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痘接种术的发明和传播对中医药防治烈性传染病的启示

来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ic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痘接种术预防天花是中医学长期实践经验的结晶,也是烈性传染病人工免疫的先驱。人痘西传与牛痘东传,成为中、西医交流史上的辉煌篇章。该文简要回顾了人痘接种术的发明和传播,重新挖掘人痘接种术的发明和传播对中医药防治烈性传染病的启示意义。启示有三:其一,人痘接种术防治天花是中医学辨病论治的杰出成果,启示中医药的诊疗实践除了辨证论治外,辨病论治同样值得充分重视和全面挖掘。其二,人痘接种术不断走向规范化、标准化为其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说明中医药传统诊疗技术/手段值得珍视,但迫切需要走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之路。其三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对不同中成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反应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SinoMed数据库、PubMed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0年2月。首先按预先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然后采用Cochrane系统5.3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的RCTs进行质量评估。紧接着采用Gemtc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STA
目的探讨金边蚂蟥活性成分水蛭素对大鼠NRK-52E细胞尿酸盐转运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0.01、0.1、1、5和10mg·mL-1)水蛭素处理大鼠NRK-52E细胞,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水蛭素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将细胞分为正常组、黄嘌呤组(200μmol·L-1)、水蛭素低(0.01 mg·mL-1)、中(0.1 mg·mL-1)、高浓度组(5 mg·m
目的回顾性研究中华医典中清代治疗胸痹中药处方及症状,分析清代中医药治疗胸痹核心症状、核心药物、配伍规律和常用方药特点。方法复杂网络分析法将每首方剂中的症状、中药名、作者、书名数据录入Microsoft Excel 2010表格中进行频数、频率、累计频率分析,使用复杂网络方法挖掘清代治疗胸痹的核心症状以及常用药对,并用雷达图对中药四气五味、归经进行处理,并对药物功效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257条,纳入213条。运用多维检索查询分析得出:清代胸痹核心症状是胸痛、肩背疼、胸闷、咳嗽、咳痰、喘息、短气,
通过对中药复方脑泰方整体功效、有效组分和现代药理研究的文献调研,利用cytoscape进行网络构建,剖析脑泰方各有效组分之间的关联性及“君、臣、佐、使”配伍关系,探讨其对“气虚血瘀证”疾病网络的干预效应。中药复方脑泰方由黄芪、川芎、僵蚕和地龙组成,药效物质基础为黄芪多糖、黄芪甲苷、川芎嗪、阿魏酸、蚓激酶、草酸铵和白僵菌素等,其益气活血功效与抑制神经细胞铁死亡、增强神经细胞抗氧化能力、减少神经细胞凋亡等现代药理作用有较大的关联性,有效组分经由JAK/STAT、PI3K/Akt和NF-κB等多条信号通
目的对中国的6种红树类海桑属植物进行DNA条形码研究,为该属植物鉴定、资源保护、合理开发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核基因ITS2片段及叶绿体基因片段psbA-trnH作为DNA条形码,对分布在中国的海桑属植物进行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和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经CodonCode Aligner拼接获得叶绿体psbA-trnH基因间区序列和核ITS2序列,用软件MEGA6.0进行相关数据分析,构建NJ(邻接)树。结果我国6种红树类海桑属植物的ITS2序列间存在明显差异,psbA-trnH序列间也存在一定的碱基
目的探讨房氏天灸1号及其联合复方联苯双酯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为房氏天灸1号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肝损伤模型组、复方联苯双酯组、天灸组及天灸联合复方联苯双酯组,通过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建立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天灸及给药48 h后,采血、取肝,计算肝体比,制备肝组织匀浆和肝组织切片,ELISA法检测肝匀浆液中MDA、GSH含量和SOD活力及血清ALT、AST、ALP、IL-6和TNF-α含量,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损伤模型大鼠
咳嗽的病因病机十分复杂,其中湿热咳嗽在我国南方尤为多见。湿热二邪交织成复杂的矛盾体,清热碍湿,化湿助热,这决定了湿热咳嗽治疗的特殊性。本文总结了杨宇教授对于湿热咳嗽的治疗宜忌,即宜宣展气机、分消湿热、燥运脾湿,忌苦寒冰伏、敛肺止咳、辛燥伤阴。杨宇教授根据四诊尤其是舌象的细节差异,将湿热咳嗽分为湿重热轻、湿热并重、热重湿轻三种证型,分别主以三仁汤、甘露消毒丹、麻杏石甘汤合甘露消毒丹,疗效确切,其经验可供同道借鉴参考。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对新冠肺炎患者失眠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3月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南一区住院的新冠肺炎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64例,脱落2例,实际完成62例。试验组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耳穴压豆,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耳穴选择单侧耳,取心、神门、交感、神经衰弱区、上肺、下肺、平喘穴等穴位。每周两次,共观察14天。经失眠量表总分测评失眠疗效,焦虑自评量表探索性观察。结果患者一般资料中氧疗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x2=12.579,P=0.000);干预前后两组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
目的分析40年来中医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趋势。方法检索知网、维普、万方自1980年1月至2020年10月已发表的中医药治疗BPH文献,应用VOSviewer与CiteSpace,通过合作网络、关键词聚类、关键词共现等方法对文献的发文年代分布、作者、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获得文献2394篇,形成13个主要聚类标签,共包含作者3985位,研究现状主要围绕证型、中药方剂、疗效评价、临床研究;研究趋势包括治疗目标与治疗理念的转
患者临床结局报告(PRO)侧重于近代心理学概念和策略,对目标受试者的主观体验、本体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疾患诊治满意程度予以综合评价;这过程所体现的“以人为本”思维与传统中医经典理论相吻合,故PRO在传统医学研究中日趋受到关注,是当前中医临证与效应评析至为关键的内容之一。本文围绕上述核心问题在PRO的定义及溯源、PRO的测评要点和价值、PRO量表的评译和泛文化编制、中医临床效应测评及PRO量表的应用、PRO量表的建构及中医临床实践模式优化等方面展开论述,并就PRO国外量表的引进及特性考评、中医PRO量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