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数学本质使数学教学更有效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linu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数学教师要把握数学本质,加强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对数学美的鉴赏,对数学精神(理性精神与探究精神)的追求,使数学教学更有效。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数学本质;把握;有效
  在教学实践中,一线数学教师真正地意识到自身最欠缺的是对数学学科本质的把握。那么,数学学科的本质是什么呢?落实到初中阶段有哪些呢?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需要研究者能从很高的层面对数学有所把握,还需要研究者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定位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等都有所了解。
  一、数学学科本质一: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初中阶段所涉及的数学概念都是非常基本、非常重要的,“越是简单的往往越是本质的”。因此,对初中阶段的数学基本概念内涵的理解是如何学习数学、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恰当的数学观,真正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以落实的载体。基本概念教学非常重要,学生经历不同的学习过程将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达到不同水平。
  天安门、飞机、奖杯是轴对称图形吗?从生活的角度学生认为是,但是从数学的角度看,教材是通过天安门、飞机、奖杯引出对称现象,再将上述物体抽去非本质的属性(如颜色、材质),呈现为平面图形;对折后,发现折痕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从“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说法来看,是应该考虑图案但不需考虑颜色的 。例如:教材中的国旗:意大利、俄罗斯、加拿大、瑞士、丹麦这些国家的国旗是轴对称图形。美国、新加坡、中国、巴西这些国家的国旗都不是轴对称图形。奥运五环,颜色一环不同一环,但五环图案是轴对称图形。这里有一个从实物到图形、从立体到平面的抽象过程。准确地说,实物是对称的,但不是轴对称图形。再比如认识平行线的教学,在揭示平行线的特征后,出现一组欣赏图片,其中火车的轨道因为透视的原因,我们看到的笔直的轨道两边是不平行的,个中道理应该在欣赏后加以解说。严格地说,生活中并不存在真正意义的“平行”,无论列举什么例子,都有不够严密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将生活的实物看作数学概念在生活中的原型,并不是指特定的火车轨道。所以要从本质上引导学生从生活事物向数学原型进行提升。
  二、数学学科本质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
  数学基本概念背后往往蕴涵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的思想方法极为丰富,初中阶段主要涉及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呢?这些思想方法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呢?我们的基本观点是在学习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中落实。
  初中阶段的重要思想方法有:分类思想、转化思想(叫“化归思想”可能更合适)、数形结合思想、一一对应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集合思想、符号化思想、类比法、不完全归纳法等。 如《勾股定理的应用》这一章节,匹配选用了若一架长为10米梯子斜靠在墙上,若梯子顶端下滑1米,那么它的底端是否也滑动1米?在运用勾股定理顺利解决这一问题之后,教者对之进行拓展发散,出示探究题:有人说“在滑动过程中,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总比顶端下滑的距离大。”你赞同吗?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合作讨论中会发现可以取几个不同的顶端下滑距离仿照例题问题求解,比较后归纳结论。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交流发言,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画龙点睛的点拨告白:上述问题同学们尝试用特殊数字计算验证,这不但渗透了一般向特殊的转化,更重要的是可以发现说明一个命题错误,无需证明,只要能从反面举出例子即可;有人刚才提议将梯子完全直立与完全平放置地面,这些做法中巧妙的体现了特殊值的作用;有人取某些数值时,计算结果出现了开方开不尽的现象,在比较数值大小的过程中部分同学使用了计算器、也有少数同学估计了开方开不尽数的大小,指出举反例、特殊值、估算等都是我们学习阶段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数学学科本质三: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
  新课改已进入到了一个冷静思考的阶段了,有必要去思考:“课堂的表面繁荣是否掩盖了深层次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面对逐渐走向理性化的新课程改革,既要让课堂充满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又要学习真正的数学。归根结底还是数学学习的本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的思维方式是指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 学会“数学地思考”。不再强调是否向学生提供了系统的数学知识,而是更为关注是否向学生提供了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包括学生生活中的数学。
  初中阶段的主要思维方式有:分析综合,是最主要的数学思维方式,转化、逆向、比较、类比、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抽象到特殊、概括、猜想——验证,其中“概括”是数学思维方式的核心。新课标强调,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猜测和反思的探索过程,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认真揣摩,对于每一个新知真正在“重过程”上做足文章,认真钻研教法和学法,努力发展学生开放、理性的思维。
  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正确审题,排除干扰,让问题更加简洁明了,一些数学问题被描述成一定的场景后,多了许多与解决问题无关的内容,数学语言是通用、精确、简约的科学语言。数学语言可分为抽象性数学语言和直观性数学语言,包括数学概念、术语、符号、式子、图形等,它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服务于实践。们经常看到有的学生遇到一个实际问题时无处下手,当把这个问题化成数学模型时就马上能解决了,这其中一个关健的问题是学生不能把普通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我想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应把这件事当作一个重要的任务来完成——训练学生善于把普通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把普通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是比较复杂的思维活动,有时要把普通语言转化成数学公式;有时要把普通语言转化成数学中的几何模型。
  比如:《平行四邊形的性质》一节。
  教材原情境:由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除此之外,平行四边形还有什么性质呢?   探究:
  根据定义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它,除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它的边之间还有什么关系?它的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度量一下,和你的猜想一致吗?
  通过观察和度量,我们猜想: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下面我们对它进行证明。
  我们可不可以将书上的探究情境略微改动一下,变得相对开放些。即不提示学生度量,直接让学生思考猜想的正确性。
  改动后的探究:
  根据定义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并猜想,除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它的边之间还有什么关系?它的角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说明你的猜想正确吗?试试看!
