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人的两个愿望

来源 :启迪·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nan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男人带着一头成年鸵鸟走进餐厅,服务员热情地上前招呼。
  男人说:“一个汉堡,一份炸薯条,一杯可乐。”说完他转身看着鸵鸟,鸵鸟说:“和你一样。”
  很快,服务员将所有东西都摆上了桌:“九美元四十美分,先生。”
  男人取出钱包,将钱包里所有的钱都倒了出来,不多不少正好9.4美元。
  第二天,那位男人带着他的鸵鸟又一次走进了餐厅,男人说:“汉堡、炸薯条、可乐。”
  鸵鸟说:“和他一样。”
  同样,男人从钱包里倒出了所有的钱:9.4美元。
  一连四天,同样的顾客,点了同样的食物,而且正好,他的钱包里的钱刚好足够付账。
  第五天,当他们进入餐厅时,服务员已经非常熟悉了:“老规矩?先生。”
  “不。”男人说,“今天是周末,我要烤鱼片、烤土豆,再来一份色拉。”
   “和他一样。”鸵鸟毫不犹豫。
  服务员迅速准备好一切:“32美元62美分,先生。”
  男人倒出钱包,刚好32.62美元。
  服务员忍不住好奇:“先生,您真是太奇怪了。为什么您的钱包里的钱总是刚刚好,连零钱都准备好了?”
  “好吧,我来告诉你原因。”男人缓缓地说,“几年前,我打扫阁楼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盏古灯,这可是一盏传说中的神灯,当我轻轻地擦拭神灯的时候,一个妖怪出现了,他说愿意满足我两个愿望。我的第一个愿望是,无论我买什么东西,我的钱包里必须立即出现购物所需的钱。”
  “您真是太精明了,”服务员惊叹道,“换了别人一定会要一百万,或者别的什么东西,而您的要求可以使您终生无忧无虑,太棒了!”
  “是的,无论我需要什么,我的钱包里都会有足够的钱。”
  服务员问:“那您的第二个愿望是什么?”
  男人深深地嘆了口气,想了想说道:“我的第二个愿望是让他为我提供一个伴侣,要身材高挑,胸部结实,两腿修长,我要她永远陪伴着我,永远同意我的意见。”
  “是的,他说得对。”鸵鸟答道。
  归雁生摘自《东莞日报》 编辑/红燕
其他文献
落榜的技术总监    我的朋友中有一位年轻而富有的人,他曾在IT业呆了很多年,现在是一家公司的技术总监,可他的文凭仅仅只是高中毕业。在一次聚会中,他讲起了自己的往事,原来高考那年,品学兼优的他却意外落榜了。当父母和朋友都劝他复读的时候,他却开始反思:“按照我的实力,不过是比录取分数线低了几分而已,这几分根本不能证明什么。”于是,他毅然放弃了复读的机会,决定学习自己爱好的计算机,并且开始接触实际工作
期刊
获得诺贝尔奖后,卢瑟福感慨:“这真是太妙了!我一生中研究了许多变化,但是最大的变化是这一次,我从一个物理学家变成了一个化学家。”   比尔·盖茨是从事IT业的当代世界首富,卢瑟福则是活跃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被称为“原子核物理之父”的科学家。把他们扯到一起,我们能看到什么呢?     大富豪身后的小富豪    “Windows”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产品之一,这个神奇的玩意儿改变了世界上许多人
期刊
和父母分别了几年,总是没有时间去看看他们。装修好房子的第一件事就是接老人们来住一段时间。  母亲打扮得整整齐齐来到了北京。我们上班的时候,母亲宁愿在家里给我们做饭。没有我们陪伴,她就喜欢和我的家、我的物品为伴。在她眼中,都市的繁华热闹,没有儿女的气息来得那么贴切。  母亲在我的家里很谦卑。我知道,慈爱,长久的思念,早已销蚀了她强烈的个性。强悍、泼辣,我幼年时熟悉的母亲的形象,无影无踪了。盐,先放还
