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关中地区造像题记书法艺术研究(图谱·字谱)

来源 :西安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_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朝关中地区造像碑的数量占据全国同类的四分之三,分布比较广且集中,具有浓厚的民间气息,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了关中地区在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民众信仰、政治变迁等社会状况,这些造像碑均属于国家级保护文物,在历史、文学、美术、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   从书法研究的价值看,北朝关中地区造像碑题记书体在北魏时期形成的以“平画宽结”的“长安书体”和以“斜画紧结”的“洛阳体’’共同构成了“魏碑体”书法的两大主要特征。长安书体”结体宽博,横平竖直,书风疏朗纯厚,简朴超逸,更具有民间性和普遍性,对西魏、北周的造像题记书体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演进过程与我国北方民族的融合和发展紧密相关,从北魏早期的“以隶写楷”到“以楷写隶”,再到最后的规整、圆润、秀美的发展变化,不仅是少数民族文化素质提高的表现,也是民族大融合和南北朝书法融合的表现,这种文化上的融合为隋代书法的统一和唐代书法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目前北朝关中地区出土的造像(碑)能辨认的约有二百多块,但多数碑面已经漫漶不清,字体难以辨认。本图谱依据《北朝佛道教造像碑精选》、《药王山北朝碑石研究》、《碑林全集》(第一0五卷、第一0六卷、第一九七卷)等有关出版资料以及本人亲自考察的图片,从中选出有纪年,且碑上造像题记文字相对比较清晰的八十多造像碑,共约有170幅图片,以年代为序,进行编排,这些图片均注明来源出处。在此,对以上有关资料的作者致以真诚的谢意。   另外,依据上述资料和能辨认清楚字体,在不改变原字体的基础上,以拼音字母为序,编写了北朝关中地区造像题记书法字谱,共1100多种字体,接近7000个字。
其他文献
羌姆舞蹈是流传于我国西藏、甘肃、青海、四川等地的一种集民族性、民间性、宗教性与艺术欣赏性为一体宗教性祭祀舞蹈。位于青海省黄南地区同仁县加毛村的“羌姆舞蹈”流传至
期刊
HDR(高动态范围图像)作为计算机图形学科的一个崭新的领域,也是当今图像设计应用中最有影响的概念之一。它在现有的数字图像基础上不断地创造着大量的视觉艺术作品,并且也极大
酒店大堂装饰设计朝地域性特色发展是酒店装饰设计的必然趋势。酒店业的迅速发展是因为人们的经济能力不断提高,商务活动或者旅行活动频繁化使出行范围扩大。国内在短时期内出
徽州砖雕艺术是徽州古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徽州地区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为南派砖雕的代表之一,与徽地的木、石雕并称为徽州“三雕”,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