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通过临床实验研究深入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改善作用,重点针对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戒烟率的临床作用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 主要从我院近两年来所收治的慢阻肺患者病例中随机选取600例,采用回顾治疗的护理观察方法,包括在患者住院期间、出院后跟踪观察等。在临床护理期间主要针对慢阻肺病患者的肺功能、戒烟率进行记录与备案,分析对照患者住院期间、出院70d后的肺功能、戒烟率情况。 结果 通过观察两组病患者肺功能、戒烟率的对比情况表明,慢阻肺病患者通过实施延续性护理方法,其肺功能、戒烟率在护理前后进行比较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延续性临床护理模式非常有助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恢复肺功能,尤其是对于一些经常吸烟的病患者,极大的提高了治疗效果以及戒烟率。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延续性护理 肺功能 戒烟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身心性疾病,该疾病的发生与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呼吸道气流受限,并且气流不完全逆转。该疾病常发生于老年人群当中,主要症状表现为病情绵延但又反复发作。 延续性护理则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临床护理模式,也被国内外医学领域公认为是高质量的卫生服务护理方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关于慢性肺病患者实施延续性临床护理对患者肺功能及其戒烟率影响效果的研究,主要选取了2015年1月份——2015年12月份,我院所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功能疾病患者病例,并从中随机抽选出600例慢阻肺病患者。在这600例病患者当中,男性患者为380例,女性患者为220例,患者年龄范围(42--68)岁,其平均年龄为52岁。将600例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延续性护理)、对照组(常规性护理),每组300例患者。在患者住院期间、出院后跟踪观察等。在临床护理期间主要针对慢阻肺病患者的肺功能、戒烟率进行记录与备案,分析对照患者住院期间、出院时、出院70d后的肺功能、戒烟率情况。
本次参与延续性临床护理的慢阻肺患者,对此次临床效果研究拥有绝对的知情权,都是自愿配合我院研究活动的,并且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同时,接受观察、随访的600名患者,通过身体各项机能的检查基础排除了心、脑、肾存在重要器官或者是严重肢体功能与认知障碍。
1.2 方法
1.2.1 电话随访
在患者出院之后,可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活动,这是一种最容易实现也是最实用的随访调查方式。在随访的过程中,可根据每一位患者病情的不同,区别对待。上述600例慢阻肺患者,每两周对其进行电话随访一次,而随访的时间基本控制在下午(15:00--18:00),与患者或者其家属通话的时间每次不低于10min,要尽可能地掌握、了解患者最新的病情变化情况。
1.2.3 健康知识教育
慢性阻塞性肺功能它是一种气流受限的疾病,主要多发于体质衰老、抵抗力较弱的中老年人,其发病机理反复无常,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慢性阻塞性肺功能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症状稳定,需要对其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其教育的内容可包括慢阻肺疾病的诱因、慢阻肺疾病常见的一些病因、以及如何预防慢阻肺疾病,同时还要涉及一些相应的临床症状表现,并针对患者的饮食、心理、运动情况进行正确科学的引导教育。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次关于慢性肺病患者实施延续性临床护理对患者肺功能及其戒烟率影响效果的研究,在统计学处理问题主要采用的是 SPSS 20.0统计处理软件来进行统计分析,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表现为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功能它是一种气流受限的疾病,主要多发于体质衰老、抵抗力较弱的中老年人,其死亡率非常高。根据2014年最权威统计数据表明,当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2.1亿慢性阻塞性肺功能疾病患者,而在我国,40周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当中,患有不同程度慢性阻塞性肺功能疾病的人群占到了8.1%。在此次调查研究活动期间,我院工作人员还发现,在上述6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尤其是男性患者,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患者都曾大量吸烟。本文中所提到的延续性护理,它是一种极为开放的新型护理方式,其实施途径可借助于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包括手机电话、视频终端等,以全新的护理理念对患者实施人性化关怀。在这个过程中更加注重患者与医生、患者与护理人员、患者与其家属之间进行交流,而这种护理模式也会在其中构建一种交流平台、交流机制,这对于缓解医患纠纷、提高临床护理治疗效果都是一种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崔娴.慢阻肺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改善肺功能、提高戒烟率的作用[J].医学信息,2015,(28):182-182,183.
