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时对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践行研究(1935—1945)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meila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遵义会议之所以在党的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因为在这次会议上批判了党内存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而且重新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使党的革命工作逐步走向了正轨,更使得中国革命走上了正确的前进道路。任弼时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一员,在遵义会议后所领导开展的革命工作中,在工作中做到了始终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绩,为将实事求是在1945年所召开的党的七大上确立成为党的思想路线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主要借助于对1935—1945年任弼时坚持在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所领导开展的革命工作进行考察,认识到任弼时不仅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最终确立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也体会到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在同党内错误路线斗争中、在开展艰苦的革命实践过程中,也是在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共同努力下所最终形成的,不仅是指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重要思想法宝,而且也是新时代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党自身建设实现更好发展的科学指南,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文章写作过程中,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比研究法以及历史考察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1935—1945年的主要历史背景和在任弼时的领导下所开展的主要革命工作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出任弼时践行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历史价值和现实启示。第一章主要分析了1935—1945年任弼时践行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历史背景,主要从国内革命环境较为艰苦复杂、党内错误路线存在极大危害、毛泽东领导地位逐渐得到确立以及共产国际对中国的态度变化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二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主要对1935—1945年任弼时践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要表现,以及在这过程中所展现的突出特点进行分析。主要表现从及时纠正党内错误路线、灵活调整经济发展模式、调研中对历史进行科学评判以及切实有效筹备中共七大四个部分进行考察。革命工作特点主要包括坚持从革命实际情形出发、注重理论的灵活运用、勇于主动承认错误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识到任弼时之所以能够很好地完成党所交给的革命任务,取得显著的工作成绩,这与他在革命工作中始终坚持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第三章主要阐述了任弼时坚持在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开展革命工作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及现实启示。历史价值主要从有力地巩固了毛泽东及其思想在党内的指导地位以及有力地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发展两个方面进行认识。现实启示则主要表现在从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加强对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和学习,体会到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的重要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坚持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折不扣地完成上级党组织所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三个方面进行认识。
其他文献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飞速发展,信息资源的重要性被社会大众认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住房、水电煤气供应等信息正是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公共服务内容,我国各级政府作为这些庞大信息的拥有者和使用者,更是通过推动信息共享发展来提高跨部门间的办事效率。各级政府在掌握了大量的信息资源的情况下,能否将这些信息资源共享及实现协同直接决定了我国政府的服务水平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程度。本文主要针对M市政府部门信
1927年4月至今,中央监察委员会已成立90余年。在中国纪检监察工作一直不断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开始建立干部廉政档案,但一直以来,干部廉政档案始终未被重视。直到2018年12月28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的《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其中第三章监督检查一章的第十七条中,对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还详细列举了应包含的内容。然而,这看
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旨趣,在当代西方的社会背景之下为人类解放另辟蹊径是拉克劳解放思想的主要目标。拉克劳关于人类解放的思想以其早期的著作为理论铺垫,最终集中呈现在《解放》(Emancipation(s))一书中。拉克劳不仅重新反思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还对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的主体、方式以及目标作了独特的分析。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拉克劳的解放思想:第一章主要论述拉克劳解放思想提出的背景
文艺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精神生产,它能够以独特的形式、形象、意境感染人、影响人、塑造人;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使人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邓小平文艺育德思想主要形成于改革开放新时期,集中体现在邓小平关于文艺育德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是我们党文艺育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仍然闪耀着思想理论的光芒。回顾历史、立足文本,研究邓小平关于文艺育德思想究竟怎样形成的、有哪些主要内容、如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已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健康理念与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对健康问题给予了更高的关注与重视,医疗保健支出比例逐年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区域市场对健康服务业的需求。国家与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我国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多次出台关于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文件,其中明确指出当前我国健康服务业的发展要以供给侧为主线,突出健康服务靶向供给,优化产业结构与体系,以
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赫伯特·马尔库塞在多本著作中都有涉及到对审美艺术的探讨,但其对于审美艺术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其本身,而是要诉诸于社会的解放。马尔库塞认为,发达工业社会对人进行全方位的控制,阶级被同化,本能被压抑,传统的革命理论已经失去效用。因此,人与社会的解放不同于以往的暴力革命,只能从人的心理本能层面展开,凭借审美艺术对人们心理本能层面改造,激发人们被压抑的感性,从而引发变革的动机,构建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清算自身哲学信仰,并对青年黑格尔派和“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批判与纠正的论战性著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论文主要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文本依据,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思想形成的思想语境、批判对象、主要内容及其价值意蕴。按照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论文首先分析了批判思想形成的思想背景。其次对意识形态到底是什么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在何种意义上使用该概
研究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可从实然和应然两种不同的角度着手。从实然层面分析,着重探讨的是大学生担当使命的现状。从而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担当起应该承担的使命。从应然层面分析,着重探讨的是大学生的使命担当的本质,即“应该是什么样”。本文从应然层面探本穷源,回答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为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使命担当提供理论指导,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出一份微薄之力。首先,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在国统区的文艺统一战线工作既是革命现实发展使然,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的现实诉求。在历时8年的全面抗战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着力将统一战线与文艺相结合,在尊重文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根据革命发展形势和文艺环境的变化,创新文艺统一战线工作策略和方法,使中共在国统区的文艺统一战线工作,既没有偏离总的方针政策,又有其自身的特色。事实也证明,中共创造性的开展文艺统一战线工作,既推动抗日战争取得胜
劳动是主体有目的、有意识改造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现实性活动,劳动价值观是劳动主体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所持有的价值取向和观念看法。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培养劳动者劳动热情,提高其劳动素养,激发其劳动创造力的内在要求,它对于人和社会的生存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劳动素质和才能代表了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所以当代大学生能否树立起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