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 TA)不同使用方式对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 THR)失血量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近两年符合条件的84例,由同一术者采用同一术式行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假体选择为非骨水泥型。其中男性患者41例平均年龄68.71岁,女性患者43例,平均年龄68.35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45例,股骨颈骨折有39例。随机将其分为A、B、C三组。A组26例:切皮前0.5h静脉滴入100ml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 NS)缝皮结束时静脉滴入100ml NS。B组30例:切皮前0.5h静脉滴入TA(20mg/kg溶于100mlNS),缝皮结束时静脉滴入100ml NS。C组28例:切皮前0.5h静脉滴入TA(10mg/kg溶于100mlNS),缝皮结束时静脉滴入TA(10mg/kg溶于100mlNS)。分别统计各组的体重、身高、年龄、术中失血量、术后24小时伤口引流量、隐形失血量、凝血指标、输血率等指标,观察患者术后是否有下肢静脉及肺部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如有症状通过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及肺部CTA检查确认。结果:A组、B组、C组三组患者术前体重、身高、年龄、性别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血红蛋白、凝血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B组、C组显性红细胞丢失量分别为(288.37±25.94ml)、(271.13±32.94ml)、(190.49±35.01ml)三组间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三组术后隐性红细胞丢失量分别为(221.15±59.64ml)、(183.19±63.35ml)、(151.73±46.31ml),A、B、C三组每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总红细胞丢失量分别为(495.17±59.82ml)、(448.86±76.06ml)、(360.53±81.33ml)三组每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三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静脉使用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失血量;且氨甲环酸使用后,患者静脉血栓、肺炎、切口感染的风险无增加。2.氨甲环酸在单位体重剂量相同条件下分术前1?2、术后1?2两次静脉使用,减少术后失血量的效果比术前一次性全部使用减少失血量的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