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为何“青睐”中年肥胖女性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yue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胆囊是人体参与消化、储存胆汁的重要器官,类似 “油瓶”,接收并储存由肝细胞合成的胆汁,并在人进食后收缩,将储存的胆汁排入胆总管,最终进入十二指肠参与食物消化。
  胆囊炎是胆囊的常见疾病,由细菌或化学刺激(胆汁成分改变)引起,按发病急缓和病程经过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胆囊炎。胆囊炎的常见病因有细菌感染、饮食不规律、经常进食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肠道寄生虫病、胆囊结石、情绪失调造成胆汁排泄功能紊乱等。临床表现主要为右上腹疼痛,疼痛常向右肩和背部放射,其他表现有发热、纳差、乏力、黄疸、恶心、呕吐、厌食等。
  胆囊炎“青睐”中年肥胖女性
  中年肥胖女性易患胆囊炎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生活方式改变。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中年人群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生活不规律,运动减少,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调节和代谢障碍,影响胆囊的正常收缩和舒张,使胆汁排泄发生紊乱。②生理功能改变。步入中年尤其是更年期的女性,内分泌会发生改变,常会影响胆囊的收缩及胆汁的排泄。③腹型肥胖。有研究表明,腰臀比高的人群比腰臀比低的人群易患膽囊炎。④高脂饮食。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现代人的饮食结构改变,部分人群喜欢进食高脂饮食,这种饮食结构易造成胆汁成分及胆囊收缩功能的改变,使人易患胆囊结石及胆囊炎。
  “7大招”预防胆囊炎
  中年肥胖女性预防胆囊炎,应做到:①饮食规律,忌暴饮暴食。一日三餐按时吃,尤其要养成吃早餐的习惯。少吃多餐可刺激胆汁分泌,减少胆囊中胆汁的淤滞浓缩。②减少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少吃肥肉、五花肉、动物脑和内脏、鱼卵、蛋黄等食物。③已患胆囊炎者,蛋白质摄入要适量。一方面,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增加胆汁酸排泄,不利于胆囊炎症的修复,且增加胆囊疼痛的发生风险。另一方面,蛋白质是组织修复的必需物质,蛋白质摄入不足,不利于已损伤的胆囊壁的修复。④少吃高糖及酸性食物。过量摄入高糖饮食易发胖,引起血糖及血脂代谢紊乱。酸性食物可刺激十二指肠分泌胆囊收缩素,引起胆囊收缩甚至胆绞痛发作。⑤多饮水。每天保证饮水量达1500~2500毫升,稀释胆汁。⑥多摄取高纤维素食物。蔬菜、水果、粗杂粮等可刺激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增加胆盐排泄,抑制胆固醇吸收,降低血中胆固醇。⑦调节情志。中年女性要学会调节工作及生活压力,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应激导致的神经内分泌紊乱,从而降低胆囊炎的发生风险。
  “个体化”治疗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患者,经医师初步评估后,症状轻、腹部无明显阳性体征、血液及生化检查无明显异常者,可暂时进行内科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禁食及其他针对性治疗,以减少胆汁分泌及排泄,让胆囊充分休息。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胆囊炎,需要抗生素治疗。急性胆囊炎病情较重、预期内科保守治疗效果较差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必须及时进行外科手术。
  慢性胆囊炎患者,应针对不同的临床表现进行治疗,同时改变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反复发作、疼痛加重、发作持续时间延长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应及时就医。
  专家简介
  陆伦根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六届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第七届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上海市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消化学会肝胆协作组委员,上海市消化医师协会委员。擅长诊治各类肝胆疾病、食管和胃肠疾病。
其他文献
第一阶段的“三招护膝操”练习2个月后,一般膝痛会明显减轻,膝关节的力量也会显著增强,此时应抓紧时机进一步进行膝关节康复运动疗法,开展第二阶段的“瑜伽护膝操”,并结合中药蒸汽治疗,稳固疗效。  瑜伽体位法是加强膝关节柔韧性、保护膝关节健康的有效方法,操作起来对患者较为安全,可进一步恢复膝关节的功能,同时也是身心双方面的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第二阶段的“瑜伽强膝操”以晨起练习为佳,且
