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饰天然,芙蓉出于清水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只有“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才能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但是作为农村小学的老师,面对资源素材的匮乏、学校硬件的不足、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等困难,如何有效地开展综合性活动,同时又不失其语文性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挖掘素材,利用独特的课程资源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桃花中心学校地处美丽的桃花岛,环境优美,地理资源优越。桃花岛由塔湾金沙、安期峰、大佛岩、桃花港、鹁鸪门、乌石砾滩六大景区组成;有龙女峰、东海明珠、白雀寺、圣岩寺、含羞观音、仙人桥、黄药师居室、清音洞等60多处景点。岛上悠悠高山,礁奇石怪,碧海金沙,幽幽溪洞,山花烂漫,岗峦密布,山势起伏,林木葱翠,风光旖旎,植被覆盖率75%以上, 有“海岛植物园”之称。树木花卉资源也十分丰富,素有“海上植物园”之美名。树木有73种、356个品种,其中属于国家自然保护范围的珍稀树种达数十种,如毛红椿、普陀樟、全绿叶冬青等,还有水仙、杜鹃、黄杨、兰花等名贵花卉。
  同时,我们的学生大多土生土长,对这里丰富的地理、人文环境资源,有着较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这些独特的资源,正是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导学生热爱家乡,关注自然和社会的大好素材。教师可充分挖掘这些素材,利用好独特的课程资源。
  二、亲近自然,采撷生态文化资源
  综合性学习是嵌入生活的。我们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带着学生走出校园,亲近大自然,鼓励他们观察、思考、体验、感悟,可以使学生在自然的生活参与中受到美的熏陶,得到启迪和教育。
  乡村里有一个广阔的自然空间:碧绿的田野,空旷的堤岸,那里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是一个天然的语文资源库,学生在那里可以感受自然赋予乡村的特殊文化空间和氛围。例如在教学《走进田园,感受乡村》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时,我们可以走到桃花岛的田野上。近几年来,随着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田野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庄稼产业模式,而村民更多的是开始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产,这样学生投入自然怀抱为学习语文提供了基础。通过了解种植业和养殖业搜集资料;通过采访种植业的经历,感受村民的内心世界,并对此进行整理,在此过程中为自己是桃花岛人而感到自豪。此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用心观察大自然,请学生做一回小摄影家,用相机捕捉乡村的气息;当一回小画家,用画笔描绘乡村的生机……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田园,喜爱田园。
  总之,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会、理解,去分析、综合,来提高他们“感”的能力,并将这些感受材料在思想的仓库中储存起来,以便随时运用。
  三、深入社会,了解社区人文资源
  为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见识,教师应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引导学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凡人小事,采用多种途径收集生活中的素材。
  如三年级《中华传统文化》其中一组是缤纷民间艺术小组,教师就指点学生结合地方特色从不同角度进行教学:观看拍摄渔民画,了解并介绍渔民画;采访渔民,录制渔歌,感受渔村文化;走访少年宫的民族舞蹈老师,学跳学唱民间艺曲;向家长学习剪纸,展示才艺……通过他们不断地分工合作,完成小组的专题研究。活动提高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活动中,人人积极参与,个个兴趣盎然,个体行动与小组合作互相补充,老师主导和学生主体配合默契,用孩子们的话说:“这种学习太有意思了!”
  此外,我們还可以指导学生深入社区,报道家乡的建设进程,点击开发创造的仁人志士,聚焦开发的热点事件。我们还可以为新产品写说明、写广告,为社区做宣传。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生命在自然,在社会,在现实生活中。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走近生活,运用语文能力,多和身边的人文地理打交道,以实地观察、采访、调查了解为主。
  总之,规规矩矩地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才会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所谓“芙蓉出清水,天然去雕饰”,只要实实在在地开发利用有利于自己的课程资源,一定会有大的收获。我坚信,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教材,有了高素质的、不断探索的广大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精彩演绎,语文教育中的这一块芳草地——语文综合性学习一定会迎来更加繁花似锦的春天!
  (作者单位: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桃花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以及新高考方案的实施,高三历史复习再按传统方法已难于适应当前的要求。为提高复习效果,培养学生能力,我们提出了“教材为主,资料为辅;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口号。据此,我认为,当前高考形势下的历史复习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注重教材基础知识,抓主干和重点知识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知识的能力是空中楼阁,因此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是提高文综考试成绩的基本保证。  纵观近
语文教学的实践常以课堂为载体,课堂上的四十分钟教学过程对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关键。教学是“教”和“学”的有机统一。教师既是学生的引导者,又是合作者。因此教师要把握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既不能成为课堂的主体,也不能成为课堂的附属。语文教学常常围绕“教什么”“怎样教”这两个方面展开探讨。2012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
编者按:第二届“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在2012年教师节前落下帷幕。本次活动由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联合举办。活动面向全国846万扎根乡村的普通教师,通过寻找、发掘、宣传他们中间的典型代表,展现乡村教师淡泊名利、执著坚守、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引导更多的人关心和关注农村教育、支持和帮扶乡村教师及农村学校,为我国农村教
一、回放:中国“最美女教师”  时间:2012年5月8日晚8点  地点: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四中学门前(因十九中学装修,故初三学生暂借四中校舍开课)  人物:张丽莉,女,1983年生,大学本科,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语文教师。2006年从大庆师范学院毕业后,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临时任教。  事件发生:  5月8日晚,晚课放学时,人群密集,张丽莉在疏导学生过程中,发现车辆撞向学生,危急情
在教育教学中,由于受家庭、社会环境、遗传、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已有的学习方式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千差万别,有的行为敏捷,一点就通;有的却反应迟钝,一窍不通。在教学中我们将后者类型的学生称为“潜能待开发生”,怎样转化“潜能待开发生”,如何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是教师们一个永恒的话题。那么,在教学当中应当如何关注他们的学习呢,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健康向上的品格。通过英语课程,使学生增强祖国意识,拓展国际视野。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
摘?要:随着湖南省株洲市南方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学科基地的申请成功,期望形成鲜明的学科建设,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我校对英语学科的教学进行了分层小班制,但经过两个月的教学体验,我感受到了分层小班教学的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些地方,在此提出来进行初步的探讨,希望分层小班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体现出“南方特色”且越来越完美。  关键词:分层小班制;实施背景;实施现状;实施建议  一、分层小班教学制的
1.个案基本情况  学生肖湘(化名),男,班级:六(3)班,在班上担任中队委员,平时表现优秀,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2.问题的发现  一天中午,我有事到教室去,看到了令人奇怪的一幕:我班的肖湘同学正把揉成一团的考试卷,掐成一团一团不停地往嘴里吃。任凭我怎么劝说,他总是不听,反而越说吃得越起劲。  3.问题的诊断  我首先找他周围的同学了解情况,然后马上与他父母取得了联系。他父母告诉我:这孩子因为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知识学习的一种学习活动。倡导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不仅能有效地打造高效课堂,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形成学习小组  首先是科学分组。学习小组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和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每个小组还可以起一
课改优质课总决赛观摩课拉开帷幕,来自各校一等奖的同行们大展风采。他们以精湛的教学技艺,独特的教学风格,完美的课堂教学,扣人心弦的教学环节让大家赞叹。我观摩课堂教学时有异彩纷呈的感觉,这让我思考起数学课堂的“真金”所在。  一、精彩的课堂源于“趣”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数学知识得以生活化,生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