期刊
“五四”除了作为历史事件本身的意义,很大程度成了20世纪中国人更新传统、回应西方文化挑战的象征。每代人在纪念“五四”、诠释“五四”时,都不可避免地渗入了自己时代的课题和答案……在思想文化领域,我们今天仍生活在“五四”的余荫里。  —— 陈平原,《走出“五四”》,1993年5月6日    人类历史上,有过许多“关键时刻”,其巨大的辐射力量,对后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你都必须认真面对,
期刊
鲁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而我则要说:“我们不应总走别人走过的路。”  多少人为了梦想,毅然决然地走上自己的路,身后留下深深的足迹。贝多芬若不是走自己的路,也许世上就不会留下G大调的最强音;比尔·盖茨若不是走自己的路,也许今天就不会有横空出世的微软。同样,奥巴马若不是走自己的路,也就不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位有色人种总统。这是这些伟人迈开自信的步伐,坚持走自己的路,才为后人留
期刊
进 步    ★ 我没有自信,我身上没有自信的基础。老实人身上有某种胆怯或者不如说有某种疏懒。我有更高意义上的信念,他不被我的同代人所理解。  ★ 没有目的就什么也不存在。  ★ 爱好快乐把我们与现时联系在一起,关心自己的拯救把我們推向未来。  ★ 纨绔子弟应该不停地渴求崇高;他必须在镜子前生活和睡觉。  ★ 对于一个成熟的男人来说,对生产的爱好应代替对消耗的爱好。  ★ 工作必然产生美德,朴实而
期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学时代。当我们翻阅历史,找到那些名人的中学记录,却发现并非如人们所想得那般耀眼。  爱因斯坦在中学时代喜欢数学,却被判定“一事无成”;“遗腹子”克林顿曾经是个“小胖子”,迟缓而笨拙;季羡林甚至曾经连报考中学的勇气都没有;网易CEO丁磊中学成绩也从未进入班级前10名;撒切尔夫人的学生时代倒是一路畅通,但也缺少了许多童年的乐趣。  这个世界是相似的。著名作家茨威格在中学时代便遇到过如
期刊
孟买理工学院的几名新生准备为这所名校编撰校友志。凭着校友会提供的一份名单,负责人费罗兹和伙伴们顺利地找到了二十年来大部分奖学金获得者。这些人此刻大都活跃在班加罗尔高新科技园区或外资银行之类的地方。  当然,也有人例外。尽管事先已有了心理准备,当费罗兹和同学们来到比哈尔邦一个普通村落时,还是不敢相信眼前的中年男子就是他们要找的维卡什。除了鼻梁上的塑料眼镜外,昔日化学工程专业高材生看起来与当地农民没两
期刊
0岁:唉!俺堂堂一个小帥哥,竟然头发眉毛全被剃光!听舅妈说这样有利于毛发的浓密成长——简直是歪理邪说啊!搞得对面床的小MM都不理我了。为了表示抗议,开始吐奶!  1岁:唉!头发终于长出来了——可是稀稀疏疏的,隔壁的李爷爷老说我是刚刚还俗,郁闷啊!  2岁:没有天理了啊!不就是因为长得帅么?老妈把我的头发编成了小辫子,开始把我当女孩子养了,为了表示抗议今天耍赖不去幼儿园了!  3岁:今天幼儿园的阿姨
期刊
有一件事可能会使你很惊讶:光是从事智力活动是不会令人疲倦的。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科学家试着找出人脑要工作多久才会感到“超过负荷”,也就是“疲劳”的科学定义。科学家发现当人脑活动时,流动的血液完全没有疲倦的迹象!但如果由正在劳动的工人血管中抽出血液,就会发现血液中含“疲倦毒素”以及其他疲劳产物。如果化验爱因斯坦的血液,会发现其中不含任何疲倦毒素。    脑力活动本身不会疲倦    就脑力活动来说,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