  可以想象,学生的说明方法可能有以下几种:1.用刻度尺、圆规度量;2.直接证明;3.撕扯下来直接比较……
  当学生汇报后,教师不直接评价,而是交由学生去评价,学生自己去体会,度量存在误差,证明更加理性,而证明又离不开最初的猜想。最后教师适当总结。
  通过这样较为开放的设计,我觉得更能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
  四、数学学科本质四:对数学美的鉴赏
  能够领悟和欣赏数学美是一个人数学素养的基本成分,也是进行数学研究和数学学习的重要动力和方法。能够把握数学美的本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待数学以及数学学习的态度,进而影响数学学习的进程和学习成绩。数学的基本原则:求真、求简、求美。数学美的核心是:简洁、对称、奇异,其中“对称”是数学美的核心。
  五、数学学科本质五:对数学精神(理性精神与探究精神)的追求
  可以说,数学的理性精神(对“公理化思想”的信奉)与数学的探究精神(好奇心为基础,对理性的不懈追求)是支撑着数学家研究数学进而研究世界的动力,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研究世界的最原始、最永恒、最有效的动力。例如,自从古希腊时期,人们对欧氏几何的钟爱,使得古希腊人只关注数学的严谨的结构与其理性之美,而不关注现实的应用。正是在这种理性精神的支撐下。古希腊人能够探究人眼所不能看见的世界,研究遥远的天空;又是在这一精神的支撑下,在文艺复兴时期提出了惊世骇俗的转变——从“地心说”转变为“日心说”;还是在这一精神的支撑下,在19世纪上半叶提出了“非欧几何”——罗巴切夫斯基几何(简称“罗氏几何”),以及后续的黎曼几何(简称“黎氏几何”)。
  参考文献:
  陈厚德.有效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中国典籍《孟子·公孙丑上》中有“宋人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的典故,这则故事广泛见于中国小学的语文教材中,意在提醒人们:“违反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但现在,成千上万被这则典故“教育”过的中国家长,正使出浑身解数像“嫌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的“宋人”那样,挖空心思想着如何才能“把秧苗往高处拔拔”,以便自己的孩子能在竞争激烈的小学乃至幼儿园脱颖而出。  秋季即将开学的小学一年级,现在已
作文教学是长期以来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如何搞好作文教学,更是人们呼吁已久、期待已久的事。为了写好作文,老师,学生都上下求索,备尝艰辛。有的主张多写多练、熟能生巧:有的主张由说到写,降低难度;有的主张作文指导课生动活泼,让学生愉快作文;还有的主张评议作文多就少改,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快乐。这些都不失为作文教学的好方法,也的确使作文教学大为改观。但是能否把这些都浓缩起来,使作文教学再上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山东省宁阳第一中学作为鲁西南一所农村县域高中,实行课改以来,立足学校实际,在国家课程方案的框架下,以课程引导学生创新,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加以整合,构建了基础课程、德育课程、校本课程和实践课程立体化课程体系,努力实现基础型课程校本化、拓展型课程多元化、研究型课程自主化,努力让每一个生命都能绽放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从教十几年来,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学生不喜欢写作文或者害怕写作文,甚至胡编乱造,难以表达真情实感。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
时下,对于教师来说,听得最多的就是新课程、新理念。各级教育部门也经常性地开展走进新课程的培训活动,组织新理念下优质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等一系列教育研究活动。这是国家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教育灌输的新鲜血液。它犹如一股春风,让我们基层教师不断感受到教育那股清新的味道,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如今的教师,真的不能是一根粉笔走天下,传统意义上说的一桶水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现在孩子的需要了。现在的我们,要争当一个优秀
前不久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英语新课程改革培训。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我认识到了英语课改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我深深体会到了新课程的理念:是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以全新的课程生态观刷新着传统教学理念,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连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一并纳入课程目标体系中。  教育家汪广仁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
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绩有密切关联。读书成才活动是一项关系到祖国的未来、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利在当代,功于千秋。阅读让教育更美丽、更乐观。阅读是所有课程的核心和基础,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只有在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得以形成。新课程要求小学生阅读量150万字。我们希望儿童大量阅读,而不是让孩子整天在课本里打转,而是快乐地阅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然
5月8日至11日,教体局统一组织我们一行47人到杭州考察了4所学校。时间虽短,收获颇丰。尤其是他们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精湛细致的管理模式、丰富多彩的课程拓展,给了我非常大的触动。12日上午回校后,我立刻组织学校领导干部结合“平度教育发展”大讨论,一起分享了考察的收获。  一、我的收获  (一)大刀阔斧的课程整合 浙江将地理、生物、物理、化学四门课程整合为一门“科学”,历史与社会实践整合为“历史与社
[摘要]目前我国教师工资制度是按照职称和薪级决定的,一个教师的职称和薪级确定了,其基本工资就定下来了。教师的学历特征、地区特征、地域差异等方面因素对教师工资影响显著。  中小学教师,是社会上众多职业中的一个,从业人员众多。2011年,全国共有中小学专任教师1068.6万人,占当年从业人口的约1.40%,占3000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原则,中小学教师是完全的财政供
在新课改的教学活动中,历史科教学也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将陈述性的答案告诉学生。下面,以《鸦片战争》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教改心得。  在讲述这一课前,我让学生先收集材料,课中分正反两方开展辨论赛。议题是:如果没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还会爆发吗?  正方:我觉得即使没有虎门销烟,英国也照样会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因为在19世纪上半期,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