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湘在初中快速跑教材中拓展的实践研究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tll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莲湘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间地方特色,由民间创造,简易耐用、经济实惠,是深受当地人民喜爱的有体育色彩的舞蹈工具。它不仅能强身健体,发展体育舞蹈,而且能陶冶情操。当前体育课程改革强调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而莲湘作为一个舞蹈工具,很受学生喜爱,适合体育教学的条件。因此,我们从富有特色的民间体育舞入手,把蕴藏在民间的体育舞蹈进行挖掘并加以利用,与教学内容资源全面整合。利用莲湘作为道具,一物多用,引导学生进行各种跑的趣味活动,用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促进相互协作。
  拓展一:反应跑
  方法是学生每人一根莲湘,两人一组面对面错肩相距两米站立,左手扶莲湘使其在体前适当的位置直立,人站在莲湘的右后侧,并做好去抓对方莲湘的姿势;听到老师“预备—抓”的口令后松开自己的莲湘,快速跑到对面,想方设法力争在对方莲湘不倒地的情况下抓住莲湘(不能故意用力推倒自己的莲湘)。这种快速反应跑地练习,能提高学生兴趣和反应、动作的速度,对起跑效果的好坏起着重要的作用。
  拓展二:合作跑
  方法是学生横队站立,十人共持九根莲湘,使每人手持两根(两边同学除外)横放在胸前向前跑。要求手持的莲湘在跑的过程中不能松开,并且每排学生要保持横队队型。这种跑地形式不像正规的快速跑,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依靠多人的默契合作。在这里,速度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多人之间的密切配合,只有最和谐的配合,才能获得成功。在这一活动中,无论哪一组获得成功或失败,学生都会体验到相互合作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拓展三:接力跑
  方法是学生分成若干队,每队一根莲湘,要求每个队员都要将莲湘交到下一位队员的手中,以最后一名同学先到终点为第一名。要求跑的总距离固定,但允许同一组学生每人可以跑不同的距离,起差距限制在正负十米之内。这种跑突破了以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传统做法,为速度快的学生提供了发挥自己优势的机会,也激发了速度慢的同学加强跑的愿望。在这个拓展中,学生有了认识自己角色的机会,即跑步快的同学担的责任更多,而跑步较慢的同学需要坚持更多的锻炼。
  拓展四:障碍跑
  方法是以莲湘作为道具,摆放在跑道上,间距大于步长,学生在跑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能力调整莲湘的间距。这样个子高或矮的学生会感到障碍跑具有挑战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速度、灵敏等能力,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
  拓展五:负重跑
  方法是跑得快的学生比小组中跑得较慢的学生多拿一些莲湘进行速度比赛,这样原来奔跑速度快的同学较之速度较慢的同学未必有优势,此时有些原来奔跑速度较慢的同学的体能优势便显示出来了。这样的话,无论原来跑得快的,还是跑得慢的,都重新站到同一起跑线上,增加了游戏胜负的不确定性,从而让跑得快的同学有了
  挑战性,而跑得较慢的同学则提高了跑的兴趣。
  拓展六:学生自主选择练习手段
  方法是有些学生选择跳“打莲湘”舞蹈三分钟,有些学生选择用额头顶莲湘,有些学生选择以莲湘作曲棍球棒,有些学生选择莲湘作高尔夫球等。同学们用不同的运动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莲湘给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快速跑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速度素质才是教学的目标,只要有利于学生提高奔跑能力的一切手段都可以进行大胆的拓展。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快速跑练习的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
  在这些拓展案例中,教师试图通过莲湘这一道具,激发学生参加快速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能较好地解决学生喜好体育运动但不喜欢那种枯燥乏味的反复跑、计时跑等练习方式的矛盾,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快速跑练习中。
  对民族传统运动项目的改造,主要改造器材用途。莲湘不但可以拿来跳民族舞蹈,还可以用于现有体育教材中作为器材,从而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民族传统项目进行改造,重要的是要以整体健康观为指导,而且应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皋市丁堰镇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生物炭和纳米零价铁(nano zero-valent iron,nZVI)2种吸附剂对鸡粪中温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以寻求适宜的吸附剂及其添加量。【方法】采用中温(35±1)℃恒温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越橘组培苗在盐胁迫下生长和Na+、K+含量的变化特点及耐盐性差异,为筛选耐盐越橘种质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以我国长江流域产区及西南产区主栽的3个南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脱节现象,这一现象在农村特别严重。为此,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树立“大课程观思想”,站在更高的层面来解决中小学数学的教学衔接问题。本文扼要阐述了解决这类问题的几个切入口,以期能对广大教师有所启示。  一、关爱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刚步入初一学习的新生,对过去的同学、老师总有一股留恋之情,如何使他们自觉接受新老
【目的】研究林窗面积对桉树林分内格木生长、形态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探寻适用于桉树与珍贵树种格木混交的种植方式。【方法】在广西凭祥市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林区,以桉树人工
【目的】分析添加秸秆对长期不同碳氮管理土壤团聚体尺度激发效应的影响,为揭示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SOC)固持能力的内在影响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02年开始的长期定位试验中碳氮管理水平不同的2种供试土壤(S_0N_0.秸秆不还田+不施氮肥;S_1N_1.高量秸秆还田+高量氮肥(240 kg/hm~2))为材料,采用室内恒温培养试验,利用干筛法得到3种粒级的团聚体(粗大团聚体、细大团聚体和微
【目的】探究青海祁连圆柏林乔木层碳密度空间分异特征,为青海祁连圆柏林的科学经营和碳库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青海祁连圆柏6个不同的分布区域(德令哈柏树园、都兰
【目的】研究甘南亚高山5种不同典型森林生境下地表步甲的群落结构、分布特征及多样性,探究地表步甲对森林生境的选择倾向,为甘南亚高山区生态环境监测及地表步甲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