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设备制造企业(主要包括为轻工、重工行业提供生产所必需的通用或专用机械和电气设备、大型成套设备、仪器仪表等的企业)为工业发展和装备制造提供重要的基础及核心设备,是工业生产和装备制造的基础。工业产业的转型和装备制造的升级需要其重要组成部分-设备制造的改革和创新,因此工业设备制造企业的产能及技术革新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于传统零售行业,工业设备制造企业的产品供货周期及项目交付周期较长,如一套中型生产装置的项目周期至少为2至3年,对生产企业的资金占用时间较长。而设备生产企业需要不断的投入生产才能维持正常运营,在保证企业正常生存的前提下进而根据市场及产业需求进行合理创新及技术变革。因此,企业的流动性资金的连续性投入对工业设备制造企业至关重要。 现实经济中,工业设备制造企业的流动资金状况令人担忧。长项目周期以及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买卖双方地位不平等等条件催生大量的应收账款,阻滞了工业设备制造企业依靠内源性融资进行持续性经营及技术投资的正常进行。传统外源性融资的高要求又不利于设备制造企业进行资金融通。因此,解决企业应收账款变现的时滞、降低企业负担是融资的关键。 金融机构依托供应链金融创新的诸多融资产品,尤其是应收账款融资以供应链中产生的应收账款为基础抵押担保物,且没有额外的融资抵押负担,契合了工业设备制造企业的融资需求。 本论文主要针对应收账款融资的不同融资产品,如应收账款质押、应收账款保理、应收账款证券化等进行理论及流程阐述,同时结合工业设备制造行业的供应链特点进行应用分析,并通过SPG企业的应收账款融资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目的在于强调应收账款管理对设备制造企业的重要性,并引起行业企业对应收账款融资解决企业流动性的重视,使其对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及其操作有较为直观的认知;另外也使金融机构通过行业及应用分析深入了解行业供应链特点,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融资业务,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产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