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域外音乐观察与研究中,音乐人类学的研究观念与方法无疑是处于主流地位的,无论是文化比较,还是田野调查,基于一种文化价值平等的对外观察与内省正是中国音乐学科建设与发展
【机 构】
:
扬州大学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华东师范大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域外音乐观察与研究中,音乐人类学的研究观念与方法无疑是处于主流地位的,无论是文化比较,还是田野调查,基于一种文化价值平等的对外观察与内省正是中国音乐学科建设与发展在当下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通过国内学者在中外音乐文化传播及比较的相关研究和对世界各国音乐的个案研究的两个维度进行了梳理与考察,认为从整个音乐学学科建设的要求来看,目前国内在世界音乐及其相关学术实践仍仅处于起步阶段,时代的知识需求要求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在观察与研究的进程中逐步实现从道听途说到实地审视,从被观察对象转变为观察主体和表述主体,从关注知识到关注知识生产与知识创新的转变意识,中国学者的音乐人类学域外研究对于音乐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也将日益凸显.
其他文献
1945年,新加坡恢复和平,战后急速增长的中国影片观影需求以及国内电影的低落、运片不便等原因共同造就了新加坡“影片贵如金玉”的局势,让南洋观众“久无国产片可看”.(1)另
一、“夜上海”的形成与rn电影最初的放映空间rn技术的进步不断改善人的生活,现代传播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既有的城市结构,也改变了人对于时间空间的认知.人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
本文总结了中央戏剧学院自1978年以来逐步形成的“融通理念”与“阶梯式训练”结合的编剧人才培养模式.戏剧影视编剧人才的培养是有规律可循的:“融通理念”以人文素养和艺术
当下,数码、技术、媒介的联姻正深刻而广泛地改写与创新着媒介的形态.作为其典型产物之一,科幻题材互动电影近年来逐渐崛起,将科技、想象、叙事与互动的优势交融发挥.rn科幻
作为中国科幻电影之滥觞,20世纪80年代的科幻电影在与彼时特殊社会语境的互动中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风格与文化身份,其发展可概括为“两个阶段、三重人物、三大主题”.80年代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