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啦啦操是时代发展潮流推动下传入我国的一项新兴运动。它与健美操不同,是一种单项体育运动。2014年10月11日,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中国足协副主席王登峰,赴江苏省江阴市调研并观摩该市中小学开展“一校一球一操”活动情况,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啦啦操以一种崭新的健身形式走进校园。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啦啦操运动展现出来的青春与活力、积极和阳光、团结一致的精神,这和当代小学生高度契合,啦啦操本身独特的技术特征、团队精神及不同的舞蹈风格符合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运动形式也适合在学校开展。小学啦啦操的开展与推广可以让学生收获参与啦啦操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同时对学生身体素质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11所小学中啦啦操教师、500名学生及其他学校啦啦操相关教师及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学校啦啦操教师及有关负责啦啦操人员进行访谈,从学生、教师、学校开展形式、训练、竞赛等方面对上海市小学啦啦操运动开展现状做出调查分析,并通过统计学中因子分析得出影响上海市小学啦啦操运动开展的主要因素,为上海市小学啦啦操运动开展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研究结论如下:1.上海市小学啦啦操运动开展过程中,学生对于啦啦操运动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学校教师教授;对啦啦操运动有浓厚兴趣而参加的学生占比较大;学生参与啦啦操运动的形式主要以社团为主;在参与啦啦操运动的学生性别上,存在男女比例不均衡现象。2.上海市小学啦啦操教师学历以本科和硕士为主,多数教师是健美操专项,师资队伍以青年教师为主,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存在着男女比例不均衡现象;教师学习渠道主要通过学校学习、网络视频教学;绝大多数教师积极参加区级及以上组织的培训;教师对啦啦操风格掌握程度不同,主要在校教授花球啦啦操。3.学生在参与啦啦操赛事中,男女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参赛级别以区级为主,多数学校对啦啦操的开展形式主要为社团,绝大多数家长都较支持学生参加啦啦操运动。4.所调查的学校中,啦啦操运动一周训练一次的学校最多,大部分学校对该运动比较重视;学校对于花球、音响、室外场地这些设施较充足,但对于室内大型场馆较缺乏。5.在上海市小学啦啦操运动开展的影响因素上,分别将影响啦啦操运动开展的6个因子命名为:学校因子、学生因子、教师因子、外部因子、政策因子、场地设施因子,其中学校因子和学生因子对上海市小学啦啦操运动的开展影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