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是后人了解前人和世界发展变化规律的重要途径,对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新课程改革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重大挑战,中学历史教学目前并不完全乐观,还存在不少缺陷。本文主要从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出发,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出路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现状 出路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98-02
在当今时代,通过历史教学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同时能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我国的历史教学从初中就已经开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中学历史教学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革,虽然取得了较大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与思考的问题。在探讨中学历史教学出路前,我们首先应对其教学现状有一定了解。
一、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现状
1.各级地方学校对中学历史教学不够重视
虽然目前各级中学地方学校都开设有历史教学,也对历史教学改革有所相应,但由于应试教育长期的影响,很多学校对中学历史仍然认为历史只是副科,对其教学不够重视。在师资方面,很多学校历史教学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存在由主科或其他科教师兼任历史教学的现象,一些教师由于不具备专业历史素养,教学难以把握重点和难点,致使教学效果不高。
2.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方法仍然单一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很多时候对教师的主导地位过于重视,即使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仍然有不少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方法上习惯性地按部就班。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方式,往往导致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和教材,难以真正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意识,使其仍然停留在死记硬背的落后学习阶段。
3.忽视历史教学与现实的结合,偏机械化、教条化
我国中国历史教学目前普遍存在与社会现实脱节的情况,直接隔断了历史教学与现实和大众的联系。中学历史教学所教授的很多内容都与社会偏离太远,几乎没有任何时代气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局限于历史领域,从不引入其他学科话题,所用资料大多来自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仅仅为历史而历史,这种机械化、教条化的教学不仅将历史教“死”了,也无法发挥历史教学对学生其他方面的促进作用。
4.中学历史教学情感教育普遍缺失
中学历史教学仍然比较传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重视,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等情感方面的培养,导致本身具有十分丰富的情感内涵的历史学科在教学中反而普遍缺失情感教育,丧失了其人文学科所特有的生命情感和人文关怀,使历史教育和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变得固化、缺乏个性。
二、中学历史教学出路建议
1.加强对中学历史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要改变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现状,首先各级地方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加强对中学历史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历史是一门重要的社会学科,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除了要改革不合时宜的教材内容及教师教学方法外,必须更新观念,强化对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视程度。根据时代和学科发展的要求,加大历史教学投入。比如,在人才引进方面,学校除了引进语文、数学等主科老师,还应重视对历史教师的引进,对历史教学环境加以改善,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更具有发挥性的空间和舞台;对适合中学历史学科发展的中考改革之路积极探索,不断推动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
2.通过多媒体技术等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在时代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历史教学方法,跟上新时期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的要求的步伐。中学历史教育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积极丰富,多媒体技术是当前教学领域中普遍推崇的一种教学手段,其结合了视、听等各种元素,能够为传统的历史课堂注入更多活力,使学生对历史有更直观和更鲜活的感受,将历史知识形成地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历史知识和技能掌握能力的快速提高。教师也可以在课后实施一些历史课题调查,让学生在亲自参与和资料查找中撰写历史小报告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真实感受和认知。同时可以在课堂中进行历史角色扮演或组织课堂论辩等,使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价值有更真切地感受,深化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此外,学校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游览当地历史名胜景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亲近感。
3.拓宽历史教学渠道,使历史教学更具立体性、丰满性
针对中学历史教学与现实严重脱离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历史教学渠道加以拓宽,使历史教学更加立体和丰满。历史知识并非知识一些方块汉字,也不是机械化的符号,而是符号背后所蕴含的对当前社会和自身发展有用的深刻意义。教师可以对相关历史影像资料、历史地图、文物资料等充分利用,对鲜活的历史场景进行再现,为学生营造更加丰富和逼真的历史课堂氛围。比如,在对美国南北战争讲述时,可以引入世界著名文学作品《飘》,也可以为学生播放电影《乱世佳人》片段,使学生通过其他领域加深对历史的感悟。也可以在历史知识中加入当前热点事件,将历史知识融入社会和现实大课堂中,拓宽学生历史学习思维等。
4.加强对学生情感教育,带领学生真正融入历史
情感教育是中学历史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内心和情感变化,将学生从情感上真正带入历史事件中,比如在讲述《西安事变》时,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角色扮演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寻求解决之道,这种亲身体验不仅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能加深学生对当时一些历史政策的理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古语言,“读史可以明智”,可见历史学习的重要性。面对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现状,我国各级地方学校应立足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寻求解决之路,使历史教学能够真正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敏.探析新课改下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J].学周刊,2012,12(25):35-37.
[2]白前静.浅析阻碍中学历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解决对策[J].沧桑,2011,2(02):70-71.
[3]金海峰.搞好中学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J].学周刊,2012,8(16):58-59.
