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来备课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365403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年前,笔者参加区级优质课的校内选拔,赛课的题目是龙应台的散文《目送》(前半篇)。当时准备时间很紧张,拿到课题已是下午,第二天就要上课,于是马上开始备课。先去网上搜索关于这篇文章的资料和网友的教案、课件,却发现越看脑子越乱,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来进行教学设计。参考了很多资料,一直到晚上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后来转念一下,干脆简单明了,把自己当成学生,如果是学生自学这篇文章,会怎样学呢?这样一想,豁然开朗,思路顿时清楚,教案很快完成。简要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导入新课
  请学生解释一下何为“目送”?(这个问题为后面对主题思想的探讨埋下伏笔)
  二、学生初读课文,弄清作者目送谁?写了几次目送?简要概括每次目送的情形(熟悉文章内容,概括文章大意,理清行文思路)。
  三、精读课文,作者三次目送儿子时两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和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要求学生找到相关语段,仔细品味,“以我从……可以看出作者……。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形式解答此问题。这是本课的核心问题,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准确理解)
  四、探讨主题:如何理解“不必追”?(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必须联系前面发言的内容,并进行加工、整理)
  五、课堂小结:师生共谈读后感。(这是站在教师和学生不同角度的对话,是基于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并结合文本进行的多元而又个性化的解读)
  第二天,笔者带着这份简单的教学设计走上讲台,和素未谋面的学生共同学习这篇美文。出乎意料,学生不仅能很好地完成我预设的问题,而且一些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发言颇为精彩,受到了评课老师的一致好评。这次经历促使人思考:怎样的备课才是有效的备课?
  一般来说,教师备课,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即教什么。然后再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具体的教学步骤,完成教学设计。虽然当下大家都主张尊重学生,但在实际教学设计和实施上往往又回归到教师本位上来。在备课时,经常站在教师立场上来解读文本。在上课时,教师预设、学生讨论,最终教师一锤定音的现象比比皆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如果教师过于强化自己的主导意识,必将导致课堂上学生主体意识的弱化。备课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如果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就强行把学生的思路拉到教师预设的问题上来,课堂教学时又处处剥夺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意识、创造能力将被消磨殆尽。
  如果备课之初我们能从学生角度出发来思考,就会想到学生将如何来学这篇文章,就会可以理清一条思路:以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学,会先认识到什么,再认识到什么,最终认识到什么,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真正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个性化解读。备课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是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获得文本带给他们的精神财富,进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有了上述思考后,笔者开始付诸实践。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的《生命与和平相爱》,以犹太青年戴维为主人公,勾勒了他以学中文为主线的几个生活片断,反映了这个年轻人所代表的犹太民族的“生存意识”与对和平的向往。这篇文章比较长,同时学生对犹太民族精神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笔者备课时,先反复阅读原文,把自己当成一个初三学生,以自己平日了解的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来感知和理解课文。最后形成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
  板书马克思、爱因斯坦的名字,请学生介绍他们的成就,并说说两者的共同点。(均为犹太人)从而引出疑问:为什么犹太民族出现了众多优秀人才?(让学生带着疑问开始学习)
  二、整体感知课文
  组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思考:读了课文后,你会有怎样的印象?其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学生的发言很快集中到戴维的优秀——超常的语言学习能力)
  三、深入文本,重点理解
  1.戴维为什么能如此优秀?(紧承上一环节的问题而来,学生较容易发现是家庭造就了他的优秀)
  2.从文中找出相关的描述,概括戴维家是个什么样的家庭?
