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立本及其父兄

来源 :妇女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c198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绘事重视师资传授,还讲究家学渊源。其实,父子相承就是师资传授最便当的方式。六朝时代,著名者如东晋的戴逵及戴勃、戴颙,宋齐的陆探微及陆绥、陆弘肃,梁的张僧繇及张善果、张儒童,这些都是南方的。稍后,北方也有了名垂青史的父子画家,如隋唐的尉迟跋质那和尉迟乙僧,阎毗和阎立德、阎立本。论到绘画造诣,南方的三组是父胜于子,北方的两组是子胜于父。而在北方尉迟氏和阎氏之中,阎氏父子更加重要。
  阎氏籍贯榆林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这是个传统的名门望族,从东汉起,便世为显宦。阎毗七岁,就袭爵石保县公,“及长,仪貌矜严,颇好经史”“能篆书,工草隶,尤善画,为当时之妙”。于是,有了让北周武帝招为驸马的荣耀。隋代北周,阎毗仍受宠信,做了不少事情,但令他名垂青史的,主要还是宫室营造、水利建设及工艺制作,古人说他“有巧思,绝世过人”。
  阎毗既然以工艺知名,立德、立本兄弟也“早传家业”“机巧有思”。立德是初唐重臣,历任尚衣奉御、将作少匠、将作大匠、工部尚书等职,为宫廷设计制造过舆服仪仗,主持了高祖献陵、太宗昭陵、襄城宫、翠微宫、玉华宫的营建,从征高丽,还填道造桥,立下战功。死后,享有陪葬昭陵的殊荣。立德绘画长于人物及宮室题材,与其弟立本齐名,画过《职贡图》《王会图》《文成公主降番图》《玉华宫图》等,和阎立本一样,作品常与当时的政治生活联系密切。
  阎立本在高祖时做过秦王府库直;太宗时,任主爵郎中、刑部侍郎;高宗时,担任将作大匠、工部尚书、右相。他是初唐声誉最高的画家,人物、山水、鞍马兼擅,写真尤受推崇。立本的绘画除得益于其父之外,还取法张僧繇、郑法士。传统中国画的造型主要靠线条,立本则变以前如春蚕吐丝般的匀细线条为粗细有致,使之能更完美地传达神态、刻画形象,兼以设色古雅沉着而有变化,“六法备该,万象不失”,令“丹青神化”,而为“天下取则”。立本一生创作甚丰,能施之绢素,又可绘于墙壁,仅《宣和画谱》著录的御府藏品就有42幅,但年代湮远,其作多已无存。现今题为阎立本的绘画还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图》《职贡图》等,当代美术史家对《步辇图》的看法还稍许整齐,而对另两幅却有较多的争议。
  《步辇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带有明确的肖像画性质,将太宗皇帝的睿智威严、礼官的端庄肃穆、使者的恭谨敬畏、宫女的柔顺美妙都刻画得很成功,其中,最有神采的是太宗皇帝和禄东赞。
  《历代帝王图》又称《古帝王图》,是幅长逾丈五的图卷,北宋以来,流传有序,后为梁鸿志转售美国,现藏波士顿美术馆。此作共绘出十三位皇帝。此作的形象刻画相当成功,透过人物表情及姿态的描绘,令人物的性格特点披图可见,这在更早的画迹中,还未曾发现,代表了初唐人物画的最高水平。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总怀着浓厚的大国心态,常常希冀四方不断献贡,万邦永远来朝。朝贡的确能带来异域物产,但与经济利益比较,帝王更看重政治功用,因此,对朝贡的回赐往往远多于所献。升平由朝贡体现,国威借回赐宣扬。这样,不管国家强盛与否,表现职贡就成了国家绘画的重要内容,历久不衰。在中国绘画史上,阎立本最著名的作品是《职贡图》。而那时的中国,经济文化高跻世界顶峰,确实有四方献贡,万邦来朝的盛况。
  画史说,阎立本是祖述张僧繇的,但阎对张的倾倒却有一个过程。唐人笔记称,阎立本到荆州去看张僧繇的画迹,第一天,说:“定虚得名耳。”次日,又去,看出门道,说:“犹是近代佳手。”第三天,再去,佩服至极,说:“名下定无虚士。”于是,对画坐卧留宿十日,仍不忍离去。不过,他对张也有“反叛”。那时,佛道两家为争夺正统地位,辩难不休,矛盾尖锐,张僧繇画过一幅《醉僧图》,道士常以此讥笑和尚,众僧深以为耻,就凑出数十万钱,请阎立本画了一幅《醉道士图》。
  阎立本的作品确实高妙,但其画名却是由皇帝“炒作”起来的。根据柳宗元的记述,阎画了一幅《宣王吉日图》,太宗亲为题字,朝中议论纷纷。在洛阳,太宗以之出示群臣,称为“越绝前世”,忽然又藏到衣袖里,笑眯眯地和大家告别。从此,阎立本声誉鹊起。
  高宗时,阎立本当上右相,左相姜恪本系武将,屡立边功,而阎毕竟是画家本色,虽有“应务之才”,但“非宰辅之器”,故时人讥嘲“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
  用画家做宰相,那是皇帝的荒唐,对阎立本的辅政也不必期望成就。不过,应注意的倒是画家的地位。在唐以前,画家常被视为画工,这与其承命而作及作品的政治功用直接联系。画家地位的提高取决于画家和作品的独立品格,这种独立品格形成气候,在中国还要等到宋代。
  编辑/豆角
其他文献