[2] 李万聪,张晓芹.延续性护理对慢阻肺患者戒烟情况及肺功能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4):748-750.
[3] 施春娜,丁群力,丁云等.气球吹摆法肺功能锻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5,(6):521-523.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延续性护理 肺功能 戒烟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身心性疾病,该疾病的发生与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呼吸道气流受限,并且气流不完全逆转。该疾病常发生于老年人群当中,主要症状表现为病情绵延但又反复发作。 延续性护理则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临床护理模式,也被国内外医学领域公认为是高质量的卫生服务护理方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关于慢性肺病患者实施延续性临床护理对患者肺功能及其戒烟率影响效果的研究,主要选取了2015年1月份——2015年12月份,我院所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功能疾病患者病例,并从中随机抽选出600例慢阻肺病患者。在这600例病患者当中,男性患者为380例,女性患者为220例,患者年龄范围(42--68)岁,其平均年龄为52岁。将600例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延续性护理)、对照组(常规性护理),每组300例患者。在患者住院期间、出院后跟踪观察等。在临床护理期间主要针对慢阻肺病患者的肺功能、戒烟率进行记录与备案,分析对照患者住院期间、出院时、出院70d后的肺功能、戒烟率情况。
本次参与延续性临床护理的慢阻肺患者,对此次临床效果研究拥有绝对的知情权,都是自愿配合我院研究活动的,并且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同时,接受观察、随访的600名患者,通过身体各项机能的检查基础排除了心、脑、肾存在重要器官或者是严重肢体功能与认知障碍。
1.2 方法
1.2.1 电话随访
在患者出院之后,可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活动,这是一种最容易实现也是最实用的随访调查方式。在随访的过程中,可根据每一位患者病情的不同,区别对待。上述600例慢阻肺患者,每两周对其进行电话随访一次,而随访的时间基本控制在下午(15:00--18:00),与患者或者其家属通话的时间每次不低于10min,要尽可能地掌握、了解患者最新的病情变化情况。
1.2.3 健康知识教育
慢性阻塞性肺功能它是一种气流受限的疾病,主要多发于体质衰老、抵抗力较弱的中老年人,其发病机理反复无常,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慢性阻塞性肺功能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症状稳定,需要对其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其教育的内容可包括慢阻肺疾病的诱因、慢阻肺疾病常见的一些病因、以及如何预防慢阻肺疾病,同时还要涉及一些相应的临床症状表现,并针对患者的饮食、心理、运动情况进行正确科学的引导教育。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次关于慢性肺病患者实施延续性临床护理对患者肺功能及其戒烟率影响效果的研究,在统计学处理问题主要采用的是 SPSS 20.0统计处理软件来进行统计分析,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表现为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功能它是一种气流受限的疾病,主要多发于体质衰老、抵抗力较弱的中老年人,其死亡率非常高。根据2014年最权威统计数据表明,当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2.1亿慢性阻塞性肺功能疾病患者,而在我国,40周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当中,患有不同程度慢性阻塞性肺功能疾病的人群占到了8.1%。在此次调查研究活动期间,我院工作人员还发现,在上述6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尤其是男性患者,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患者都曾大量吸烟。本文中所提到的延续性护理,它是一种极为开放的新型护理方式,其实施途径可借助于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包括手机电话、视频终端等,以全新的护理理念对患者实施人性化关怀。在这个过程中更加注重患者与医生、患者与护理人员、患者与其家属之间进行交流,而这种护理模式也会在其中构建一种交流平台、交流机制,这对于缓解医患纠纷、提高临床护理治疗效果都是一种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崔娴.慢阻肺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改善肺功能、提高戒烟率的作用[J].医学信息,2015,(28):182-182,183.
[2] 李万聪,张晓芹.延续性护理对慢阻肺患者戒烟情况及肺功能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4):748-750.
[3] 施春娜,丁群力,丁云等.气球吹摆法肺功能锻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5,(6):52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