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人类生命的困境

来源 :启迪·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177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乡村出生,在乡村长大,后来又长期在乡村工作,年过三十才来到大城市生活。我总是以乡下人的角度来感受城市生活,这样的感受与今天城市化的目标颇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但是我的本意并不是要批判城市文化。
  我生活过的两个城市是中国城市化最明显的城市,一个是上海,一个是北京。我现在居住在北京的望京小区,小区面积大约10平方公里,规划的居住人口要达到60万,号称“亚洲第一大小区”。60万人口的小区,只有一个面积很小的公园,几乎没有什么其他绿地和森林。整个小区高楼林立,站在任何地方举目望去,看到的都是钢筋混凝土。走在混凝土的森林里,看着拥挤不堪的大车小车,我总是感到遍地荒凉。这是一个非人的世界,感受不到自然的气息,感受不到生命的气息。
  我想向高楼之外的地方寻找自然的气息,比如用仰望天空之类的方法,将自己的思维延伸到混凝土森林之外,从那里获得一点儿舒展的感觉。可是我的这个愿望也只能落空。我的孩子两岁的时候就说,我们住的高楼高到天上去了。
  我们夫妇经常在晚上领着孩子出去走走,希望让孩子感受一点儿月亮的诗意。但是在那里没有办法看月亮,即使从破碎的天空欣赏一个破碎的月亮也很难。城市的夜晚充满了照明设施,到处灯火通明,就算好不容易找到了月亮模糊的脸蛋,也没有多少欣赏价值,无法找到那份澄明、那份晶莹、那份相顾相盼的交流和融合。要看到星星那就更难了,跟城市的喧嚣和浮华相比,星星实在太弱小了,怯怯地躲到幽深的远方去了。
  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他们生活在一个远离自然、远离生命的地方。虽然他们社会化的资源享受得多一点儿,比如教育投资啊,公共汽车啊,剧院哪,艺术展览哪之类,可是那些对于生命来说更加根本的东西他们却享受不到。他们没有小溪,没有山峦和原野,他们吃不上野山楂和野草莓,见不到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和栀子花,他们听不见松涛的咆哮和竹林的柔软的吟唱,看不见蚂蚁搬家和大雁南飞,见识不到猪婆下崽、乌鸦洗澡和小鸡出壳,以及蜘蛛结网和萤火虫飞舞,他们双脚踩不着泥土,身体沐浴不到植物的芳香和火粪的烟雾。他们没有机会在高粱地里捉迷藏、在稻草堆里翻跟斗,等等等等。他们甚至难以见到河流与波浪,有的孩子竟然把江河理解为卡通画片上的三根波浪线。
  我常常禁不住猜想,城里的孩子與乡村的孩子,他们对自然世界的感受可能犹如天壤之别,甚至“自然”这个词的基本含义在他们心中也相距遥远。他们对于自然的理解也是相当狭窄的,他们看到的无非是无生命的钢筋混凝土,看不到日出日落、月出月落的美丽景象,看不到星星的宁静和欢欣。
  我以一种很悲观、很无奈的心态游走在城市的荒寒之中,唯有一种方式可以排遣我的无奈,那就是想象着有朝一日能够到一个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有鸟有兽的地方去生活。
  摘自《文学与人生》
  编辑/康良
  
  摩罗,原名万松生,1961年5月生,江西都昌人。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著有长篇小说《六道悲伤》(《十月》长篇版2004年寒露卷),随笔集《耻辱者手记》、《自由的歌谣》、《因幸福而哭泣》、《不死的火焰》、《我的故乡在天堂》、《第一年——一个人文学者的育儿手记》等。
其他文献
一个男人带着一头成年鸵鸟走进餐厅,服务员热情地上前招呼。  男人说:“一个汉堡,一份炸薯条,一杯可乐。”说完他转身看着鸵鸟,鸵鸟说:“和你一样。”  很快,服务员将所有东西都摆上了桌:“九美元四十美分,先生。”  男人取出钱包,将钱包里所有的钱都倒了出来,不多不少正好9.4美元。  第二天,那位男人带着他的鸵鸟又一次走进了餐厅,男人说:“汉堡、炸薯条、可乐。”  鸵鸟说:“和他一样。”  同样,男
期刊
自从与前夫离异之后,郎平十年客居意大利,闯荡排球江湖。女儿浪浪在洛杉矶上学,与女儿的隔阂,对女儿的思念,让她备受煎熬。找回寻常却也幸福的母女温情,成了这个当年叱咤世界排坛的“铁榔头”最本真的愿望。   2005年1月,郎平与美国排球协会签约,在芝加哥当上美国女排的主教练,终于实现了与女儿团聚的愿望。回到洛杉矶,女儿书包里的一大把火红的玫瑰,激起了母女间的思想大战。那是浪浪的同学送给她的情人节玫瑰。
期刊