  3.一个家庭良好的教育氛围使人成才,那么是什么让一个民族人才辈出呢?(学生探讨,谈自己的理解,答案五花八门,最后意见集中到民族精神上)
  4.请学生在文中找一找最能概括犹太民族精神的相关语句。
  四、理解主题,拓展延伸
  师生共同探讨:犹太人为什么会具备这样的民族精神?(这个问题不仅是对犹太民族精神是什么的进一步追问,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愿意相信戴维小时候的愿望与生命、和平相关?”“第十四段中,作者为什么连用五个‘因为’?”等与主题表达密切相关的问题)
  课后笔者曾经了解过学生对本课学习的感受,普遍反映一开始读,有些地方不理解,但经过这样层层深入、抽丝剥茧般的问题引导,对文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以上只是笔者一次粗浅的尝试,在实际教学中还有很多问题应注意:一是要准确把握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学习能力,即学生自学文本会理解哪些东西,哪些是初读就可以解决的,哪些是要老师稍加点拨能体会到的,哪些是必须要老师仔细分析才能领悟的。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及策略。二是初读可以解决的,尽量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少花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点拨和仔细分析的问题要认真选择和设计,如何提出问题,问题如何表述是值得仔细考量的。三是要预估教学设计在具体实施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即学生接受和反馈的情况如何,有充分的预设才可能有精彩的课堂生成,才可能达到师生在课堂上思想碰撞、迸发火花的理想教学状态。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11月9日,2015第十届中国·欧盟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在成都启幕,150多家欧盟企业及美国、法国、德国等30个国家的政府部门、机构和企业代表参会。  作为成都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会长,杜诚斌在欧洽会中欧现代农业专题对接会上,就成都本地农产品如何转型升级、快速走向国际等主题发表了演讲,并和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的代表进行了交流。他介绍说:“前不久,联合国采购推介暨对接洽谈会刚刚在得
近年来,产能过剩成为中国产业发展的“痼疾”。从传统的钢铁、水泥等基建行业,到光伏产业等代表未来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高科技产业,到了2013年年中,中国的产能过剩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健康运行。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当产能过剩遇到经济转型,产能过剩问题就显得更为棘手。如果不能正视问题,或者应对措施不当,或者处理不到位,都可能使中国经济“硬着陆”。  国务院2013年10
魏书生在《家教漫谈》中说:“孝敬父母是子女一切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孩子只有孝敬父母,才会爱祖国、爱社会、爱人民、爱老师、爱同学”。新课程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使学生逐渐形成较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本文以《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为例,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亲情教育。  一、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波澜  在文学作品教学中,“认识形象,理解
摘要:自主学习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当代社会科学技术飞快发展,知识更新和知识激增速度也随之加快,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会学习,学会思维,乐于不断获取新知识和主动探索,善于辨别、加工各种可得信息,能根据个性设计近期发展方向和计划,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顶尖级”素质。我们只有把语文教学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积极促进学生学习形式的改变,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才能提高学
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2月23日,大年初五,游客在河南淮阳太昊陵内的岳飞观前打“秦桧”。  中新网发布的这则消息说:“在太昊陵内的岳飞观前,跪着奸臣王俊、万俟卨、秦桧、秦桧妻王氏、张俊等5人铁铸像。凡是参观岳飞观的游客都会到这儿打‘秦桧’,以泄对(他们)杀害民族英雄岳飞的仇恨。数百年以来,铁铸像被人们拍打得光光亮亮……”  这则消息勾起我一些回忆。昔日我曾到岳飞故里—河南省汤阴县采访。那里有一座岳飞
美联储正在就一项法律提案与国会议员进行交锋,该法案名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问责制和透明度法案,要求美联储使用正式的规则来指导货币政策。美联储担心法律会限制其独立性,而该法案的支持者认为,这将产生更多可预测的低通胀经济增长。谁才是正确的呢?  美联储是“独立”的,但只是相对于政府的行政部门而言。虽然美国总统可以指导像商务部和财政部这样的行政机构采取具体行动,但政府不能指令美联储如何管理利率、准备金率,
众多的文学作品阅读是作为学生接触文学作品最为直接的方式,教师对其切入的角度和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学生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文本的切入角度和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旨在能够使学生更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感悟其中的道理。  一、切入题目  众所周知,文章的题目对于整篇文章来说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每篇文章的题目都是作家精心设计出来的。作者通过题目向读者展现文中所含寓意,或
如何在团结的基础上捍卫联合国的立会原则已成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准则的当务之急,中国要想在这场博弈中掌握主动权,100多个亚非国家的支持确实是一笔宝贵的外交财富,应当无比珍惜。  印度尼西亚的西爪哇省首府万隆这些日子成了国际媒体的宠儿,曝光度极高。究其原因,既不是因为它的“东方小巴黎”的历史美誉,也不是因为它的火山盆地的秀丽风光,而是因为亚非国际政坛的万隆情结。60年过去了,政治家,外交家,记者和学者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心骨。阅读课堂追求的是知识的广度?情感的温度?思维的深度?学生的参与度……林林总总的观点,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语文能力离不开听说读写,作为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中理应力求兼顾,特别是能够通过读的有效训练,切实提升读的能力。当下课堂并不缺乏读这个环节,或齐读,或默读,或分角色朗读……然而读了后,收效如何呢?扪心自问,是不是通过这一环节达成相应的教学指向了呢?是不是更多时候只停
“与美国人对话如与豪猪交配:缓慢、小心。”以色列《国土报》这样抱怨奥巴马不肯在伊朗问题上配合特拉维夫划红线。的确,尽管《华尔街日报》用了“美以缩小伊朗问题分歧”来形容3月5日奥巴马在白宫与内塔尼亚胡总理的会面,但双方的原则立场其实未变。内塔尼亚胡坚持以色列将“主宰自己命运”,暗示将先发制人毁掉伊朗核设施,哪怕为此遭伊朗常规武器报复也在所不惜,而奥巴马依旧“不放弃所有选项”,要求给制裁和外交手段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