在山西省忻州市庄磨镇有个连寺沟村,村西有高大蜿蜒的群山环抱,主峰形若饱满的蟠桃,名曰桃桃山,其下隐有古刹伞盖寺,村庄以一条山沟与伞盖寺相连,于是得名连寺沟。  从连寺沟村向西沿着曲折的盘山路一直攀升,便来到了伞盖寺。这条路紧邻深沟,宽窄无常,起伏不定,太原的侯大哥开车拉着我和另一位身宽体胖的刘兄就好似探险般向前缓慢挪动。车窗外千沟万壑的黄土山塬显得坚实厚重,被浓密林丛覆盖的山涧给人深不可测的凶险感
阅读乌镇历史,发现一个有趣现象,近现代,乌镇人走出小镇、走向上海、走到全国而成名成家的特别多,而且一个人闯出去了,随之带动一批人,形成一个传帮带的好传统。单从茅盾的表叔卢学溥开始,由他带出了茅盾,而在茅盾影响下,又带出了沈泽民、孔另境、王会悟等。乌镇冶坊主沈和甫是个儒商,在他的支持带动下,汤国梨毅然走出乌镇,走向大上海,成就一代诗人。  在乌镇西栅重建的江南园林水居,建有孔另境纪念馆,与茅盾纪念堂
一个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有任何困难都向父母开口,小儿子却沉默寡言,从来不向父母提要求,很乖。  大兒子第一年高考分数不高,复读一年比第一年还低,终究没读上理想的大学。  小儿子第一年高考也失利了,也要求复读。但父母觉得有大儿子的前车之鉴,没必要花那钱。一向顺从的小儿子第一次犯起倔来,父母无奈应允,脸色却不甚好看。  第二年,小儿子终于考到理想的分数,考上不错的学校。正好,大儿子也大学毕业了。但这并
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性是好事。如今,一方面年轻人面对的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啃老现象依然存在。  但是,培养独立性又有一些常见的误区:对溺爱和过度保护的矫枉过正,过早撤除关爱,让孩子在心理和现实技能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孤独地面对困境。这样也许可以逼迫孩子提高现实能力,但是从心理层面来看,得不偿失,很可能形成所谓“假性独立”:看似坚强无畏,实则迷茫脆弱,同时往往伴有人际关系障碍。  真正的独立,首先要
桃木摄  窗台花园也是花园,咫尺芳草,四季风光。  窗台空间有限,大盆大株花放不下三两盆;小盆花倒可以摆方阵,但多肉微型盆景只宜近赏,不可远观,美化房间效果不强。  何不请出将要扔掉的瓶子,其实大部分花草都可以试试瓶式养法,从木本到草本,乃至多肉仙人掌。就用一次性废瓶子,二次利用低碳环保,欧美日本早就有时尚瓶控了。  不拘从什么花上折下两枝,倒上水插上,花枝就一径活下去,长大开花。这一组瓶花是夏天
巨鹿路作家协会的爱神花园很美,作协有重要文学会议集体合影,有作家接受电视台采访,有报纸杂志要拍摄作家的照片,作家拍新书影,都喜欢选择在爱神花园。  爱神花园在文学青年眼里很神圣,门槛很高。年轻时我没有机会在那里工作,难得去送个稿子见个编辑会很紧张,不知道该穿哪件衣服,焦虑得很。幸运如我,退休后去了那里做点事情,能自由进出爱神花园最让我欣喜。而我第一个办公的房间,据说是全爱神花园最好的房间。那间办公
著名教育家叶澜曾说:“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感课堂教学“活”的魅力。 “活”的课堂不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形式上的简单变化,而是为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生命力的主宰者,能让孩子们对学习充满兴趣、期待和渴望,让课堂教学充满欢歌与笑语。在课堂上,孩子们有时为了弄清某个问题会争得面红耳赤。他们跳动的思维、稚嫩的童声、天真的笑脸、丰富的想象……让课堂充满了生气、灵气,同时
“渐冻症”第一次广泛地为人所知,是因为2014年8月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罹患渐冻症后,人体的运动神经被破坏,多数病人智力情感依旧正常,他们能清晰地看见自己逐渐丧失运动能力,直至死亡,如同被渐渐地冰冻住。2014年,郭志国第一次听妻子王红提起渐冻症病人的种种。5年后,这个沉默的男人,无力地看着妻子的身体一天天被“冻”住。  故事时间:2018年-2019年  故事地点:大连、北京一  一只蚊子在王红
有些风,在不经意间,刻骨。有些冷,在不经意间,相遇。天虽然冷了,却无法阻止家的温暖。  一个温暖的家有多重要,能容纳孤寂的灵魂,会拂去疲惫的征尘。  如何提高家居温度,让家温暖,这期我介绍3种方法,营造有温度的家。视觉取暖  看得见的暖,当然是墙面,直接影响视觉温度。我推荐几种颜色搭配既温暖又高级,温柔奶酪 烟灰粉 秋色、浅驼色、奶咖色、巧克力红、豆蔻粉、暖灰、杏仁粉、枣红色……这些都属于百搭色,
贵阳女孩,80后,京城金融白领,已婚;父母50后,退休裁判和退休警官  6岁那年学画,涂过滑稽的狮子和河马,去上课总是很开心。但整个绘画班里就我画得最慢,别人开始上色了我还在勾轮廓,我妈就在画室吭哧吭哧地等着我。等到大部分家长都领着自己孩子散去了,我才姗姗将画稿交给老师。我妈说,就你最慢。我猜,她想要一个画画快的小孩。  上初中的时候总是趁家里电视机开着的时候偷偷摸摸拿个小板凳坐在沙发后面的角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