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HCC是世界范围内癌症死亡主要原因之一,其恶性程度大、病死率较高。HCC和PHT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晚期并发症,常常HCC患者就诊时同时合并PHT,而EGVB是HCC合并PHT患者主要死因之一。TIPS是治疗门脉高压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方法。HCC合并EGVB的患者,是否适合接受TIPS治疗尚无定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HCC和肝硬化患者合并EGVB患者接受TIPS治疗的疗效、并发症和总体生存率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评估TIPS在治疗HCC合并EGVB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并接受TIPS治疗的25名HCC合并EGVB患者(实验组)和289名肝硬化合并EGVB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随访术前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术后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随访终点至2018年12月或者患者死亡。随访项目包括术后HE、再出血、支架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病死时间及原因。主要分析指标包括手术成功率、术后门静脉压力降低幅度、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及围术期病死率、累计生存率。结果:实验组25例,全部为男性,中位年龄52岁,对照组289例,男性223例,女性66例,中位年龄48岁。(1)实验组术后平均门静脉压力降低(10.24±6.20)cmH20(1cmH20=0.098kPa),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TIPS手术成功率为100%,未发生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及围术期死亡,随访期间累计3例患者出现HE,均为II度;7例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其中5例死亡;4例发生支架功能障碍。(2)对照组术后门静脉压力梯度平均降低(11.03±5.53)cmH20,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IPS手术成功率98.27%,围术期有5例因腹腔出血、上消化道再出血、肝功能衰竭等死亡。随访期间累计67例发生HE,56例发生上消化道再出血;47例死亡,死亡原因为肝癌或肝衰竭2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7例,HE2例,其他4例;35例发生支架功能障碍。(3)Cox多因素分析表明术前高ALP水平[风险比(HR)=1.027,95%可信区间(95%CI):1.008-1.046,P=0.0004]是影响HCC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接受TIPS治疗后长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年龄[HR=1.042,95%CI:1.008-1.077,P=0.014]、术后发生HE[HR=2.028,95%CI:1.077-3.819,P=0.028]、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再出血[HR=2.104,95%CI:1.080-4.100,P=0.029]、高γ谷氨酰转移酶[HR=1.006,95%CI:1.000-1.012,P=0.036]、低胆碱酯酶水平[HR=0.474,95%CI:0.303-0.743,P=0.001]是影响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接受TIPS治疗后长期生存的高危因素。结论:TIPS可有效降低门静脉高压,是治疗HCC合并EGVB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