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里兹湾及南极半岛附近海域颗粒有机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wang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依托中国第29次和30次南极科学考察航次,开展了南大洋普里兹湾和南极半岛附近海域悬浮颗粒有机物碳、氮同位素组成的研究,揭示了研究海域颗粒有机碳、氮含量及其碳、氮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影响颗粒有机物碳、氮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应用瑞利模型和稳态模型计算混合层中浮游植物吸收无机碳和硝酸盐过程中碳、氮同位素的分馏因子,以及中深层颗粒有机物再矿化过程中氮同位素的分馏因子,获得以下主要认识: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POC、PN含量总体呈现出陆架区>陆坡区>深海区,且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小的趋势,反映出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颗粒有机物主要以生源颗粒有机物为主。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混合层中的δ13CPOC和δ15NPN表现出湾内大于湾外的特征,可归因于浮游植物同化吸收CO2、消耗硝酸盐过程的同位素分馏作用。根据δ13CPOC和1/[CO2(aq)]的线性拟合关系,计算出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浮游植物同化吸收无机碳过程中碳同位素的分馏因子εp为23.4‰。运用稳态模型获得的混合层浮游植物同化吸收硝酸盐过程的氮同位素分馏因子为10.0‰,稳态模型可能比瑞利模型更为适用。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δ13CPOC和δ15NPN在垂向分布上呈现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特征,可归因于生源颗粒有机物垂向输送过程中再矿化所致的同位素分馏作用。由瑞利模型和稳态模型计算出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颗粒有机物再矿化过程中的氮同位素分馏因子分别为6.9‰和5.6‰,而且在空间上呈现由陆架向陆坡至深海逐渐增加的趋势。南极半岛附近海域POC、PN含量总体呈现出陆架区大于陆坡区,且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小的趋势,反映出研究海域颗粒有机物主要以生源颗粒有机物为主。南极半岛附近海域混合层中δ13CPOC和[CO2(aq)]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浮游植物同化吸收CO2过程的同位素分馏是影响研究区域δ13CPOC变化的主要因素。根据δ13CPOC和1/[CO2(aq)]的线性拟合关系,计算出南极半岛附近海域混合层浮游植物同化吸收无机碳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馏因子εp为25.6‰。南极半岛附近海域的硝酸盐和铵盐在浮游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可能均起着一定的作用,导致δ15NPN与[NO3-]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南极半岛附近海域δ13CPOC和δ15NPN在垂向分布上均呈现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特征,可归因于生源颗粒有机物垂向输送过程中再矿化所致的同位素分馏作用。由稳态模型计算出南极半岛附近海域颗粒有机物再矿化过程中的氮同位素分馏因子为2.6‰,而且在空间上呈现由陆架向陆坡逐渐增加的趋势。
其他文献
人胚胎干细胞具有无限的自我更新能力及分化潜能,可作为药物研发及化合物毒性预测的体外模型,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际公认的利用细胞系而无需怀孕动物的发育毒性体外模型。近年来,纳米颗粒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食品和医药等行业,因此,纳米颗粒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虽然已有多种纳米颗粒造成生物效应的报道,但其对人体的影响及其潜在的机制尚未有系统研究。在本研究中,我们以人胚胎干细胞体外分化系统为模型
视黄醇X受体α(RXRα)是核受体超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在细胞增殖、凋亡、分化和发育等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课题组前期研究首次发现黄连素是RXRα的特异性激动剂,并证明黄连素通过RXRα调控细胞周期相关基因以及抑制β-catenin信号通路来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本课题在此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发现黄连素通过RXRα介导上调结肠癌细胞胞内E3泛素连接酶c-Cbl的表达,促进c-Cbl的入
增强子活性的调节对基因转录调控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调控增强子活性的机制仍不清楚。含JmjC结构域的JMJD6蛋白能被特异性地招募到雌激素受体结合的活性增强子区域,并对该区域RNA聚合酶Ⅱ的募集和增强子RNA的产生起决定性作用,导致其邻近的编码基因转录激活。JMJD6能够与Mediator复合物中的MED12相互作用,并且对MED12募集到活性增强子区域起调控作用。JMJD6是MED12结合CAR
疫苗是预防感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武器。而自然界中,多种病毒如流感病毒(influenzavirus)、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鼻病毒(Rhinovirus)、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等在进化中产生的众多基因型以及表面抗原区的基因序列变异,成为这些疫苗研发的一大障碍。如何突破病毒型别特异性,进行广谱疫苗的设计,
黑色素在保护皮肤免受UV伤害和其他环境因素中至关重要,然而黑色素异常积累会导致类似雀斑和黄褐斑等严重皮肤病,甚至癌症。调控黑色素生成是治疗色素沉着过度性疾病的重要渠道。寻找特异抑制剂从而调控黑色素生成具有重要意义。而黑色素瘤的发生起源于皮肤组织的恶性实体肿瘤,有80%的皮肤相关疾病患者死亡与之相关,是最具攻击性的皮肤癌,恶性程度高,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性不断增长。因此,开发治疗黑色素瘤的新型候选辅助药
生物质资源是一种地球上广泛存在的可再生资源。随着“生物质精炼”技术的发展,更加多样的生物质精细利用途径被开发。在木质纤维生物质炼制过程中,三大组分清洁高效分离是实现精细利用的重要前提。本文以活性氧/固体碱组分分离技术(Cooking with Active Oxygen and Solid Alkali,CAOSA)为核心,分析了组分分离过程中木质素降解过程,开展了木质素降解机理研究;完善了黄液成
真核细胞中,主要负责编码蛋白质基因转录的是RNA聚合酶Ⅱ,即RNA Pol Ⅱ[1]。转录延伸在早期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正性转录延伸因子——P-TEFb(Positive Transcription Elongation Factor B)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转录延伸也具有高效有序,精密细微的调控机制。随着对P-TEFb研究是深入,陆续发现了和P-TEFb结合的一些蛋
锂离子电池在移动电子器件、电动汽车乃至规模储能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250~300Wh kg-1)远不能适应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日渐增长的需求。Li-O2电池和Li-CO2电池分别具有3500和1876 Wh kg-1的理论能量密度,有望成为新一代储能体系。对于Li-O2电池,若以空气中的O2作为原料气时不可避免的受到空气中CO2的影响,产生副产物碳酸锂(Li2CO3),从而
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所有癌症之首。放疗和化疗仍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案,肺癌细胞的治疗耐受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异常激活的DNA修复是导致癌细胞治疗耐受的主要原因,因此开发和使用靶向DNA修复抑制剂增强癌细胞治疗敏感性是肺癌治疗的新型疗法。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Ⅰ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MEN1)综合征致
近年来,人为因素引起的的重金属污染广泛地影响了中国河口地区生态系统的健康。海洋双壳贝类作为河口生态系统的重要底栖类群之一,具有容易累积重金属以及对重金属较为敏感的特点,因此其正常的生理过程(如生长,繁殖)在重金属污染的环境中很容易受影响,进而影响整个河口区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作为中国河口地区常见的埋栖性海洋双壳贝类,是中国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