[4]盛殿春.情感教育让历史教学妙趣横生[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1,4(04):114-116.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现状 出路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98-02
在当今时代,通过历史教学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同时能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我国的历史教学从初中就已经开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中学历史教学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革,虽然取得了较大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与思考的问题。在探讨中学历史教学出路前,我们首先应对其教学现状有一定了解。
一、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现状
1.各级地方学校对中学历史教学不够重视
虽然目前各级中学地方学校都开设有历史教学,也对历史教学改革有所相应,但由于应试教育长期的影响,很多学校对中学历史仍然认为历史只是副科,对其教学不够重视。在师资方面,很多学校历史教学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存在由主科或其他科教师兼任历史教学的现象,一些教师由于不具备专业历史素养,教学难以把握重点和难点,致使教学效果不高。
2.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方法仍然单一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很多时候对教师的主导地位过于重视,即使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仍然有不少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方法上习惯性地按部就班。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方式,往往导致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和教材,难以真正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意识,使其仍然停留在死记硬背的落后学习阶段。
3.忽视历史教学与现实的结合,偏机械化、教条化
我国中国历史教学目前普遍存在与社会现实脱节的情况,直接隔断了历史教学与现实和大众的联系。中学历史教学所教授的很多内容都与社会偏离太远,几乎没有任何时代气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局限于历史领域,从不引入其他学科话题,所用资料大多来自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仅仅为历史而历史,这种机械化、教条化的教学不仅将历史教“死”了,也无法发挥历史教学对学生其他方面的促进作用。
4.中学历史教学情感教育普遍缺失
中学历史教学仍然比较传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重视,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等情感方面的培养,导致本身具有十分丰富的情感内涵的历史学科在教学中反而普遍缺失情感教育,丧失了其人文学科所特有的生命情感和人文关怀,使历史教育和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变得固化、缺乏个性。
二、中学历史教学出路建议
1.加强对中学历史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要改变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现状,首先各级地方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加强对中学历史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历史是一门重要的社会学科,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除了要改革不合时宜的教材内容及教师教学方法外,必须更新观念,强化对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视程度。根据时代和学科发展的要求,加大历史教学投入。比如,在人才引进方面,学校除了引进语文、数学等主科老师,还应重视对历史教师的引进,对历史教学环境加以改善,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更具有发挥性的空间和舞台;对适合中学历史学科发展的中考改革之路积极探索,不断推动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
2.通过多媒体技术等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在时代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历史教学方法,跟上新时期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的要求的步伐。中学历史教育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积极丰富,多媒体技术是当前教学领域中普遍推崇的一种教学手段,其结合了视、听等各种元素,能够为传统的历史课堂注入更多活力,使学生对历史有更直观和更鲜活的感受,将历史知识形成地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历史知识和技能掌握能力的快速提高。教师也可以在课后实施一些历史课题调查,让学生在亲自参与和资料查找中撰写历史小报告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真实感受和认知。同时可以在课堂中进行历史角色扮演或组织课堂论辩等,使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价值有更真切地感受,深化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此外,学校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游览当地历史名胜景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亲近感。
3.拓宽历史教学渠道,使历史教学更具立体性、丰满性
针对中学历史教学与现实严重脱离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历史教学渠道加以拓宽,使历史教学更加立体和丰满。历史知识并非知识一些方块汉字,也不是机械化的符号,而是符号背后所蕴含的对当前社会和自身发展有用的深刻意义。教师可以对相关历史影像资料、历史地图、文物资料等充分利用,对鲜活的历史场景进行再现,为学生营造更加丰富和逼真的历史课堂氛围。比如,在对美国南北战争讲述时,可以引入世界著名文学作品《飘》,也可以为学生播放电影《乱世佳人》片段,使学生通过其他领域加深对历史的感悟。也可以在历史知识中加入当前热点事件,将历史知识融入社会和现实大课堂中,拓宽学生历史学习思维等。
4.加强对学生情感教育,带领学生真正融入历史
情感教育是中学历史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内心和情感变化,将学生从情感上真正带入历史事件中,比如在讲述《西安事变》时,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角色扮演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寻求解决之道,这种亲身体验不仅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能加深学生对当时一些历史政策的理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古语言,“读史可以明智”,可见历史学习的重要性。面对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现状,我国各级地方学校应立足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寻求解决之路,使历史教学能够真正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敏.探析新课改下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J].学周刊,2012,12(25):35-37.
[2]白前静.浅析阻碍中学历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解决对策[J].沧桑,2011,2(02):70-71.
[3]金海峰.搞好中学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J].学周刊,2012,8(16):58-59.
[4]盛殿春.情感教育让历史教学妙趣横生[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1,4(04):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