我站在家门口,被五颜六色的气球包围着。每一位到达的人都递给我一个彩色的包裹:“祝你生日快乐,特克!”我像小女孩一样给她们行一个屈膝礼,说声“谢谢!”。她们都是我相识多年的老友,一群祖母级的老太婆。她们在我59岁生日这天赶来庆祝我9岁的生日,这听上去似乎有点荒谬。实际上,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错过了许多个生日。从6岁那年父母简单地跳过我的生日开始,我就一直有这样一种感觉:我的生日是不值得庆祝的。而我的
期刊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一个或者几个人——TA很天真,并且从不按常理出牌,在TA身上发生的事儿总会让你哑然失笑、瞠目结舌?TA的公认名字就是“脱线王”。因为有了他们,生活里的笑声总会更多一些,更绵长一点儿。  现在我们把他们集合在一起,拍了一张合影,看看里面有没有你的同桌、学长或是舍友吧!热烈欢迎对号入座。    脱线王的合家欢    第一排左起:  1.这家伙经常神经短路,会张嘴管老师叫“阿姨”,尴尬一
期刊
在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在我们民族处于危亡的关头,在當时匆忙建成的西南联大,我们的许多知识分子,在危难与贫寒中依然坚守着民族精神的圣殿。他们高洁的品行和操守,代表着中国知识分子那些自强不息、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以苦为乐的优秀品质。   大概没有人知道社会学家费孝通有过在街上卖大碗茶的经历。费孝通教授家里人口多,仅仅依靠他的薪水养不活全家。他就想了一个几乎不用什么成本的生意,在校门口摆摊卖大碗茶。学
期刊
查理的理发店是全市最好的理发店之一,自从开张以来,生意一直很好。在5周年店庆来临之际,查理决定举行一个特大优惠活动:免费为顾客理发一周。  活动第一天,一个花商到理发店理发。理完发后,花商问查理需要付多少钱。查理答道:“我不能收你的钱,为了庆祝我店开张5周年,本周我店举行免费服务活动。”花商高兴地离开了。第二天早上,查理在他的理发店门口看到了一张写着“谢谢”的卡片和一束新鲜的玫瑰花。  随后,一名
期刊
第一课:宁静的力量    “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  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夠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不能够静下来,则不可以有效地计划未来,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宁静的环境。   现代人大多数终日忙碌,你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反思人生方向?     第二课:节俭的力量    “俭以养德”  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  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
期刊
英 国    英国人不得不对曾经有过的悠闲时光说再见了。统计显示英国人的工作时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42.9小时/周,写字楼里的白领用火腿三明治替代了原本丰盛的午餐套餐,午休时的闲聊变成了每人眼前一长串的工作计划;只有16%的英国雇员能享受正常的午餐时间。且全天工作休息时间也被压缩到了27分钟。好在你没有在英国做见习医生——这帮倒霉蛋每周要工作56小时。    日 本    日本是一个劳动力不足的国家
期刊
亲爱的,你在这里呢  我很想为别人做好事,尤其是对你。我真想把我能做出的一切好事全献给你呢。我和你就好像两个小孩子,围着一个神秘的果酱罐,一点儿一点儿地尝它,看看里面有多少甜。  告诉你,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就泛起微笑。还有在我安静的时候,你就从我内心深处浮现,就好像阿佛洛狄忒从浪花里浮现一样……亲爱的,你在这里呢……  —— 王小波致李银河    做一个值得你爱的人  珍,拿着一管新华笔,在明亮
期刊
秋天的湖水映着你的优雅  轻轻地没有一点儿声音  让我听你落进我的平沙  你每一次的顾盼  每一次的相依  都把我领进我们自己的家园  伏在我的胸口  你羽翎般的长发流水一样起伏  我看到了盛开的鲜花  绕着我们小屋飞的小鸟  而你就是一只白天鹅呀  从小到大  我熟悉你的每一个姿影  洁白纯净温柔  一双聪慧的眼睛  带给世界一片宁静  千山万水都越过了  你命中注定要落到  一泓秋水边  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