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传播速度、途径、范围有了质的改变。21世纪已经成为信息经济时代,信息的经济性逐渐显现。与社交网络开放式发展大相径庭的是:由于人们逐步认识到信息的经济属性,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反而难以获取,信息的不对称性益发明显。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在趋利性的心理作用下,内幕交易已成为影响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一个突出矛盾。鉴于此,本文将以内幕交易为选题展开论述。 首先,本文以有效资本市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理论依据,剖析内幕交易存在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其次,结合股权结构理论,引发思考,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是什么关系?股权结构的差异对内幕交易的管控会否产生影响?为了更直观地阐述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现状,作者以2012年年报数据为基础,手工整理出1410家沪深主板 A股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通过对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的描述性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甚合理,股权集中度高、股东制衡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随后,本文选取150家2012年实施并购重组的样本公司,利用事件研究法,根据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的差异,实证检验不同水平的股权结构对内幕交易的影响。得出结论:内幕交易与股权集中度正相关,与股权制衡度负相关。这就为防范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攫取提供了理论和实证基础。 为了更好地防范内幕交易的发生,本文认为杜绝上市公司内幕交易的发生,应从其内部管控着手,不能简单地由监管部门的监管来代替上市公司内部的管理,建议通过加强对控股股东行为的约束、规范上市公司独立运营、引导合理配置股权结构以及建立内幕知情人交易通道等方式进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