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巧生成教学更相长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_dolp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生成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实际、学生学习状况和学生中出现的新思维、新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在原有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及时补充、调整、完善课堂教学计划、方式的一种教学应变方法.
  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在教师主导下让学生主体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练习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培养数学思维,形成数学思想.
  从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有效教学的要求来说,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主导是为了引导学生高效地进行学习. 课堂教学效果是教与学的综合结果,需要主导和主体的共同参与和密切配合. 因而课堂教学必须符合课堂过程实际,符合学生的学习现状,重视学习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进行有针对性地补充、调整、完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这就需要课堂生成.
  从数学教师的要求来说,除了坚实的数学专业功底,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还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有效的教学方法. 而经验、方法需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丰富、提炼、完善. 课堂生成教学方法就是一种良好的途径.
  从课堂上的学生反应情况可见,这类三角函数求值问题,除了公式运用和解题方法需要练习掌握外,有关所给的条件,特别是隐含条件的处理和利用,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明显是个难点和弱点,而这恰恰是得到正确解答的重点和要点. 所以必须及时深入教学和延伸拓展. 意识到这一点,笔者随即调整了教学计划,把本来作为作业的两个题目作为讲练题在课堂中和学生一起研讨透彻,以利学生对这类三角函数的条件能充分重视并掌握正确解法.
  先对以上问题给以完整解答.
  可见,三角函数求值时,条件的利用,不能只看明显的条件,还要注意隐含条件,并且要不断挖掘,逐渐精确,直至准确解答.
  教师对这类问题应重点指出:三角函数求值时,经常会遇到一类符号及多值的取舍情况,取舍的依据是所给的条件,条件分为明显条件和隐含条件两种,如果只看明显条件而忽视了隐含条件,就会难以取舍,产生遗漏、多值或者多加讨论,使问题变得残缺、复杂甚至陷入困境. 因而,仔细审题,发现和利用好隐含条件,正确判断和取舍,在三角函数求值中尤其重要.
  进一步给出类似的讲练题.
  基本不等式应用这节课原来的设计重点在于不等式的变形利用技巧. 笔者上课开始时为了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在介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强调的“一正、二定、三取到”的基本规范,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训练题.
  解法三:∵ab当且仅当a=b时取最大值,而a=b时,代入a2=3b2=12解得:a=b=±,ab的最大值是3.
  原来预计大多数学生应该会用解法一,但课堂统计的情况是:解法一占50%,解法二占30%,解法三占20%. 这个统计结果使笔者认识到学生的注意力或许重在不等式的变形利用上,而对于如何保证取到最大值即等号成立,是模糊不清的,而这恰恰是求最值的关键和重点,也反映出了学生数学思维的纰漏和失误. 所以,笔者认为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充实如何保证取到最值的问题讲练.
  先让学生对以上三种解法进行对错辨析,寻找思维误漏,形成严谨正确的数学思维. 经过分析,学生基本上形成了统一认识.
  解法一过程严谨,解答正确.
  解法二的错误在于推理ab≤6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而两个“=”号要同时取到的条件是a=b=0,与a2=3b2=12矛盾,因此6是取不到的. 所以求最值时必须验证等号能否取到.
  教师指出:这是忽视了最值必须切实取到的常见错误,一般在推理过程中出现了两个或以上的“≤”,要几个“=”号同时取到的机会就比较少.
  解法三的错误是a=b时取最大值的前提是a2 b2或a b要定值,没有定值这个前提,“a=b时取最大值”是不正确的.
  教师指出:这是忽视了“和一定,积最大”的前提条件的典型错误,解题时应该充分重视.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纠正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失误,正确认识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笔者补充了几则讲练题与学生进行正误辨析,以下是学生得出的正解和常见的典型错误.
  题5:设x>0,y>0,且 =1,求x y的最小值.   错解:由 ≥,∴≤1,xy≥36,∴x y≥2≥12,∴x y的最小值为12.
  错误的原因还是因为忽视了验证最值能否切实取到,事实上这里的两个等号是不能同时取到的.
  正解:x y=( )·(x y)=1 9 ≥10 6=16. 当=即x=4,y=12时,x y取最小值16. 这里巧用了 =1,这是常用和有效的的“1代换”技巧.
  也有学生给出了以下解法:由 =1,得=,x=∴x y= y===(y-9) =(y-9) 10≥16,当y-9=即y=12时,取到最小值.
  这里用到了由已知x,y的关系,将所求式的双变量代换成单变量后,将其“凑合”成了可以用基本不等式的形式. 在肯定了这些学生解法的同时,也指出了应引起注意的问题,就是在利用基本不等式(y-9) ≥2·3时需要的条件:y-9>0. 在解答时必须予以严谨说明:由x>0,y>0,x=>0得y>9,∴y-9>0.
  对于解法涉及的“凑合”也可以利用基本不等式的技巧,笔者及时生成了关于这方面的教学,并举例进行讲练.
  题6:当x>1时,求y=的最小值和y=的最大值.
  有了上面关于式子变形拆解“凑合”的提示,大部分学生比较顺利地得到了以下正确解答,并注意到了“一正、二定、三取到”的完整性.
  对于初次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学生来说,此题不但有一定的变元、变式和技巧上的难度,而且当思维主要在技巧上时,也容易忽视“一正、二定、三取到”的基本规范而产生上述常见的错漏,因而这是一题理想的方法能力及辨析题.
