱、血管和神经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2]。有研究表明[3],手指旋转撕脱离断伤断曾经作为断指再植的禁忌证,这主要是因为断指修复后患者断指血运差、神经恢复慢,并且术后易发生血管危象,因此过去手术治疗较少。但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指旋转撕脱离断伤断已不再是断指再植的禁忌证,治疗成功率也得到了一个质的提升[4]。有研究表明[5],手指旋转撕脱离断伤断患者应用显微外科再植
肺癌主要指的是发生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多发于60岁以上老年群体,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肺癌发病率持续上升[1]。肺癌发病率、死亡率高,既往研究发现肺癌的发生与吸烟、空气污染以及遗传因素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2]。早期肺癌可采用手术的方式将肿瘤病灶切除以遏制肿瘤细胞扩散、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疗效得到了医学界的一致认可。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是一类严重的颈部病变,亚洲人群相对于欧美人群发病率较高,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发病机制是由于骨化的后纵韧带压迫脊髓从而产生一系列的椎管压迫症状[1,2]。根据骨化的后纵韧带形态,Tsukimato[3]首次提出将OPLL分为四型,对于OPLL分型与患者症状及预后的关系未见报道,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临汾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8年3月诊断为颈椎OPLL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2例,术前对纳入患者进行临床分型,术后对各分型定期随访,综合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以期应用于临床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常见的一种血液系统出血性疾病,常见于女性,其由于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导致外周血循环中血小板数量减少,减少到一定程度可引发出血,轻者皮肤出血,严重者导致内脏出血、颅内出血而死亡[1]。糖皮质激素是治疗ITP的主要药物,其可以改善毛细血管脆性,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向外周血的释放,有效治疗ITP,但长期服用可引起向心性肥胖、血糖、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2]。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的药物,能够与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受体结合,促进巨核细胞的增殖分裂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