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国外代购“抗癌药”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shen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手术与否,大多数癌症患者都需要抗癌治疗。药物很多,有国产的,有进口的。由于有些进口抗癌药价格昂贵,又不能进入“医保”范围。于是,一些家属开始寻求国外代购抗癌药,不管是欧洲的、美国的,还是日本的、印度的,只要医生和其他患者说得出来的抗癌药,家属总能想方设法从国外购买回来给患者使用。
  对于罹患癌症的人来讲,寻医问药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以前,寻医问药的途径大多是患者看到医院病、医生处方、药房拿药的传统方式。现如今,寻医问药的途径、范围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许多人不是在网络上购买药物,就是托亲戚朋友到国外代购药物,尤其是代购“抗癌药”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其结果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代购”抗癌药愈演愈烈
  国外代购抗癌药之所以从无到有并呈现增长趋势,首先是因为当今高度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即便是非医学专业人员也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电话等各种渠道获得最新药物信息。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抗癌药进展十分迅速,特别是各种新型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的不断涌现,给癌症患者带来了新希望。而相对于国内来说,这些新型的靶向治疗药物在欧美国家或港澳地区“上市”通常早于内地(存在时间差),治病救人刻不容缓,于是,国外和港澳求购抗癌药成为唯一途径。另外,即便是已经上市的某些新药、特药,往往不能进入“医保”范围,国内价格又大多高于国外和港澳(存在价格差),国外和港澳求购药物既能减轻经济压力,又能缓解患者的痛苦,所以,托亲戚朋友国外和港澳代购抗癌药的趋势愈演愈烈。
  代购抗癌药存在“风险”
  虽然说托亲戚朋友国外和港澳代购抗癌药能够解决一些患者的燃眉之急,但是,这种代购方式常常会隐含各种风险,甚至会遭遇很多麻烦。药品毕竟有别于普通商品,关系到患者的生存健康,这决定了药品市场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尤其是抗癌药多为处方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购药的具体要求、流程也不尽相同。再则,抗癌药品种繁多,某些药物有严格的适应证。例如,克唑替尼适用于ALK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易瑞沙、特罗凯的获益人群为EGFR基因突变肺癌患者。曾有一名患者听说同乡用克唑替尼治疗肺癌获得奇效,便自行请朋友到国外代购该抗癌药,结果,医生告诉他,同是肺癌病理类型有不同,相同的病理类型还有基因突变差异,克唑替尼并不适合他,无奈,他只好将花巨资购买的克唑替尼低价转让他人。
  其实,除了“药不对症”之外,国外代购抗癌药的最大风险是买到假药、劣药,患者不仅损失不菲的金钱,更重要的是丧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期。有患者家属托人到某东南亚国家购买价格约为正规进口药品1/10的“抗癌药”,当时,医生曾劝导他们不要贪图便宜随意购买抗癌药,可家属没有理会,结果,用后不但无效,反而产生严重不良反应。此后,家属将药品送有关部门检测,确认为假药、劣药,家属后悔不已。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网络上热销的“进口”“抗癌药”很多,其中鱼龙混杂,一些仅是1元钱的“润喉片”却变身成6000元的进口“抗癌药”,大家难辨真假,风险也很大,需要警惕。
  希望不远的将来国内外新特药上市的时间差、价格差能够越来越小,让广大患者享受到医学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成果。
  支招 托亲戚朋友国外代购抗癌药必须谨慎,决定前最好找专科医生咨询购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遵从医药市场秩序,充分了解购药的要求流程,做好相应准备,并到正规的医院、药店购买,以避免假药、劣药风险。此外,不要轻易从综合性门户网站链接的销售“药品”的网站,以及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的销售“药品”的网站上购买抗癌药,也不要轻信媒体上的药品广告宣传而邮购抗癌药。
其他文献
血管遍布身体的各个部位,承担着为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运送氧气和养分,并带走代谢废物的重任。血管一旦出了问题,不论是狭窄了、堵塞了,还是破裂出血了,都会直接威胁到我们的健康。我们该如何保护我们的血管,避免发生血管病?一旦患了血管病,该怎么治疗?近日,本刊特邀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冯睿做客新浪微访谈,就血管病防治的相关问题与网友交流互动。本期节选微访谈部分精华内容,与广大读者分享。 
