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油酸改善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症状的实验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jhki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棕榈油酸(Palmitoleic Acid,POA)的体外免疫调节作用及对胆固醇代谢的调节作用,探索其能否改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 GVHD)小鼠症状的实验研究。方法:1.顺式棕榈油酸(Cis-palmitoleic acid,cPOA)体外对淋巴细胞活化及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1.1利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CCK8)方法检测不同浓度cPOA作用下的淋巴细胞生长和增殖情况的影响。1.2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POA对佛波醇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和离子霉素(Ionomycin,IM)活化后T淋巴细胞CD4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的影响。2.棕榈油酸对高胆固醇血症小鼠模型胆固醇代谢的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2.1在db/db糖尿病小鼠模型上,给予小鼠高脂饮食建立高胆固醇血症小鼠模型,分别予反式棕榈油酸(Trans-palmitoleic acid,tPOA)和cPOA治疗,通过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及肝脏中的各项血脂水平。2.2采用蛋白质印记法(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高胆固醇小鼠模型经POA治疗后肝脏中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还原酶(HMGCR)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2.3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高胆固醇小鼠模型经POA治疗后的肝脏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3.棕榈油酸改善a GVHD小鼠症状的实验研究以BALB/c为受鼠和C57BL/6为供鼠,通过辐照清髓建立a GVHD小鼠模型,予cPOA连续治疗21天,观察记录a GVHD小鼠的临床表现及生存情况。结果:1.顺式棕榈油酸体外对淋巴细胞活化及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1.1 cPOA对体外淋巴细胞无细胞毒性。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在浓度为250μM-500μM的cPOA作用下活性不受影响。1.2 cPOA能够抑制体外淋巴细胞增殖活化。cPOA浓度在250μM-500μM时能够有效抑制PMA和IM激活的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效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表达CD4,并上调CD4+CD25+Treg细胞比例。2.棕榈油酸对高胆固醇血症小鼠模型胆固醇代谢的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2.1 tPOA和cPOA均能一定程度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小鼠肝脏及血清的血脂水平以调节胆固醇代谢。tPOA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肝脏游离胆固醇(Free Cholesterol,FC)和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cPOA能显著降低肝脏TBA含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LDL-C及HDL-C,但无统计学意义。2.2 tPOA和cPOA均降低了肝脏中HMGCR的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发挥抑制胆固醇合成的作用。2.3 tPOA和cPOA均增加了肝脏中的CYP7A1的含量,通过增加胆汁酸的合成调节胆固醇代谢,但cPOA低剂量组(150mg/kg)的小鼠CYP7A1含量增加无统计学差异。3.棕榈油酸改善a GVHD小鼠症状的实验研究3.1通过临床表现及病理结果,证实本实验成功建立a GVHD小鼠模型。a GVHD小鼠模型出现耸毛、脱毛、肛门红肿、排稀便等临床表现。a GVHD组相较空白组小鼠的肝脏、小肠病理切片呈现细胞内水肿,固有层内毛细血管充血、组织结构混乱等a GVHD的典型改变。3.2 cPOA具有改善a GVHD小鼠生存及临床转归的作用。利用a GVHD小鼠模型证实了cPOA对a GVHD的预防治疗作用,表现为POA组小鼠生存期明显延长,a GVHD临床评分降低。结论:综上所述,POA具有体外免疫调节作用及可调控胆固醇代谢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并可改善a Gv HD小鼠模型的临床症状,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对人类遗传病的大规模分析发现,人类基因组致病性突变中最大的一类是点突变,也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由SNP导致的遗传病约占总遗传性疾病的58%。因此,基于单碱基水平的精确编辑对遗传病的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单碱基编辑技术是基于CRISPR/Cas系统改造的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它可以在不引起在DNA双链断裂(DSBs)的情况下,精确地将DNA中的一个碱基替换为另一个碱基。目前已开发的
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也是数学学习中的核心技能。从现阶段的教育实践来看,小学生的运算能力虽然处于较高水平,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与能力建设上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足,进而导致"马虎"的情况频频出现。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论述了在教学中引入探讨生活化教学、多元化解题、游戏性互动、总结性回顾、指向性辅导等几种手段,从而为有效提升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提供了策略。
目的:了解利奈唑胺非敏感肠球菌(Linezolid-nonsusceptible Enterococcus,LNSE)检出率及分布特点;分析LNSE分子分型、主要耐药机制及耐药传播分子机制,为LNSE医院感染精准预防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LNSE检出率及分布特点分析:回顾性分析2018-2019年间本院临床分离肠球菌属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数据,对经仪器法检测出利奈唑胺非敏感肠球菌采用微量肉汤
目的:厄他培南虽然对非发酵菌几乎无抗菌活性,但有文献报道厄他培南引入医院后其应用在群体和个体水平均能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和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对碳青霉烯药物的耐药性产生影响,似乎能改善医院生态环境。本研究观测了厄他培南体外干预两种非发酵菌后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本院的临床分离非重复
目的:机体的老化是一种普遍的生物学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改变,其主要特点是细胞增殖能力减退,但仍具有正常的细胞功能,胰岛β细胞也不例外。然而,β细胞生理性衰老和其导致的功能及转录组变化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并且β细胞特定的衰老表型也有待确定。鉴于在细胞水平上解释β细胞生理性老化所特有的转录组学改变是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因此我们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对8周龄小鼠与20月龄小鼠胰腺细胞
目的:比较采用Pull法和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下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建立管饲患者的病因和并发症,探讨两种方法在建立肠内营养通路中的特点。方法:2015年1月~2020年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首次接受PEG的连续患者纳入回顾性研究,收集临床资料并分析造瘘相关适应证、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包括胃/体表穿刺部位出
最近几年,我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资金被侵占事件频频发生。究其根本,发现大多数资金被侵占的公司都存在着股权过于集中、公司内部控制失效、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外部监管部门始终没有停止对此类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和处罚,同时法律部门也在积极完善法律法规,以期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起到约束作用。尽管多方对此类行为的防治在做出努力,但防范与治理效果仍然不容乐观。因此,研究控股股东违规资金占用问题,分析该违规行为得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网民规模的进一步扩张,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产品应运而生,迅速发展。网络直播行业就是依靠互联网“用户红利”发展起来的行业,网络直播行业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休闲娱乐生活。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兴起和发展,一系列的并购和融资行为出现,网络直播平台的估值问题变得备受关注。基于上述背景研究网络直播平台的价值评估。从网络直播平台的特点出发,逐个分析成本法、市场法、现金流量折现法、CVBC估值模型
目的:评估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术后患者的睡眠情况,分析CPB心脏术后患者的睡眠特征。其次,分析CPB心脏手术患者术后一周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明确非典型睡眠对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设计,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CP
目的:探讨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在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中的作用,并研究外源性FN多肽在慢性GVHD(chronic graft-versus-host disease,cGVHD)中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为cGVHD治疗提供新思路及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提取小鼠DNA,经PCR后凝胶电泳,通过DNA条带大小筛选FN基因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