小暑,为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一般是从每年的7月7日前后开始,到7月22日前后结束。暑,为炎热的意思,小暑与下一个节气大暑比较而言,炎热尚小也,所以称之为小暑。小暑时节,地下冷气上升,天上热气下降,寒热相搏。热盛则燥、寒盛则湿,这是大自然的寒流与热流相乘、相侮的表现。  考“暑”字,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暑,热也。暑近湿如蒸,热近燥如烘。可见,暑,并不仅仅只是热
三七是大名鼎鼎的常用中药,三七花却是近年来受到追捧的养生新宠。中药房、参茸行、茶铺甚至超市里,人们越来越常见到三七花的倩影。  三年生以上质量好  三七花很好认,一眼就能分辨。三七花是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的花,又叫田七花、人参三七花等。如果你家也种三七,可开的花不是这样的,很有可能种的是“藤三七”。  市售的常见三七花产品,是3年生三七花和2年生三七花。前者花朵较大,绿色中稍微带点金黄色,花柄
孩子不长个儿,该等还是该补  我女儿个子比同龄人矮一截,我感觉她长得太慢,想带她去医院看看。但老人认为,孩子还小,以后总会长高的,平常多吃点营养品就行了。这种观念对不对?  江苏 王先生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嫔:你家老人的观念体现了大众对孩子长身高的2个常见误区。第一个误区是,孩子还小,虽然现在不长,以后总要长的。这种想法比较普遍,但这种等待心理其实是错误的。长不高的原因有
作为一个妇科肿瘤医生,我的每个门诊都被满脸愁苦或焦虑的老女人、大女人和小女人包围着。今天,我就来讲讲她们的故事吧。  老吴,70岁,工人,退休10年。最近5年,她下身总是出血。老吴没有女儿,只有两个儿子在外地工作。家住偏远小镇的她,既担心干扰儿子们的工作,又不好意思和他们说自己出血的事,只能默默忍受着。直到半个月前,老吴感到腰痛、腹痛明显加重,夜不能寐,大便困难,这才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儿子们。于是
小明夫妻最近喜得千金,他们非常高兴。孩子9个月的时候,夫妻俩带着孩子去体检,被告知孩子有因铁缺乏导致的营养性贫血。夫妻俩有点懵,家里条件并不差,喂养孩子选的是最好的奶粉,怎么会有营养性贫血呢?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原因  调查发现:我国7个月至7岁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高达7.8%,婴儿患病率为20.5%,显著高于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农村儿童缺铁性贫血总患病率为12.3%,显著高于城市儿童的5.6%
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老年人说:人老了,精血亏损,因此,想补充一些铁剂。那么,老年人的这种想法合理吗,应该怎样补铁呢?  缺铁,才能补铁  在临床上,老年人贫血不少见,但最后被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的老年人并不多,很多老年人的贫血是由于其他疾病导致的。比如慢性病贫血,这类老年人不仅不缺铁,还可能存在铁过载,甚至需要用去铁剂。还有一部分老年人的贫血确实是缺铁性贫血,即使这样,也不能随便补充铁剂。比如,由消化道
专家简介  朱晓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重症医学科主任、儿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上海市医学会儿科专科分会急救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急诊医学专科分会儿科学组副组长。擅长各类危重儿的救治,如感染性疾病、多脏器功能障碍、严重脓毒症、重症肺炎、重症脑炎、严重意外伤害等。  特需门诊:周四上午  意外伤害已成为威胁儿童健康和安全的主要疾病,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我国,0~14岁儿童因意外死亡已
高龄老人髋部骨折能否手术  我母親今年90岁,最近摔了一跤,股骨颈骨折。辗转去了三家医院,医生都以年龄太大、合并慢性病为由不主张手术治疗。今后我母亲只能躺在床上度过余生吗?  河北 秦女士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张保中:髋部骨折造成的剧烈疼痛、功能障碍,使患者无法坐起和离床活动,常因卧床而发生坠积性肺炎、褥疮、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泌尿系统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治疗虽然有一定风险,但能迅速缓解疼
健康大事件“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是2007年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原卫生部)疾病控制局、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发起的傳播健康知识和促进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的品牌项目。  2016年,“三减三健”被提出,作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第二阶段的重点专项行动。随后,“三减三健”被纳入了包括“健康中国2030”在内的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成为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  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