新认知 人们普遍认为,癌症病因不明,无法预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癌症除与患者对某些致癌物质的“易感”性有关外,主要与不良生活方式相关,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远离癌症的威胁。  癌症是可以治疗的疾病,手术、放疗、化疗等都确有疗效,一些患者甚至有可能被治愈。但是,无庸讳言,如今癌症真正能被治愈者终属少数,多数患者难治愈。因此,对于癌症,关键仍在于预防,能不生癌,自是上上大吉之事。
自2012年底至今,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华东等地已多次遭遇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天气。以2013年1月为例,上海的雾霾日多达14天,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其中有6天为重度污染;而在雾霾“重灾区”北京,1月份的雾霾日更是多达25天。2013年1月13日,北京城区PM2.5值甚至一度逼近1000,为六级严重污染中的“最高级”。与此同时,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日益显现,全国各地
生活实例  65岁的蒋阿婆无糖尿病家族史。可近2个月以来,她突然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糖尿病早期症状,无奈,她在丈夫陪伴下去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医生給她化验了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分别为11.6毫摩/升和20毫摩/升,被诊断为糖尿病,于是,她接受了正规的“降糖”治疗。可是,经过2个月的治疗,蒋阿婆的糖尿病症状不仅未得到满意的控制,还出现了腹部隐痛、腹胀、皮肤发黄等表现。  不得已,蒋阿婆只
食盐属于调味品  众所周知,盐的味道是咸的。咸被称为五味之首。人们喜欢吃咸味,可以说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长期茹毛饮血生吃肉食体验咸味的遗传。根据《易经》的提示,咸的本意是“受伤”,意思是一把“戈”(刀具)在“人”身上划了个“一”字,然后古人会用“口”舔食伤处,从而尝到的鲜血或者体液的味道,这种味道被定为“咸”味。其实,这种咸味的本质是钠离子对味蕾的刺激。感受咸味的味蕾长在舌尖和舌头两侧的前半部,可以说
中国人口味偏重,饮食中盐的使用量过多,有句俗话讲“好厨子一把盐”,就是明显的例子。目前国人每天食盐平均摄入量为12克,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值的2.4倍。因此,很多心功能不全、高血压、肾病、肝硬化腹水患者难以忍受低盐饮食,平时饮食中盐稍微少一点就觉得没有食欲,以至于依从性差。其实,只要能多花些心思,注意以下几点,清淡饮食也可以很好吃,健康、美味都能兼顾。      左右兼顾:提高低盐饮食的依从性 
对刚出生的婴儿来说,母乳是最理想的食品。不少新妈妈刚下产床就迫不及待地想喝催乳汤,希望立刻让宝宝吃上又好又多的母乳,也让自己成为名符其实的“奶妈”。如今,网上也流传着“月子催乳汤”,不少新妈妈也想尝一尝。曾有一位新妈妈擅自服用了含黄芪、党参、高丽参等补血补气的“月子催乳汤”后,导致产后出血。中医认为,喝催乳汤不能操之过急,要根据产妇体质辨证,循序渐进地制定“月子催乳汤”和药膳方案。  新妈妈:循序
我国人群乳糖酶缺乏发生率为75%~95%    牛奶及其制品被全世界公认为优质钙和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其营养成分齐全、组成比例适宜、容易消化吸收。牛奶中乳糖含量约为 5%,乳糖在肠道经乳糖酶水解为半乳糖及葡萄糖两种单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为机体提供热量;同时,乳糖酶有调节胃酸、促进胃肠蠕动和促进消化液分泌的作用;还能促进钙、铁、锌等矿物质吸收,抑制腐败菌生长。令人遗憾的是,不少人小肠黏膜乳糖酶缺乏
在医院门诊,经常遇到一些50岁左右的女性,主诉很多:白带少了,小腹胀了,腰也酸,头也痛,心也烦……如果医生追问主要有什么不舒服,她们往往会支吾起来。这些更年期病人,实际上是遇到了性生活问题。  绝经女性如何获得和谐的性生活  钱卫康  “50性”,奏响不和谐音  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不一样,因为卵巢“退休”得比较早,因此女性差不多有1/3的时间处于卵巢功能衰退阶段。没有卵巢支持,就没有雌激素、孕激素
生活实例:李小姐最近感冒了,发热、怕冷、打喷嚏、喉咙痛、咳嗽。由于工作忙请假不方便,她便去药店买药服用。以前,李小姐曾患过化脓性扁桃体炎,此后,凡遇到喉咙痛,李小姐总是吃点头孢类抗生素,病情很快好转。可是,如今抗生素限售,需凭处方才能购买,于是,李小姐根据网友的推荐,购买了牛黄解毒片、双黄连口服液等清热解毒中成药。因为据说这些清热解毒中成药可以代替抗生素。这是真的吗?  清热解毒≠抗菌消炎  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