  学生得到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解法一过程严谨,解答正确完整,方法是“1”代换.一般地,如果已知条件式是常数,经常可以把所求式“凑合”成条件式用常数代换,以简化所求式. 如果令t=,则0≤t≤,所求式将化成s=4t2 2t-1,更容易解决. 这是减元(把双变量或多变量化成单变量)的方法.
  解法二表面上看没有问题,在后半部分用到了“减元”方法,化为二次问题解决,思维方法是好的,但前后两个过程产生了两个不等号,还是两个等号能否同时取到,即最大值能否取到的问题. 事实上第一个4x2 y2≥4xy要取等号,须2x=y=,这时t=.而第二个s≤要取等号,须t=,这与t=矛盾. 这就说明,s是取不到的.
  至此,本节课在原来的教学设计基础上,由学生解第一个问题反映出来的错漏,生成了既切合学生主体学习实际而又符合教学目标的新教学过程. 在师生讲练探讨中,很好地解决了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重点、难点,认识纠正了典型常见的易错问题. 从课后的练习反馈情况看,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总之,数学教学方法经验来源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主体参与的实际情况来主导教学过程. 也就是说,教师要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预设教案的基础上,关注教学过程细节,有意识地主动积极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普遍、常见、典型的问题,及时调整、补充、完善,生成符合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应用于教学过程.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数学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塑胶校服在英国问世    最近,在英国M
摘 要:核心素养是化学教学设计的灵魂性理念,统领着核心知识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活动的串联以及评价标准的确立。教者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重组,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梯度问题、组织教学活动,让核心素养线、教学活动线、学生的认知逻辑线并行。   关键词:核心素养;重构教材;质量守恒定律  一、问题的提出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
“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是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核心理念。读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回首自身三十余年思想品德课教学、教研的经历,这一“理念”再次清晰地浮现于眼帘。是的,随着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修订和颁布,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也应该“从这里开始”,追求与往昔“不一样的精彩”吗?!那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实践者,怎样做才能追寻到“不一样的精彩”呢?  1. 追求“不一
摘 要:“图文转换”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实现“图文”之间的有效转换,它包括了“文转图”和“图转文”两个方面。在教学中有效达成“图文转换”,可以实现“抽象知识直观化、零碎知识整体化、复杂知识简单化”的目标,并最终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图文转换  精练并准确的文字可以实现对生物概念、生命结构和生理过程的科学描述,而图形则可以将文字以更加形象和便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进行
茫茫黑夜,让人觉得无奈,一片漆黑,犹如无底洞,使人感到害怕。   但是,在这样绝望的世界里,星星它点起了黄色的灯笼,在黑夜中一闪一闪的,像充满童趣的天真无邪的眼睛在眨。   星星,它是黑暗中的正义使者。   星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景象之一。   星星是美丽的,自古以来被人们所赞颂,也在不少人的名字中出现过“星”的字眼,它成了人们对美好的寄托。   星星啊,每次抬头望着你,总是感觉你很神圣,让我陷入
老爸在时,每日像一株枝叶繁茂的树,为我遮风挡雨;老爸走了,树的种子仍留在心中,一点点长大,长大……    1    真的很快,一眨眼,老爸走了一年。三百多天,一切历历在目,真的就像昨天发生的事。  我记得,最后一次跟他聊天,他躺在病床上,胸腔积水,呼吸困难,问他,等病好了你想去哪儿啊?他说,回家。  最后还是没能回家,从医院直接去的殡仪馆,火化的时候我也没敢去,怕万一崩溃,家里两个女人没法收场。 
如果是要跟男朋友一起分享,你会选择什么口味的薯片呢?  1.PIZZA口味  2.浓汤口味  3.洋葱口味  4.盐味    结果分析:  1. 选“PIZZA口味”:对女王两个字很反感   你不喜欢命令人,也不喜欢别人来命令自己,你似乎很讨厌向对方低头,认为双方能处在一种对等的关系是最理想不过的了。你听到有人用女王般的口气说话就觉得恶心,有时可能还会忍不住回她两句。    2. 选“浓汤口味”:
天空是刺眼的蓝  心是渺渺的船  迎着风儿,鼓起片片的帆  似乎心中的人儿在远方  遥望守候思念  懵懂的我以为有他的世界  阳光灿烂  是错觉蒙住了幸福的双眼  过去的一切熄灭在瞬间  我心中的锚已抛下  大雨倾盆船儿停在一点  是泪海  还是汪洋  又有谁知道……  ( 436200 湖北省浠水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班)    编辑/付洋
亲爱的老爸:  很快就要中考了呢!放心,我一定会在这几个月内好好地打拼的 。你要为我加油哦!其实我也知道,即使我不说,你也会的,对吗?  老爸,我还没试过给你写信呢!虽然以前曾给你写过几次留言,但写信还是头一回呢!不知道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会不会大吃一惊呢?哈哈!  老爸, 你知道吗? 每次和同学们聊到自己的爸爸时,我都会十分自豪!尽管你不是什么高官,也没有家财万贯,也不见有何丰功伟绩,但我依然自
会喜欢周杰伦的歌,是因为那个叫方文山的天才作词人,他的词总是带着落日般的苍茫和旧时光里的一声叹息,像一棵古老的天堂槿守候在路旁,回望一路桑田。     〈1〉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  从很早开始就在期待毕业,因为不相信那句话“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可是当校长宣布我们毕业的时候,我竟有一种荒芜的感觉。  没有欢笑没有眼泪没有怀念没有叹息,甚至连再见都没有,就这样各自走天涯。  我收拾东西将要离开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