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与“静”的关系研究

来源 :大连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ilippet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设计与“静”的关系犹如人体和大脑的关系,密不可分。“静”精神支撑艺术设计。“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道德经》第二十六章)“静”精神从中国传统哲学中提炼出来。“静”是一种超脱精神,是来源于心灵深处宁静的归属感,具有生命力。在艺术设计中“静”精神通过精神移入、转移、回归支撑艺术设计。本文以“静”精神为对象,从艺术设计和“静”的关系角度分析,从中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提高,艺术设计主体为满足大众审美和市场的需求,艺术设计愈来愈“快餐化”、“商业化”。该论文采用了文献归纳法、辩证法、案例研究法、国内外艺术设计现状对比法,做出探究。提出“静”精神通过精神移入、转移、回归、支撑艺术设计的关系。本文通过五大章节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是艺术设计与“静”的概念界定,提出“静”是一种回归自然、婴儿之状的精神,是实现心灵上的自由,寻求精神上的解放和创新的精神,是内心的安静,经验丰富,内心回归,关注当下社会的精神;第三章是艺术设计与“静”之间的关系,提出“静”精神移入支撑艺术设计、“静”精神转移支撑艺术设计、“静”精神回归支撑艺术设计的关系;第四章是艺术设计要移入、转移、回归“静”的精神;第五章是“静”精神移入支撑艺术设计的意义,有助于艺术设计个性化、深入人心、中国化。最后是结论。本文主要立足点是:研究艺术设计与“静”的关系。这种关系,对当下或者是之后进行艺术设计有很大的价值,以此为艺术设计与“静”的关系研究添砖加瓦,对提高当今中国艺术设计质量有一定意义。
其他文献
乡村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发源地,是我国社会文化与秩序的根本。自二十世纪以来,乡村振兴始终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全面发展的重要进程之一。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大量流失,乡村在此大趋势下逐渐失去独有的文化特色和原本的文化面貌。为寻求更符合我国乡村文化的发展路径,助推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建设,越来越多的艺术先行者通过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中,而未来乡村生态文明的改变,需要在美学
学位
技术创新一直是衡量国家宏观经济与企业微观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宏观经济出发,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坚持以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微观企业出发,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市场地位和绝对价值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型向高质量发展型过渡,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十四五”规划明确了第十四个五年我国第一项任务就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学位
生物艺术是生物学与艺术学的结合产物,是顺应时代背景而生的国际化艺术运动。生物与艺术间本来就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常以不同的形象存在于艺术创作中。到二十世纪末期,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加速了生物艺术这一新型艺术形式的诞生。在更加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当今,有关人类,人工智能,生命和生物平等的一系列议题逐步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因此,当代生物艺术所探讨的内容也更加深刻。相应地,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也愈发丰富。
学位
21世纪物质生活资料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增长期,人们的精神娱乐生活几乎已被电视、网络等媒介所覆盖。传统阅读形态受到了新媒体、电子书等电子产物的强烈冲击。近些年来,在日益衰退的图书市场中,一只后起之秀异军突起,这就是儿童无字绘本。儿童无字绘本以其独特的讲述风格和图像元素吸引着众多家长和儿童的眼球,因此近几年儿童无字绘本的引进和原创作品数量呈急速上升趋势。但是,急速大量产出的作品导致目前图书市场上出现的儿
学位
记忆与图像在我们认知这个世界的内在构成中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并且在艺术史的长河中也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这个记忆并非是我们印象中的那个记忆力,而是我们脑海里那些不在场者的记忆,当这个世界所产生的图像通过我们的眼睛映射到我们记忆深处时,这个不在场的记忆就会被唤醒。记忆是我们通过时间的积累沉淀所产生的,并且在这个积累过程中在我们的脑中刻下印记,我们在不经意间会发现,此时此刻在做的事情仿佛之前也做过,
学位
我国民间美术文化历史悠久,蕴藏于众多的传统艺术当中,数千年来它根植于民间的劳动和生活,具有质朴、新颖的特征,是中华民族最自然、最真实的一种表达,同时也是公认的中国文化象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元文化的影响,导致民间美术的传承问题日益严峻,很多传统的美术形式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故本文用绘本纯粹且富有童真的方式,将民间美术元素和形式进行创新表现,尽可能地把传统民间美术以当代新的形式展现在大众眼前,把以往
学位
在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理论中的视域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其理论主张人的先验意识与视觉经验的直观,人在世存在的依据必然出现在身体之中,关于“看”是通过身体与事物之间的深度体验与交织,构成人行为的自在意义,在身体内部完成反思。梅洛·庞蒂在《眼与心》一文中论述从画家到可见物的存在而引发“看”究竟是什么?主张存在始终被可见物掩盖着的、与人的注视着的东西的关系里面。塞尚是被可见物“召唤”着,塞尚绘画的呈现正
学位
进入生物与科技的时代,人类每天接受来自生物科技和人工智能带来的惊喜和思考,跨界合作与创新融合带给艺术家的科学家和科学家的艺术家与众不同的思考与顿悟,来自宇宙的灵感和自然的馈赠,让艺术有了新的语言表达形式。每一次的科技创新都伴随着新的艺术思潮,现在,尽管我们的教育被划分成不同的科目,但新时代需要达·芬奇这类综合性跨学科式的人物,新的媒体艺术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后现代主义的浪潮中,创建任
学位
新疆少数民族种类繁多,维吾尔族作为古老且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而这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恰恰是设计工作中无尽美学和精神的源泉,本文仅以维吾尔族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基于文化基因的视角,对新疆产品的包装设计提出建议和想法,旨在通过包装设计传承与弘扬优秀的新疆维吾尔族传统民族文化,并通过包装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实地调研的方法,将优秀的新疆维吾尔族文化梳理分类,提取
学位
“空”在佛教中本意指为在我们所存在的这个世间中,所谓那些看到的、感受到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均是幻象,并不真实存在。本文中的“空”根据当下社会现象和新媒体大环境,结合“景观社会”衍生出在被表象迷失后能够重新摆脱过度的物质欲望以期削弱物化的意识形态从而逐渐实现精神的自由和释放。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当今的新媒体环境对人类的生活和发展产生了许多影响,新媒体艺术与其依托于媒介表现的视觉符号犹如一条不断流淌的河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