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人类文明出现以来,道德教育就是各民族秩序建构和文化传承的基本手段之一。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中,道德教育自有其惯性和传统,也有其存在与延续的正当性。但是,在剧烈变动或转型的社会中,道德自身的变化、新旧价值间的冲撞、道德与个体关系等的新理解,会使得道德教育问题化,道德教育会从不易的传统变成为思想的对象。就西方社会而言,自由主义逐渐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立足个体自由,使得一个社会中存在着超过一个以上的道德原则和信念系统,同一社会中的群体或个人有着不同的伦理信念。维护传统一元论道德的道德教育就会受到质疑,人们会重新设计道德教育,以期形成新的传统。我们也正处于这样的时代之中。在这种情景中,是否还能够进行一种普遍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内容应当是什么?如何进行道德教育?这些问题,同时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需要人们认真的面对。约翰·威尔逊的《道德教育新论》就是对上述问题的一种思考和解决。本文主要以约翰·威尔逊《道德教育新论》一书为研究对象,约翰·威尔逊,作为现代西方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是一位至今仍活跃在西方哲学界和道德教育理论界的当代英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和道德哲学家,也是从哲学入手探讨道德教育理论问题的杰出代表,在《道德教育新论》一书中,他阐明了自己对道德教育的独特见解,提倡建立一种无立场、无文化背景的、超越社会利益纷争的普遍适用的道德教育新模式。在《道德教育新论》中,作者对道德教育的论证是从分析哲学开始的,运用语义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传统道德教育中含混、模糊的语言、概念,大篇幅论述了道德教育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以及哲学基础;探讨了道德的定义以及道德教育的本质,并进一步把道德视为处理道德问题的过程,而不是一套用来灌输给年青人的特定的道德标准,揭示了道德教育是一个多维的、多程序的、长期的过程。威尔逊把反对权威主义的道德教育思想和实践作为自己理论建设的起点,强调道德教育过程中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理论知识的灌输的重要性;在学校的德育实践中,肯定教师的理性权威地位,提倡道德思维的直接教学,注重发挥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并采用“家庭”模式,建立特定学习情境,为道德教育寻求一种社会基础等等。威尔逊的道德教育理论给我国的道德教育以深刻的启示。在搜集和整理材料的基础上,本文采用了文献法和比较法对威尔逊的道德教育理论思想进行研究。论文共分四个部分进行论述。在剧烈变动或转型的社会中,传统的道德教育受到冲击,在这种情景中,是否还能够进行一种普遍的道德教育?从而提出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首先,在自由主义的语境中,威尔逊展开了对自由主义的论述。集中论述了威尔逊对自由主义的肯定以及威尔逊进行道德教育研究的伦理学基础和哲学方法。其次,文章介绍了威尔逊对“道德”内涵的界定,进而论述了威尔逊关于几种道德教育目的论的评价。再次,论述了威尔逊关于道德教育实践的设想。最后,文章从威尔逊道德教育目的性理论、内容理论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论述了其理论的独特之处及局限性。同时文章结合威尔逊的道德教育理论,针对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我国新时期的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的完善提出了现实可行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