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dianci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所周知,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目前,很多新的教育理念正在推广,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教学形式与理念不断被用在教学实践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新的教学理念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素质教育持续推进的环境下提出来的,对于目前的教学实践改革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在初中这个关键阶段,学生正处在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这种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能够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与高效思考能力。
  一、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学科。生物学核心素养也是公民基本素養的重要组成之一。生物学核心素养有非常多的含义,总结来说,它的整体概念就是用来分析生物界中所有生物的生命过程以及机体的组成结构,并研究它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与大自然间的联系,等等。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理生物学问题展示出来的能力就可以进行决断。它是学生在解决生物学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一般包含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与社会责任等。
  (一)生命观念
  通常从广义的角度来谈生物学,绝大多数的专家学者倾向于把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定义为一种生命的科学,生命观念一般指两个部分,一是存在生命的物体,二是人们对于它的态度,也包含对自己本身生命的认知程度。通过研究生命现象、进而掌握生物学内涵,同时也就能理解生物的基本属性,如多样性、统一性、适应性等,使学生养成一种正确的自然观,才能够进一步开展合理有效的生物学科的学习。
  (二)理性思维
  要确定生命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学生在相关的生物学教学实践中,要重视生物学事实、在理解经典生物学知识的前提下,要不断的提高理性思维、勇敢的提出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想法,就能够进一步对生命现象与生物学知识开展理性、有效的学习与认识。
  (三)科学探索研究
  生物学实际上就是一门探索性学科,教师要培养学生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发现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并针对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学中存在问题,进行细致观察、探索、分析、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实验结果,结合科学的探究培养核心素养。
  (四)社会责任
  生物学在实际应用中和农业生产、生态发展、环境保护以及国民健康等民生问题都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因此,学生不能仅仅只是学习生物学知识,同时也要培养保护环境的社会意识,通过课本知识结合当地的农业、环境保护等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社会实践调查,使学生了解到自己是这个社会的主人,养成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生物教学意义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新课标要求,老师不仅仅要给学生传授基本生物学知识,更要让学生拥有完善的心理特征,使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注重核心素养的落实和养成。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老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宰”,而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中,一定要把这个角色转变过来,教师要逐渐地走下讲台,驻足在学生的课桌旁,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学习中,成为他们的指导者、帮助者和引路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真实和高效。要想在生物课堂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就要使学生全面了解生物知识中蕴藏的内涵,进一步在生物学科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能力。
  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一)设计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目标是每个学科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要能够真正认识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涵义,仔细揣摩课程标准,要在充分掌握学情的基础上确定合理、正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步步为营、逐渐深入。同时,教师还要对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有足够的评估:评估目标合理与否,和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程度是否相适应;评估目标阐述是否细致、丰富,具有可操作性,评估目标是否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一定要把设计目标落实到教学中。
  如何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设计教学目标是很多教育工作者都非常困惑的问题,我在这里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希望能给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点帮助。
  案例一:以“细胞的基本结构”一节为例,要把科学探究引入课堂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初步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熟练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进而辨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同时,要在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勤于动手、积极思考,帮助学生领悟生命科学的本质,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二)创造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问题情境指的是在具体目标进行中,可以结合分析、总结等方法实现目标的空间学习环境,具有很大程度上的针对性、启发性、互动性等优势。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学生探究、处理问题的热情主动性以及创新性的思维活动。是使学生养成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案例二:在学习了“传染病与免疫”的知识以后,教师可以以学生常见的“感冒”为话题创设问题情境对学生进一步加深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平常感冒时为什么嗓子难受、疼痛?为什么体温会升高,而且导致食欲不振,为什么会明显感觉冷?发烧为什么是人体的保护反应等”,学生运用掌握的核心知识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讨论、质疑、拓展,对这些现实中的问题做出理性的解释和判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艾滋病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传染病之一,教师可以此为依托,对学生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书籍、网络等分工调查,充分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发病原因、发病过程、对人类的危害和预防措施等,然后,再回到课堂中,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走访当地的疾控中心,了解艾滋病在本地区的预防和控制情况;开展“红丝带”活动,制作宣传海报、微视频等,利用网络和媒体的力量向群众广泛、深入地宣传如何预防艾滋病。
  四、结语
  素养是人的基本的一种道德修养,而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学生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具备处理实际问题、会生活、参与社会实践热情的能力。养成生物学科的主要核心素养,能够使学生在生物学习中获得受益一生的能力素养。
  参考文献:
  [1]韩学敏.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生物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2019,(8):53.
  [2]高龙君.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J].新课程,2019,(2) :50.
  [3]宗小花.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J].新智慧,2018,(27) :77.
  [4]汤芬.初中生物课堂融入生物核心素养——以“血液循环途径”为例[J].新课程,2017,(12) :139.
  [5]黄德津.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18,(A3) :147.
  [6]杨炳海.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生物教学[J].明日,2018,(035) :152.
  [7]李顺育.浅谈核心素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2018,(5) :205.
其他文献
以粉煤灰(渣)作调节剂水泥作固化剂处理含氟废渣,并对各种配比条件下固化体的F-离子浸出浓度进行测定.实验结果显示,该固化体具有良好的包容性和抗浸出性,F-浸出浓度低于国家
采用传统的饱和酚提取法和上海生物工程公司的UN IQ-10柱式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法对大弹涂鱼的总DNA进行了提取。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得到的DNA片段分子量在21 kb以上;通
阐述了一种基于表面生成的多波束数据处理方法——CUBE(Combined Uncertainty and Bathymetry Estimator)算法,用该方法可以对观测区域网格节点"真实"水深及相关误差进行估计。与从测量水深中选择出"最佳"数据的手工交互方式的多波束数据编辑手段不同,CUBE算法具有很强的抗差性和较高的效率,适合于实时多波束数据处理。对南海某测区多波束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在没有人
综述了我国海岸带环境蠕变问题的若干事实,如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海岸侵蚀及风暴潮等灾害加剧,海洋污染,赤潮频发,渔业资源衰退,红树林遭受破坏,珊瑚礁生态环境退化,海草床生态环
内燃机曲轴箱排放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目前有部分发动机,特别是非道路用柴油机,仍采用开式曲轴箱通风系统。随排放标准的加严,内燃机排气管排放物明显降低,曲轴箱排
对某些混凝土表面硬度低的实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生产性试验验证, 论述了粉煤灰对混凝土表面硬度的影响及某些混凝土表面硬度偏低的原因.
由于坐标变换的关系,σ坐标海洋模式在处理陡峭地形时会产生较大的水平压力梯度误差。为减少水平压力梯度误差,前人提出了一系列改进的方法,这些方法可分为减去平均密度法、平滑
2015年,中国国防部发布《中国的军事战略》国防白皮书,为研究中国军事外交战略提供了权威依据。以该战略文件为主要依据,对新时代中国的军事外交战略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