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声带曲霉菌病四例分析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love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耳鼻咽喉科真菌感染多见于鼻窦、外耳道,发生在喉的真菌感染少见。原发于声带的真菌病还没有被广泛认识和报道,发现时易误诊为喉部其他疾病而延误治疗。本文就声带的曲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ARIA)自2001年在临床应用以来,对认识上、下呼吸道的相关性以及提高变应性鼻炎(AR)的诊治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2008年4月发表的ARIA 2008修订版(ARIA 2008 update)在介绍了近年有关AR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AR的治疗策略,主
坏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gfasciitis,NF)是一种爆发、致死性软组织感染性疾病,常见于腹部、会阴、四肢等部位,发生在头颈部的临床少见,现将我科收治1例报道如下。
目的探讨siRNA(小干扰RNA)重组慢病毒介导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因沉默对喉鳞癌侵袭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将MMP-2基因siRNA的重组慢病毒(MMP-2-RNAi—Lentivirus)转染喉鳞癌Hep-2细胞,并运用蛋白印记法检测Hep-2细胞MMP-2基因的蛋白表达;通过博伊登(Boyden)侵袭小室观
微创外科新技术给头颈肿瘤的外科治疗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受到广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的广泛关注。激光手术、内镜手术等微创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良性疾患的治疗;恶性肿瘤由于侵袭广泛且易转移和复发,这些肿瘤能否采用微创技术,成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关注的焦点之一。
期刊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AR的治疗原则包括变应原回避、药物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对患者的宣教。毫无疑问,避免暴露于变应原是AR理想的防治措施,但通常难以做到。以第2代抗组胺药和鼻内皮质类固醇为主的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对症治疗方法,
第22届欧洲鼻科会(22nd Congress of Eurpean Rhinologic Society,ERS)暨第27届国际鼻部感染和变态反应会议(2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Infection & Mllergy of the Nose.ISIAN)于2008年6月15—19日在希腊克里特岛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7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内容比较丰
人类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是独立于细胞核染色体外的基因组,存在大量的多态性位点,位于mtDNA复制控制区的D—loop序列因不编码蛋白,进化过程中选择压力相对较小,因而具有较其他区域更高的变异,有利于对亲缘关系较近的群体进行研究。mtDNA为严格的母系遗传,通过对mtDNA差异的分析可以重现人群的母系进化史。mtDNA的突变率较高,
目的应用改良Contour试验测试听力正常与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的响度增长,探讨改良Contour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26耳)听力正常儿童、25例(25耳)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采用临床对照试验用改良Contour试验进行响度测试。在初测2~3周后进行复测。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听力正常组、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组间(F=1386.32,P值<0.001)及不同响度分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