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辅导员的现代转型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变化的需要。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社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极大改变,尤其是信息技术和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对人们产生了无形的影响。社会的变化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个性化、功利化、娱乐化的倾向。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和新的学生特征,力求破除自身所处的诸如本职职能削弱、人才流失、业务水平低等困境,高校辅导员必须与时俱进,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研究高校辅导员的现代转型需要沿着为何要转、转向何处、如何转型的清晰思路来进行,立足于辅导员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指明其现代转型的原因。紧紧围绕辅导员个人和队伍的重要要素,从辅导员个人理念、能力、角色,辅导员队伍年龄、性别、层次、专业结构,阐述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内涵,勾勒出理想的现代型高校辅导员及队伍模型。现代型辅导员必须树立开放、多元、发展的理念,提升独立科研、网络运用等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力,同时努力实现与学生互动过程中的角色转变。个人的转型基础上形成了队伍的转型,高校辅导员队伍必须在个人基础上实现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的现代转型。实现高校辅导员的现代转型可以从个人、学校和社会、国家三个层面着力。辅导员个人要通过树立爱生敬业的职业理想和现代化的发展理念来激发自身的精神动力。学校和社会需要通过凝聚职业文化来增强辅导员的归属感、成就感,通过构建辅导员新型职能体系来明晰工作职能、强化本职职能,通过保障物质利益和开展职业培训为辅导员的现代转型提供物质基础和强劲动力。国家则需要提高社会对辅导员的认可以及加强制度建设来优化辅导员现代转型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