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巩膜池小梁切除术在原发性青光眼手术中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7年3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60例(60眼),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三组,每组20例(20眼)。实验组行巩膜池小梁切除术,对照组行MMC小梁切除术,空白组行常规小梁切除术,随访24-30个月。主要观察指标:术后并发症、眼压、滤过泡、视野变化、滤过道大小等。结果:三组间眼压、功能性滤过泡类型、滤过道大小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实验组眼压、滤过道大小与其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与空白组之间眼压、滤过道大小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滤过泡形态与对照组滤过泡类型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滤过泡类型以Ⅱ型为主,对照组滤过泡类型以Ⅰ型为主;三组间功能性滤过泡存留时间,视野变化、术后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巩膜池小梁切除术后形成的滤过道明显大于其他两组;功能性滤过泡以Ⅱ型为主,表明巩膜池能有效地增加滤过道的大小,为充分发挥减压功效提供了基础;能长期有效控制眼压在较低的水平(13.1±2.7mmHg),无明显增加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